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WK wrote:但套用在交通工具上,用不足額不能退費,超過又要加收錢,這對使用者不公平...(恕刪) 我也覺得gogoro的費率設計很不公平, 換電一次收多少錢是比較合理的, 就像油車去加油站加滿一次收多少錢
crab69 wrote:我也覺得gogoro的費率設計很不公平, 換電一次收多少錢是比較合理的, 就像油車去加油站加滿一次收多少錢 應該是像換瓦斯吧!換一筒付一次錢 ..或許,將來可以像自來瓦斯那樣,把電專線拉到府來充電 ... 以量計費
crab69 wrote:我也覺得gogoro...(恕刪) 暨然都不合理, 去騎油車啥問題都沒有, 不用掛在這家業者的收費模式得百分百依特定人來設計永遠都不會有滿意的, 改成某些人想要的, 還是有人會覺得不公平沒有被滿足一天, 都要照顧到特定人的需求考量, 生意也別作了
inben2 wrote:應該是像換瓦斯吧!換一筒付一次錢 ..或許,將來可以像自來瓦斯那樣,把電專線拉到府來充電 ... 以量計費 這樣說來天然瓦斯也不合理每個月都固定跟我收月租費一整個月沒開伙沒用到也是跟我收一定的月租費用超過再往上收,真是。您是這個意思吧!
瓦斯一桶用完再叫也不會怎樣,但目前的電池科技還沒辦法讓你這麼折騰吧!至於希望未來能像瓦斯管路牽線計費最好,那買充電車就好了,不正是你要的"拉到府來充電"?在家充都不會被車商凱,又何必期待未來?!從以前就一直喊貴的人,就繼續騎油車或充電車就可以了,怎麼一天到晚期待睿能為你量身訂做?改變做出來你就會變得喜歡而下手了嗎?
梨子爹 wrote:沒有甚麼特意去截取...(恕刪) 我之所以說Gogoro不是靠自己成氣候,有兩個要素:第一:購車補助第二:不斷募資來補資金缺口這兩個對一家公司的正式營運上面都不見得是一個理想的現象哦而且說穿了,Gogoro成氣候了?當然,實際上也沒差,我的重點在於『如果Gogoro那麼成氣候了,那何苦要政府越補貼越多、越補貼越針對性』?甚至何苦要搞什麼公版?按各位的樂觀理論,反正放著Gogoro發展下去,油車都會被打趴,Gogoro一定能順利奪下市場既然如此,公版的道理在哪裡?這玩意不就只是以法律讓其他車廠未來再也無法順利發展換電系統嗎?授權?你會將自己產品的核心命脈交給一間不斷募資,到現在都還沒公佈獲利的新創公司?甚至還有人說現在有500座了,只要再1~2年,Gogoro的換電站就能再增個200座之類的…有可能嗎,所謂的換電站是只要設置下去,後續都不用成本?現在Gogoro不就是蓋不下去了,所以才會和政府連同一氣的搞蓋站補助?這種情況下你真的說它是自立發展?當然,傳統機車廠擺爛這是事實,但你們是否把Gogoro想得太陽光、太美好了?說穿了,這間公司若不靠政府接下來計畫的補助,我真的懷疑它還能再撐多久(一間營運了多年,卻仍然無法獲利,只能用不斷募資到的錢來搞下去的公司)重點是…Gogoro是一間純民營公司,而政府至今的補貼,甚至未來的補助,都不是換取一定程度的經營話語權拿全部人民的納稅錢去"指定"補助一間私人企業,這才是問題所在哦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希望政府應該是直接用換股方式來達到補助新創產業基本上都有相當大的風險,所以傳統機車廠固步自封不願投資,而冒著風險Gogoro投資了,這勇氣可嘉沒錯,但如果搞到最後這風險全部要由政府以補助為名目來吸收,甚至更變成『持續虧損就不斷補貼,但有一天終於獲利時,都是Gogoro拿走』市場可以決定勝敗,若Gogoro如此美好,那就讓其自由發展不就好了,為什麼你們一面夢想著Gogoro的光明未來,一面希望政府給予更多補助給私人企業?最後,我再提一次,把Gogoro訂為公版什麼的是毫無道理的,歐盟訂定USB為唯一介面,但那是因為整個USB規格是由:維基百科:USB開發者論壇所訂立的,它是一個由主流3C廠商組成的非營利聯盟,且訂立的當下USB已經以自由競爭確定贏下多數市場,這跟還在想靠政府補助來發展的Gogoro可完全不是在同一個境界啊…聽不懂的話,那重點就是『作為公版,它的定制成員必須具備超然性;若是要訂制到整個產業的規格,則要以複數成員來組成聯盟以確保不會受單一企業成敗所影響;且它不能為了直接獲利而定制;它不能與其他無權定制的市場生產者有太高度的直接競爭(如Nvidia及ATI都會針對自家的顯示晶片作出公版,但它們只將這公版提供下游廠商參考,並不直接販售)』,Gogoro不具備這些條件,只想從法律強制成為公版自然毫無道理。
又來了!購車補助不是所有電動車商都享有的嗎?!只獨厚睿能?其它大廠的購車補助比睿能多用了幾年還在原地踏步?募資?別忘了,光陽的資金可比睿能一開始的時候高出多少倍了!光陽+中華+....他們的資金有輸2015年以前的睿能嗎?怎麼人家市售還不到兩年,這幾家的掛牌電車全加總起來還賣輸GGR啊!如果都不用募資,那台股為何這麼多上市櫃公司啊!台積電是靠張忠謀獨資完成的嗎?(人家目前的外資佔比可以去查查)如果募資這麼容易,你也可以去募資,我也想啊!但我有自知之明~
星幻 wrote:我之所以說Gog...(恕刪) 政府的補助是為了「加速推廣電動車取代燃油車」。所以你不必一直去質疑為何補助,因為是「政策」,只要符合政策的就能享有補助。(你知道買油車也有補助嗎?你知道拿些油車商拿了幾年補助嗎?怎麼你沒吭一聲?)換電就只有一家做,而且是唯一一家成為市場主流的,又拿不出第二家,當然就用這家當公規補助。你不能充電制定了公規,也給補助,換電卻不執行,這又違法推廣政策的原則。政府已經給所有廠商20年的時間發展了。在換電部分只有一家成功,以前也很多家做啊,可是失敗了啊!你不能拿失敗的東西當公規,你也不能拿光陽的空氣作品當公規,當然只有唯一成功的一家當公規。你不能說不是複數廠商,而是這些廠商不是失敗就是不玩了。至於資金部分你別擔心。你知道臉書燒了幾年才獲利?你去查查再回來講。那些基金不會比你笨,就是看到有錢途才會投入。你的見解只能說不通不通,完全沒有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