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光陽電動車充電站沒充電服務


linnity wrote:
光陽某些快充站不給...(恕刪)


不給充, 通常就是利益擺不平或應說太不利地方分銷商, 分銷機車店要負責充電箱之維護保養等所費, 跟原廠無涉不干己事, 機車店才如此不作為, 只有這種解釋, 這種要靠公權力介入? 難

除非立法明文規定顯有不利開放者重罰源頭

小客5509 wrote:
不給充, 通常就是...(恕刪)


要沒記錯,以前有快充站的,是領有政府補助的, 不知道現在有沒有.
熊熊在森林中2443 wrote:
很明顯地,光陽根本只想固守油車市場。故意把電動車做爛,讓人有電動車充電不方便、跑不遠、跑不快等缺點的印象。不然以它幾十年做機車的基礎來做電動車,怎麼可能就被一家毫無經驗的Gogoro給超越。...(恕刪)
我深深覺得你對GGR的成見太深才會有如此見解~
殊不知在台灣的電動車領域,
GGR不是只贏了光陽一家,
還贏了專注在電動機車發展且還一直是市佔冠軍的中華!
而且中國、越南等地還競相山寨它,
只靠外型上的優勢而已嗎?
你會想不透是因為你是油車族,
不了解電車族的長期困擾問題!
如果你一直站在油車本位主義思考下,
即便三年後,
需要付月租這種令人費解作法的GGR在整個台灣二輪市場的年銷售萬一是超四趕三時,
你仍然會覺得不可思議~

誠心建議你能抽空去門市走一趟、看一下它的車聯網與換電系統並最好試騎一下大力摧油門享受它的加速感與輕盈騎乘,
或許將會扭轉你對電動車的刻板印象~
但我可沒叫你買,
因為你現階段是不可能去成為你口中所謂的"盤子"的...
等到哪天某牌的電動車是值得你擁有時再考慮入手吧!
要不然繼續騎油車也行~

另外,
閣下好像沒有在關注相機版,對吧!
但我還是離題引用一下相機近年來的消長給你參考:
話說索尼大概在七、八年以前是被許多相機玩家和職業用戶所瞧不起的,
在各大討論區也都是被冠以"家電廠"的戲稱封號,
卻在近三、四年來早已被定位為黑科技的化身而不敢再恣意說嘴了,
唯一可說嘴的大概只剩"發色"!!
而且自2013迄今的A7系列陸續發表以來,
在機身輕量化就有高畫質的表現已吸引了不少當初不屑的用戶相繼投入,
加上今年A9的誕生無疑又對長焦追焦見長的N、C兩家FF機皇又造成極大的威脅,
雖然現今的望遠長焦鏡頭群仍不如這兩家,但日後不會再因應強大的機身性能去開發嗎?

以上種種的現象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演變?
個人是認為:
索尼確切掌握到"數位科技+輕巧化"是未來相機發展所趨,
而不斷開發新型感光元件與強大性能的無反微單或高階DC,如此而已~
(去看看這幾年來手機都吞嗜了多少相機市場就可略窺一二了)
反觀另一家日系"百年"相機大廠呢?
論其大單反的光學實力與追焦性能,
絕無人敢懷疑其輝煌成就,
而專業攝影方面的成像品質也一直是數一數二的,
連美國NASA的太空站望遠也都用這家的!
但為何近年來卻一直虧損連連?
就只因為不願意正視輕巧化的趨勢,
經營高層可能深怕無反微單發展太好打到自家的大單市場而流失原有的鏡頭利潤,
(而那個畫質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1系列又被緊接著出現、更輕巧RX100系列打到潰不成軍)
加上重要性不亞於鏡頭的感光元件又被索尼掐住了脖子,
一點一滴流失了"多數非專業需求"的市場!

