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eel wrote:讚!值得肯定!...(恕刪) 到武嶺有31KM的爬坡距離感覺有機會,但是覺得在關原加油站在設一站會保險一點或是大禹嶺再設一站,可以進梨山從宜蘭台7甲出來gogoro要加油囉,被iONex3.0超車了
ecmeel wrote:讚!值得肯定!...(恕刪) 曾經龍頭投資哈雷子公司獨立上市的livewire, 今年第三季成績表現為何呢?====LiveWire集團公佈2022年第三季度收益簡單的華爾街2022 年 11 月 14 日發布LiveWire集團(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LVWR)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主要財務業績淨收入:568.5 美元(比 2021 年第三季度下降 90%)。每股收益:0.012美元。[單季的收入僅有不到一千美金....記得只有第二季賣車還是放出百餘台livewire第二款年輕版或是one系列, 號稱搶購一空因算是饑餓行銷, 百來台全部賣光, 第三季心力花在拼上市, 第四季才有第二批釋出]LiveWire 集團收益洞察(livewire自為評估?)展望未來,預計未來3年收入平均每年增長85%,而對比美國汽車行業的增長率預測為22%。(livewire自認日後3年平均營收成長居然高於美國車輛行業預估的3.5倍?! 自大與自信往往一線之隔, 當然分析還是給予這樣的估算成長採正向考量)美國汽車工業的表現: 該公司股價較一周前下跌7.2%。風險分析: 在您採取下一步之前,您應該了解我們發現的LiveWire集團的2個警告信號(1是令人擔憂的!1. 股東在過去一年中被大幅稀釋2. 過去3個月股價波動
ecmeel wrote:哈雷路亞!(恕刪) 總算拼到快年底才要撥雲見日, 車海戰術加零資費促銷終於這週六就能超越pgo但記得去年底前幫曾經龍頭設想過要是把另外二千站設點費用拿來促銷與加碼, 今年應有二萬台銷量才對不過...似不是這樣一回事, 今年加計沒補助的預估3.0賣出至多五六千台今<年>應還是沒法當電車銷量老二, 當然十一月成績曾經龍頭定會宣傳單月打敗PBGN其他合作車廠, 緊咬隔壁!明年一定大爆發啦! 晚點PO上一則兼哥最新報導, 大概搞懂何謂帥董有時光機之言...
小客5509 wrote:總算拼到快年底才要撥...(恕刪) 月初報導, 藏的很好, 一般GOOGLE大神找不太到這則新聞, 兼哥生花妙筆找你找的好苦啊=====https://www.carture.com.tw/opinion/article/22175-Kymco%E8%91%A3%E4%BA%8B%E9%95%B7%E6%9F%AF%E5%8B%9D%E5%B3%AF-%E6%8A%8A%E5%8F%B0%E7%81%A3%E7%B6%93%E9%A9%97%E5%B8%B6%E5%90%91%E5%85%A8%E4%B8%96%E7%95%8C%EF%BC%8C%E9%80%B2%E8%BB%8D%E6%B5%B7%E5%A4%96%E8%A6%81%E6%87%82%E5%BE%97%E7%AD%96%E7%95%A5%E8%81%AF%E7%9B%9FKymco董事長柯勝峯:把台灣經驗帶向全世界,進軍海外要懂得策略聯盟電動化已經是全球不可逆的大趨勢,無論汽車、機車乃至新創都紛紛投入這個領域,也業務面包含油、電機車、代工、ATV的Kymco,隨著最新發表的IONEX機種與升級,也看得出Kymco的決心,然而在董事長柯勝峯的頭腦裏頭可是還有更大的計劃。BY 特約撰稿 蔡至兼[評: 這下帥董說教了, 暨然進軍海外要懂得策略聯盟, 但嘴上講的跟過往作出來的天差地遠呀! 曾經龍頭包括電車系統海外佈局---a. 先是投資號稱六七千萬美刀入主印度22motors新創改名又介入營運打算油電二棲出擊, 玩了一年要正式上市銷售時卻又突然撤手稱包括理念不同, 這算是哪門子策略聯盟?b. 