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光陽董事長柯勝峯︰電動車起死回生 天上掉下來的機會

問題出在光陽車系一直都有品管不佳的問題

又不肯改善
我公司上班來回要32公里,

那要買幾顆電池?

我騎車出遊一次要200多公里,

上個月騎到雪霸國家公園了!

那我要租幾顆電池?

光陽加油吧....續航力很重要的
整篇看下來
根本完完全全的在吹捧董事長
沒有一點提到性能/續行過低的解決方案???
哦是自由時報阿,不意外不易外

過了這麼多年
連個基本直列4缸都造不出來的車廠
現在跟我談電動車概念?
提了這麼多【理想】,避而不談的就是性能
你說你20年前早就在做了,到了2018年只做出一台50CC性能的電動車?
GOGORO才花幾年就打造出一台水準很高的125電動車
這不是混,什麼才是混?
進口車關稅早該廢除了,真的越來越怠惰
想靠這【概念】拿補助
說真的,還太早了

並不是每人都離公司13KM
並不是每人家裡都是在平地
並不是每人車廂裡都是空的
並不是每人都想待在大車後吸廢氣
用老一輩的觀念造車已經不行了
david8882012 wrote:
光陽第3代長孫 機車界高富帥
身高189公分,有著Super Star(超級巨星)架勢的柯勝峯,是光陽創辦人柯光述家族的第3代長孫,擁有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管理學系與美國康乃爾大學企管碩士高學歷,被喻為機車界的「高富帥」。
現年51歲的他,從小對汽機車即有高度熱愛,不只會修車、改車,還是個賽車手,大學畢業後,便進入光陽從基層做起,為了赴美求學和創業,柯勝峯「三進二出」光陽。
8年前,柯勝峯的父親柯弘明決定退休,柯勝峯也成為接班的不二人選,漸進式的先出任光陽副董事長,並於2014年正式接棒,扛下光陽董事長的重擔。
挺過金融海嘯 台灣市占40%
柯勝峯不僅帶領光陽挺過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並一度將光陽在台灣機車市占率推上40%,在台灣,平均每賣出10輛機車,就有約4輛掛著「KYMCO」的品牌。
去年光陽在台灣更賣出37.5萬輛機車,連續18年拿下市占率第一的「機車一哥」寶座,若包括海外市場,光陽去年在全球總共賣出約60萬輛機車,年營收達約400億元。

整段都在拍馬屁
david8882012 wrote:
Nokia手機曾經那麼強,但不想砍掉重練,Apple蘋果轉型發展智慧型手機時,Nokia視而不見,將大好江山拱手讓給Apple。

3月發表的many ev哪一點看起像砍掉重練?
david8882012 wrote:
光陽耗時近3年開發的「ionex車能網」電動機車解決方案堅持3個核心精神,消費者不需要在電動機車設計、充電時間或續航力上有所妥協,甚至覺得比汽油機車好。

花3年時間只把一台汽油車土炮改成電動車???
你承認這是近幾個月趕出來的概念車我還比較能接受
david8882012 wrote:
二、大眾化:光陽電動機車是為普羅大眾開發的,不是像Tesla電動車只賣少數人。

david8882012 wrote:
並首創電池智能式抽取匣,只要按下按鈕,電池抽取匣便會自動開啟,且單顆電池不到5公斤,單手便可拿取,在家輕鬆充電,「Tesla調查車主最滿意的地方正是每天充電變成例行公事,不必特別跑到加油站去加油」。

一邊說要為普羅大眾造車
一邊照特斯拉的營業模式造車
買得起特斯拉的人回家一定都有專屬的充電停車格好嗎!!!
david8882012 wrote:
過去談電動機車,經銷商也懶得理你,光陽第一步先推出COZY電動自行車,並非要對抗Gogoro電動機車,而是帶領經銷商入門,慢慢從燃油機車轉型跨入電動機車,現在教育訓練,經銷商都爭先恐後要報名。

經銷商是被GGR刺激到了才爭先恐後的吧

david8882012 wrote:
光陽第3代長孫 機車界高富帥
身高189公分,有著Super Star(超級巨星)架勢的柯勝峯,是光陽創辦人柯光述家族的第3代長孫,擁有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管理學系與美國康乃爾大學企管碩士高學歷,被喻為機車界的「高富帥」。

現年51歲的他,從小對汽機車即有高度熱愛,不只會修車、改車,還是個賽車手,大學畢業後,便進入光陽從基層做起,為了赴美求學和創業,柯勝峯「三進二出」光陽。

8年前,柯勝峯的父親柯弘明決定退休,柯勝峯也成為接班的不二人選,漸進式的先出任光陽副董事長,並於2014年正式接棒,扛下光陽董事長的重擔。

挺過金融海嘯 台灣市占40%
柯勝峯不僅帶領光陽挺過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並一度將光陽在台灣機車市占率推上40%,在台灣,平均每賣出10輛機車,就有約4輛掛著「KYMCO」的品牌。

去年光陽在台灣更賣出37.5萬輛機車,連續18年拿下市占率第一的「機車一哥」寶座,若包括海外市場,光陽去年在全球總共賣出約60萬輛機車,年營收達約400億元。..(恕刪)

看起來老闆的條件比他的產品好多了

往模特兒行業發展成績也許會更好
從訪談中就知道兩家CEO的經營心態
一家在用心在創造機會(G廠)
一家在等天上掉下來的機會(K廠)

G廠 CEO說過:他們要用創新來改變世界

K廠 CEO 感覺就是我們其實是被逼得要改變生產電動車.因為世界改變了.所以我們要跟著變

從這兩點看來就知道哪家是先行者.誰是獨角獸
null

diken0955 wrote:
問題出在光陽車系一...(恕刪)


品管不佳? 我比較認為這家產品很多地方都有設計問題, 我一台車的機油幫浦齒輪居然會崩解,,,,,,
我騎車上班單程3公里不到,加上購物、運動,一天大概10公里,假日出遊就看出遊地點,我是統計裡的族群
david8882012 wrote:
2018-04-09...(恕刪)
糟糕,整篇看下來一面倒,
是不是要到最後一刻才會想通呢?
還是有什麼秘密武器?

讓大家繼續看下去~~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