298305漳泉 wrote:
台灣機車外銷也不少,不是全走不出台灣。
換電光說美國就好,要幾十萬個換電站才夠,你算算,這樣的生意怎麼作?
不要說換電
就算是充電也一樣!!!!!
美國機車是休閒工具
絕不是通勤工具
美國能有5個台灣規模(1500換電站)
就我讓我訝異了
美國佬都是開車的
怎麼挺充電的都搞不清楚 "市場需求"
一直都是我想怎樣就怎樣
我說好就是好
消費要不要都不管的
感覺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傻大頭
我叫你幹你就幹
消費者可不是你下屬
而是你老闆
你產品不好,不可能買單的
FelloTW98 wrote:
唉~~看了三頁回覆,只能說台灣的酸民真的很好強、嘴巴很厲害
如果這種酸值可以拿來做動力,光陽應該可以研發出超跑級別的“酸”能車了
自家(台灣)廠商在電能車上有進步,就一直酸、批,也不見詳細的討論設計與規格
如果這個品牌換成本田、山葉、迪卡迪、KTM,是不是又要讚揚人家先進、高潮一番?
是見不得人家好?還是曾經國產車在你騎乘的過程爆炸了?
台灣有超過人口一半的機車總量耶,也有外銷…
如果這麼不堪,台廠不早就因產品瑕疵退出台灣及世界銷售舞台了?
光陽、三陽這兩廠在近年來是有在進步的,重機上也推出了量產雙缸
總是有些人會去挑三撿四,就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
每個國家及其經濟發展都不一樣,產業也是跟著政經在走
台灣的政經背景就是沒有發展出像日本四大車業那樣的條件
比也比不完…
現在迎頭追趕,然後就批評、酸嗆…
這麼強的酸民,要不要擬個研發及行銷策略、做個可行性及成本收益評估來看看?
唉~~真是機車界的CCR心態…
FelloTW98 wrote:
唉~~看了三頁回覆,只能說台灣的酸民真的很好強、嘴巴很厲害
如果這種酸值可以拿來做動力,光陽應該可以研發出超跑級別的“酸”能車了
自家(台灣)廠商在電能車上有進步,就一直酸、批,也不見詳細的討論設計與規格
如果這個品牌換成本田、山葉、迪卡迪、KTM,是不是又要讚揚人家先進、高潮一番?
是見不得人家好?還是曾經國產車在你騎乘的過程爆炸了?
台灣有超過人口一半的機車總量耶,也有外銷…
如果這麼不堪,台廠不早就因產品瑕疵退出台灣及世界銷售舞台了?
光陽、三陽這兩廠在近年來是有在進步的,重機上也推出了量產雙缸
總是有些人會去挑三撿四,就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
每個國家及其經濟發展都不一樣,產業也是跟著政經在走
台灣的政經背景就是沒有發展出像日本四大車業那樣的條件
比也比不完…
現在迎頭追趕,然後就批評、酸嗆…
這麼強的酸民,要不要擬個研發及行銷策略、做個可行性及成本收益評估來看看?
唉~~真是機車界的CCR心態…
.(恕刪)
298305漳泉 wrote:
你算算,這樣的生意怎麼作?...(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