然後看好東南亞grab, 掏出三千萬美刀在GRAB旗下成立grab wheel, 於印尼主打ionex 2.0吧號稱車口數應有萬台上下, 但這次G20卻沒選進淨零碳排指定系統用車, 重點這算策略聯盟?c. 砸一億美刀入主哈雷旗下LIVEWIRE電車換來不到5%持股+紐約證交所站台看CEO敲鐘還是, 而不厭其煩這算是策略聯盟還是投資戶?帥董搞清楚策略聯盟真意? 華頓商學院出來的---策略聯盟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廠商夥伴之間透過緊密、互惠的協定關係,共享資源、知識和能力,以強化每一位夥伴的競爭地位、達成其個別或共同的目標]好吧, 曾經龍頭加入歐洲換電聯盟SBMC可能算是先期聯盟, 但一是不過加入這組織會員便一付深得商管教育精随開始對其他..對手…教導只有帥董最懂海外進軍策略聯盟要義?! 二是加入SBMC後或者還要等待相當時間看要怎樣實體進展, 但曾經龍頭卻跟MV搞搞策略聯”名”電車, 但MV記得好像沒加入歐洲換電聯盟即便歐洲換電聯盟創始會員KTM取得MV25%股份與2席MV管理層席位]
小客5509 wrote:月初報導, 藏的很好...(恕刪) 先不跟你一起探討這些有多詭異.我就直接戳破為啥老吉陽都敢亂撒錢搞大內宣.簡單啊. 就沒外人股東. 外人董事.沒有董事會的制衡. 老闆想幹啥就幹啥!這些年要是在正常的公司. CEO都換好幾任了好幾個事件都足夠讓董事會開除CEO.怎辦. 我光折手指都數不完了.本來要怎麼亂搞都隨私人公司爽無所謂.但他偏偏就是惡質的扯後腿專門戶.阻礙產業進步的惡虎
小客5509 wrote:月初報導, 藏的很好...(恕刪) 接續-----其實人口密集的都會區最適合電動機車的發展,尤其像台灣、東南亞、印度、中國都是,如果真要說將台灣視為練兵場,倒不如說是經驗與學習的最佳場所,「對於進軍國際市場,我常用時光機來做比喻!」他解釋「Kymco對開發海外市場並非以單打獨鬥之姿,而是尋求彼此間的策略聯盟合作,簡單來說就是Kymco能給對方什麼、是否符合對方需求,又或者可行性有多少,當然Kymco能提供的就是寶貴的經驗,…[那些早先曾入主改名為22kymco的怎看都不像是策略聯盟, 反而更像砸錢強龍壓地頭蛇般, 當時打算幾近吃下印度新創而力求單打獨鬥姿態, 而似未曾問過新創原始創辦人合乎其需求與否當然到了grab便有些修正, 砸錢外加貼心提供租賃車方式減輕grab外送營運購車等負擔, 對海外對象如此貼心, 卻不見用在本地同樣參股的全球快遞, 還似單方設計全球快遞專屬用車推給全球快遞看要不要儘快買單, 結果…]而有些業者或者企業也會提出他們的想法,這時時光機就派上用場,因為Kymco走了很多路、也有不少經驗,對方的觀點就會讓我深思,畢竟沒有人願意再走一次回頭路或冤枉路。像NOKIA碰到iPhone,根本沒人會料到現在的發展會如此,如果有時光機我想NOKIA絕不會輕易讓出霸主地位。」[原來時光機是這種說法, 好似曾經龍頭如同大夫般可提供後悔藥, 但絕口不在報導上提及自己走了很多”自找的冤枉”路, 至於現在是否仍在走冤枉路…. 時間將是最好的殺豬刀, 再說進軍海外才要策略聯盟, 言下意國內就不需要, 拼一人武林, 那日本國內換電聯盟四家日系車廠合作反而是最笨的…就帥董等最聰明,帥董記憶庫裏Nokia慘狀深得其心印記, 但Nokia只是因iPhone才落敗? 看看數位時代報導摘錄---曾經是手機巨頭的諾基亞(Nokia)2014年斷尾求生出售手機事業,把通路業務賣給三星、製造工廠與品牌賣給微軟,此舉讓諾基亞重整後交出獲利成績單。這家153年歷史的芬蘭企業,做過造紙、橡膠、無線通訊,如今則再從手機轉型布局物聯網產業。諾基亞是知名手機品牌,也曾連續14年是手機龍頭。《哈佛商業評論》分析,它贏在「一條龍設計軟、硬體」,讓成本優勢遠勝對手摩托羅拉(Motorola),成為公司獲利金雞母。這個戰局卻在蘋果和Google的App平台推出後巨變,手機軟體遊戲規則被新商業模式打破,讓諾基亞面臨系統封閉、應用軟體進步速度不若開放平台的窘境。諾基亞曾經在2000年以前切割掉弱勢產業,專注通信市場帶來長期榮景,但在手機失敗這一役,諾基亞檢討失敗主因,在於事事要自己完成、疏忽軟體競爭力、固守Symbian這個封閉的智慧型作業系統。新的諾基亞將專注無線網路通訊業務,也將更專注物聯網世界發展。