再來看看另一家過去是底片供應商之一的富士,
從兩千年左右以來,
數位相機慢慢地侵蝕底片市場的蛻變潮流中,
富士早在近二十年前就投入數位相機的發展而沒將自己固守在那片即將被洪流淹沒的底片市場當中,
所以才能繼續在相機市場保有一片天!
雖然富士在2013年以前的成績一直時好時壞,
但在前幾年的無反趨勢儼然成型之際,
其高層也公開承認無反是未來相機的發展趨勢而成了公司相機部門發展的主軸,
然而這一個明智決定也使得原是小眾市場的富士在無反微單的市佔在這幾年表現得愈來愈好!
雖然索尼和富士都不是無反先驅者,
但都能在趨勢轉型的關鍵時刻就全力投入開發未來主流產品而不被淘汰~
這也證明就算不能成為開創者而是在轉型期的第一時間願意去改變未來發展策略也能使得企業脫胎換骨,
也才不會成為--馬雲所說的:『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那樣的百年根基穩固的相機大廠竟在短短幾年就已變得搖搖欲墜!
(其實我十年前一直都是光陽粉,二十歲以後買的三台油車都是光陽的,也全都騎了17-22年才報廢,但現在對於光陽的短視近利的做法實在不敢苟同)

看完上面的論述後,
若套用在現今的台灣兩輪發展上,
不知你認不認同?
或許你我可再等兩三年後,
不要太貼近時可能會看得更清楚~


我買的時候上牌只要有購買發票到公安局辦理就有了

真想知道你在大陸住過哪些城市

住了多久,怎麼不知道大陸各城市的規定都不一樣啊

哈哈

erc wrote:
沒有。

但是我知道給出去的銀子要搞到國外,會比直接消失在開曼難一點。

雖然是困獸之鬥,但個人良心下限最多只能到這樣,再下去只能騎腳踏車了。

他們雖然公司註冊在開曼,公司還是在台灣。
就像很多台灣跑遠洋還是貨運的船其實也都不註冊在台灣一樣。
台灣其實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也是這樣搞。
你說要買台灣註冊公司的車...........但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會把錢弄到國外去?
更別說台灣很多公司雖註冊在台灣,但老闆早就是外國人。
你知道這些國產車廠雖然都註冊在國內,
但都是吸國內消費者的血去便宜賣給國外市場嗎?
這種時候就會知道換電站的好處.....
給你充電又沒賺頭有也不會給你充....
當然不給充阿 營業電讓你充三小時

還占一個位置 有的充好了也不來牽

就算收你兩百我都不想賺

隨便換個機油五分鐘搞定也是兩百 你想賺哪個

還有掛光陽的招牌不代表就要照光陽公司行事

我們只是有賣光陽的車才掛光陽招牌的

很多客人來就說你們光陽怎樣怎樣的

老實說 干我屁事 我們開店就是要賺錢而已

要免費充電 去總公司充阿 那才是光陽的公司





09142001 wrote:
當然不給充阿 營業電...(恕刪)
遇到那種住附近,又天天來充電的才會讓人更爆炸吧?

光陽要想個辦法讓車行願意讓人充電,不然就把快充站移到有意願給人充電的商店/超商/加油站......透過申請方式,光陽去裝機,讓車主能夠自己插電,加上悠遊卡感應就能充電。減少人員介入的程序。

nickmail1971 wrote:
去年到光陽新莊充電...(恕刪)

直接告訴你為什麼
因為台灣不能賣電 不能收費
對老闆而言來一台就是虧一台
不但空地被你這台車占用,電費也是要自己虧本吸收
要是你變成常客 讓你每天充一個月也要虧好幾百
當然要裝死裝壞裝不能用,但是礙於是光陽經銷商所以被關切以後還是要做做樣子
就是要讓你覺得難用 不要在我這邊充
不相信的話你去問老闆付個五十 一百讓你充他願不願意
這就是台灣充電車發展的悲哀 被法規檔死死 沒賺頭的東西怎麼可能有業者或民眾想發展想建設
你看現在所謂的充電地點都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 什麼區公所 機車行之類的
平常大眾會去停車的地方根本沒半個 商圈市場百貨風景名勝周邊哪來的充電設備?
各國都在大力建設充電柱充電設備的同時 台灣可是持續的阻礙建設XD


當然啦法規也是會通融(轉彎) 君不見有些廠商 擺明了就是充台電的電轉賣(租)不過完全沒問題喔>.^
kuojimmy123 wrote:
直接告訴你為什麼因為...(恕刪)

桃園的充電站,可收費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