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機車是可以選擇換電為主,但電動汽車或大型電動客車還是需要快充為主,主要是電池價格及換電式成本太高。機車換電式可以成功,是由消費者自行負擔更換的過程,但電動汽車及電動大客車沒有政府的補助或政策下,換電式的對位結構、插拔式極頭連接等,是屬於昂貴的耗損成本,其實台灣是需要直接參考對岸的標準,因為我們的設計再怎麼精良,電動車市場需求最大還是在中國,如果一開始就設計出一個特規或是只能在台灣自己使用的,往往市場就只能在台灣自己使用。
天啊...一堆人把一般住家更換供電講的好像換個插頭就好了似的。我自己光是開個餐廳,要換成適合的電壓就困難重重了。第一:先看看整棟房子的電纜夠粗嗎?困難點就是看當初留的管線孔徑夠大嗎?不夠大請打掉重蓋。第二:連接到主電源到電錶的電源線夠用嗎?困難點同第一點。第三:主電源保險絲夠撐嗎?第四:台電有拉這麼大的電壓給社區嗎?如果電壓不夠大,又沒有通報台電更換設備(費用全部由申請人負擔),造成變電箱跳電。整個社區停電損失就算你的。這個社會裡面太多只會在鍵盤上敲敲打打的了
說實在的若先不管成本、規格等那些經濟效益換電這個技術與方式,用在機車上一整個就是酷~~"酷"這點在現今台灣傳統市場上,確實突破很多觀念我個人是期望可以讓GGR真的能站在全世界當然台灣機車業還是得先團結才是(這倒是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