帥董應要更新一下資料庫, 再者總覺得曾經龍頭或跟Nokia也有異曲同工, 先是隔壁率先推出換電生態新商業模式打破過往局面, 則曾經龍頭倉促推1-2.0應戰, 轉成3.0方有點成績, 但看不出核心技術或有別隔壁的商業模式, 又想事事要自己來不願輕易合作隔壁就算隔壁曾力邀過, 拼了快二年3.0當時號稱速珂會是合作夥伴如同PBGN般推盟軍車款…迄今未見帥董幫腔準備何時讓速珂3.0換電款上陣, 依舊獨步武林…而曾經龍頭加入歐洲SBMC抱團, 大約可證日後歐洲採用3.0換電可能性偏低, 畢竟還有本田系統要考慮, 若未來歐洲換電公司採行的是協商後的換電機制, 3.0的商業成績單恐僅有本地, 還是在自行補貼資費下才有點成果=實質帶來的換電訂閱營收恐少的可憐=沒法帶進營收獲利的系統, 而想要走向如台灣歐洲以外區域, 若是比照台灣的3.0經營方式, 看看蝦皮現況---蝦皮母公司大裁員:燒錢打天下的時代過去了!看財報不懂3 指標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 › articles › view2022年6月16日 — 據悉,冬海集團的電子商務部門蝦皮(Shopee)將在印尼、泰國、越南等多個東南亞國家裁員,蝦皮旗下的支付業務ShopeePay 和外送業務ShopeeFood 也面臨同樣 ...蝦皮母公司經營陷危機高層主動放棄薪水直到公司自給自足https://udn.com › 全球 › 全球財經2022年9月15日 — 蝦皮母公司「冬海集團(Sea)」近期經營陷入危機,日前繼外媒報導冬海裁減電玩部門人員外,15日外媒更報導,冬海集團高層宣...當然, 畢竟還有油車獲利可投入, 這…過程可以很漫長, 但海水總會退卻能看到誰沒穿褲子…]
小客5509 wrote:接續-----其實人...(恕刪) 續---柯勝峯對於海外的發展,他認為雖然東南亞的機車市場幾乎為日本品牌所獨霸,可以發揮的空間並不多,不過在電動化這塊日系品牌的腳步反而很慢,因應新南向政策Kymco早就做好準備,Grab就是最好的例子,[到今年說來說去還是只有grab當惟一海外範例, 還不是3.0系統]因此若能率先切入那就會日系品牌更具優勢。「不過在東南亞Kymco IONEX所面對的並非日系品牌,而是因應當地環境和需求所生的換電系統,它們的換電系統沒有漂亮的換電櫃,只有相當簡易、放在地上的小櫃子,這點任誰來看都是不可思議,但東南亞的換電就是這麼玩,因此要如何突破、因地制宜就相當重要。」他笑著說,「我們一直與中華電信保持密切合作,所以在開發新市場會以東南亞為優先、印度居次,畢竟印度市場雖然非常大,但「眉角」和「學問」都很大,絕不是資本市場所能理解,Kymco當然也都有規畫合作,而不是僅止於簽署MOU,至於何時會公布結果,最快應該是明年吧!總之一切都在進行中,還是敬請期待。」他一如常態地保留。[咱說兼哥啊, 印度當時可是曾經龍頭與帥董先較隔壁對手出擊, 謹慎評估後找到當地新創入主投資, 還被兼哥津津樂道頗有超越隔壁態勢, 因隔壁在兼哥眼裏就不是個造車專業還是電子業出身對其多有不以為然, 還是曾經龍頭比較香, 就算曾經龍頭一年後退出印度, 兼哥還是為曾經龍頭寫下投資二十億到印度再撤出就是為了釣出英雄魚Hero motor看有無合作機會之言,這下帥董稱印度不是資本市場可理解???? 當年一頭燒投入印度是哈囉還是旗下創投評估不確? 帥董與創投的好哥們記得好像都是華頓學院財務金融專業出身,然後印度變成非首選, 一昭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還打臉兼哥辛苦為其釣英雄魚言, 兼哥應透過訪談鼓勵帥董於印度再接再厲啊]
小客5509 wrote:到今年說來說去還是只有grab當惟一海外範例, 還不是3.0系統 印尼可是ionex當前最有實績的就算非3.0, 但隔壁連同合作夥伴正式於明年在印尼動土建工廠, 除了為日後的電動四輪巴士等在地生產外, 更要著手進行包括各式含狗肉換電電池量產, 應是專供東南亞曾經龍頭還不加速於印尼將grab用車汰換成3.0系統? 不能輸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