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看國外的特斯拉還有其他汽車大廠動向,在看光陽的策略

沒錯,說到專利,我公司最近告一家大陸公司在美國侵權,這是關於一套散熱系統,但是對方把風扇排風的角度做了變更
就完全告不動對方了...

馬達的專利真的好棒棒,我知道跑100KM的馬達只有GGR做得出來,好棒啊


七七三 wrote:
光陽倉庫也不過20億台幣不夠燒啦,狗狗肉已經燒掉50億台幣了,這遊戲不是他玩的起的。
無論是馬達 換電站全部東西都被狗肉卡專利了,他跳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就讓光陽研發兩年,再來談換電公規吧!
反正,光陽也沒能力,明天就把換電系統設備,電池,換電動車,都搬出來展示!

就再給gogoro兩年,佈建全台換電站吧!順便再發表兩台新的電動車,吃掉市場吧!
光陽加入換電系統,會怎麼拖到GGR?
倒請你發表高見如何?

我看的是整個電動車市場,有競爭者是好事,如果我是GGR車主,我會樂觀其成,而不是打擊對手
正常的GGR車主又不是睿能員工,光陽起不起來關我甚麼事?

有的人眼光很廣,廣到替睿能著想,這很可疑喔


桃枝夭夭 wrote:
我沒擔心光陽...我自己還有再騎光陽呢!
我只擔心你...只有嘴砲沒有實際的見地...拋空洞的議題卻不肯接納別人提出的反對意見
你只看到別人反對你...卻沒思考人家反對的點
講不贏別人就開始嘴跑...光陽倒不倒不關我的事...
我只是不希望對電車市場沒心的廠商來拖慢整個電車進展
這已經是商業行為了...你還在什麼消費者的觀點...難怪眼光這麼狹隘
沒有人關心胱癢,是有人幫他跳出來刷存在感
魯拉拉拉 wrote:
好吧,其實拿特斯拉來...(恕刪)
魯拉拉拉 wrote:
只要有利可圖,誰不想賺錢?
按目前的125燃油車的銷售,個人朋友車行幫忙賣一台125(光陽的),利潤頂多1-2000而已(只是聽說,我不太確定)..(恕刪)



所以
經銷商靠保養維修車輛賺錢
經銷商靠保養維修車輛賺錢
經銷商靠保養維修車輛賺錢
經銷商靠保養維修車輛賺錢
經銷商靠保養維修車輛賺錢

你可以再去問問你朋友
或者站在店門口,觀察一個小時,就可以知道啦
沒有保養費可賺的車,他們腦袋有洞才會去賣!

補一張特斯拉打開「引擎蓋」的圖片
https://goo.gl/images/xSphn8
唯一可以動手的地方,就是雨刷水。
幫客戶補充雨刷水可養不活自己!
如果我是經銷商,真的要腦袋有洞才會去賣特斯拉!
魯拉拉拉 wrote:
光陽現成的經銷商一...(恕刪)


話都你講就好了, 天真以為設在經銷商通路就萬無一失不就你講提的?

設在這些通路沒有說不好但不會如此簡單, 頂多大一點特約空間夠可分出一小塊出來作二十四小時換電, 其他那些小店面誰在給你二十四小時營業設在店內的話?

光陽自己想搞第二套, 等於從零開始, 幫其盤點技術能量就是個大問號, 換電第一只專利都還沒看到, 如同沒有自己技術, 還有換電不是只有車而已, 而是整個系統平台營運管理, 你的眼界只有看到車

你還搞不清楚的話, 去看二家職缺就知道差距有多遠

光陽工業工作機會
睿能工作機會

睿能已在找機器學習研究員需求這類技術經驗者, 人家不是只在搞車而是打造管理整套換電叢林!!!





桃枝夭夭 wrote:
我沒擔心光陽...我...(恕刪)


我非常贊同你的論點!
看到後來樓主已經開始放大絕了,文不對題了!

BTW,大家討論要注意不要有情緒上的字眼喔~~
Dover ㊣

魯拉拉拉 wrote:
好吧,其實拿特斯拉來...(恕刪)


其實多一點競爭是好事,光陽早期推充電,應該是眼光不夠,覺得電池租賃應該做不起來,現在政府既然帶頭說要搞換電,那有滿滿的補助,為啥不做。
我猜GGR分給車廠的利潤應該很少或是權利金要求很高,光陽不屈就幫GGR抬轎,所以想自己搞。

相信三廠如果認真設計的話,車體應該問題會比較少,但也希望外觀能跟上時代,不是拿油車亂改就變電車出來賣。

不過我還是不會買光陽,總覺得既然市占率高,又想賣的貴貴的,就應該多點研發設計,而不是改個殼,換個貼紙就漲價,光陽實在讓我很失望。
一開始寫得好像很公正,然後用個疑問句來置換GGR的車主都反對光陽的換電...

然後就放大絕了...

哈哈!

我就很贊成光陽自己建立他的換電系統啊~

只是,就大家都不要當公規。用市場來決定以後的規格就好了

反正你說光陽很有錢啊~
我不是GGR車主但是說光陽是國內研發第一我笑了
老屁股守舊不思進步在台灣可能可以官商勾結還會有條生路
在國外看看柯達看看Nokia最後是怎麼死的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