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008 wrote:光陽會贏原因無它光...(恕刪) 光陽服務站裡面有充電站已經好幾年了 他們的電動機車有起來嗎 沒有吧電動機車從最早捷安特開始算 其他家有做起來嗎 也沒有吧不要小看把事情做對的威力 以前HTC把事情做對了他們就起來了 事情做錯了就下去 這麼簡單光陽的話 大概就是複製代理重機然後連合水貨商哄抬重機價格 給自家大羊油車造一個大大的舒適圈一樣的模式最後變成又貴服務又差 不如去買油車之類的結果
grason00 wrote:Wimax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台灣也曾經想成為世界領先者但是國際趨勢不是Wimax...(恕刪) 這件事情重傷臺灣科技領先的地位與進度當初政府錯估情勢,後面造成我們的4G發展落後到不行也是非專業介入專業評估很血淋淋的例子
ragexyz wrote:看到政府如此的對老大廠的妥協我已經可以預測Gogoro很快就要被外商買走了(恕刪) 台灣有一個單位叫做工研院,搞不好GGR很多關鍵技術都是來自這裡授權.外商買GGR要做什麼?
幾家老業者也許長期賺飽飽,心態保守、求新求變又不夠快不夠強等等,所以,有一家新創業者先發展了電動車,其他人就得按照它的為標準?老廠與油車好不好是一回事,電動車能不能普及是一回事,但為什麼不用經過協商、公聽會、討論會、標準制定,政府就可以一句話就要所有業者都要比照GGR的電池為交換電池標準?因為它首先研發?因為它比較厲害?別管是不是國產、台灣公司或外資,哪怕是陸資中資也不是重點,重點應該是為什麼所有人就一定要照GGR的標準?GGR像Intel、Google一樣主宰了產業規格嗎?像微軟一樣主宰了作業系統嗎?對消費者來講,能順利轉換電動車,又可以繼續像現在騎油車一樣方便補充燃料(電池),用哪家的機車或電池都不是問題,但為什麼就一定要照GGR的,還可以解釋成新創公司、研發人才被打壓,兩陽一葉和其他機車商的作風我也未必喜歡,問題關鍵在為什麼就要聽GGR的?你先研發沒有錯,但是就可以代表"產業標準"嗎?而且還是政府下令的,連個法定規格都沒有,我不太接受只因為你先做了,政商關係良好,所以就要聽政府的通通跟你買權利金,讓你一輩子賺不完。
yurue wrote:美國立法反壟斷,所以有「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s)」。反觀台灣,政府想用公權力,幫睿能壟斷機車電池市場。 你當然可以說壟斷但是台灣市場很小政府不統一一種充電規格那台灣這個小市場又是充斥各式各樣電動機車沒有一家是真正強大的哪一天只有一家國外大廠進來, 所有台灣廠商就準備倒還不能等著被收購, 人家不是要收購你, 只是要你自己倒.充電還是換電池?南部透天的房子當然充電方便像北部市區機車都是放馬路邊, 當然是換電池方便
講個現實例子:無線充電分為三大標準,WPC(qi)、PMA跟A4WP。A4WP跟PMA在2015年進行整合為AirFuel,但是一個市場老二跟老三,加起來沒人家WPC大,技術還比人家落後,這就蛋疼了!最終蘋果選擇WPC (qi)作為iPhone 8 跟 X 的無線充電規格,同年底 AirFuel 眼看大勢已去,宣佈加入 WPC,至此無線充電規格統一。睿能找這些國內機車廠就不對了,應該是要去找國外有市場影響力的大廠談合作,國內這些廠商小鼻子小眼睛,邀請你一起把市場做大,結果不領情還扯後腿,總結兩句話,「傳統機車廠只有做代工及跟風的命,沒辦法成為一流的產業標準制定商。」一流的廠商做標準二流的廠商做產品三流的廠商做抄襲你要做哪一種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