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

賀~光陽 電動車 ionex 銷售 再創歷史新高

ecmeel wrote:
在一億美金面前,四億台幣真的不算甚麼


確實在四處投資難免有賺有賠, 對豪砸一億美金對照來看, 龍頭再砸四億台幣作優惠補貼真格小錢一疊, 只是有點像一些上市公司般買回自家股票實施庫藏股以圖讓股價回春般, 龍頭砸這點錢就為衝出自家3.0銷售市佔,

話說都是龍頭四處投資別人列名再辦記者會以拉抬自家品牌, 卻無人投資自家電車體系, 支持龍頭最甚堅哥稱龍頭投資印度失利為了引出Hero Motor合作, 但人家不僅與隔壁對手打算今年在印度成立合資公司外, Hero還參股對手擴大私募規模, 不用對手發新聞就一堆媒體在報, 一個善用各方力量, 一個四處灑錢造營造勢頭, 就下面這則新聞龍頭要不要再看投資哪個電動機車國際業者順帶轉發新聞給媒體?

====

2國際大咖豪砸8億入股 Gogoro拚第一季SPAC借殼上市
江星翰
2022年1月18日 週二 下午8:56·2 分鐘 (閱讀時間)

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積極完成SPAC交易案,今(18日)晚間又有新動作,宣布超額認購資金由原先2.57億美元提高至2.85億美元,由全球最大機車製造廠Hero、避險基金Engine No.1吃下2,800萬美元(約新台幣7.7億元)。Gogoro內部表示:「Engine No.1積極瞄準新能源事業,這次入股私募意味我們的能源解決方案與ESG達國際水準。」

Engine No.1大有來頭,2018年曾結合美國最大教師退休基金,迫使蘋果修訂產品設定,讓家長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眼見氣候變遷形成低碳新潮流,Engine No.1轉型為綠色引擎,入股安克森美孚搶下四分之一董事席次,讓石油巨擘轉向再生能源開發,去年10月更入股通用汽車(GM)。

談起入股Gogoro的動機,Engine No.1投資組合經理 Edward Sun說:「採用電動運具的車輛製造商將比傳統運具有更高的業務價值,Gogoro提出有別於傳統能源補給的解決方案和創新產品,力拚各國交通運輸實現減碳目標,我們將進一步協助Gogoro達成願景,徹底改變人們使用及共享能源方式。」......
Griffin09

龍頭將與哈雷在台成立"哈龍?"or"龍哈?"品牌進一步擴大市場讓對手看不到車尾燈

2022-01-21 10:16
ecmeel

是在哈龍[不知]

2022-01-23 0:00
小客5509 wrote:
確實在四處投資難免有(恕刪)


去年電車老三應該很不是滋味, 居然媒體不順便帶出老三名字, 只提老二?! 好歹前三名都可講的嘛!

再說我龍頭ionex 3.0也算後發先至, 至少後來居上拼過pbgn半數合作業者銷量..... 喔對了這是aeon專屬報導
===
宏佳騰躍電動機車二哥
04:102022/01/20 中國時報 陳大任

在國內電動二輪市場中,已有中華、Gogoro在前,宏佳騰雖是後發者,但是卻能在短短數年成為擁有綠牌、白牌、三輪商務完整系列車款的電動機車品牌,在2年內快速攀升並穩居電動機車市占第二名,可謂後發先至。執行長林東閔表示,宏佳騰智慧電車以「FUTURE DRIVEN」精神,從功能、從感受、從體驗、從環保、從科技、從智慧、從介面上提供消費者最佳的選擇。.......
ecmeel wrote:
做出定位區隔?
i-One、S6、S7、S7R就像複製人大軍般
外表都一個樣


真的, 那3.0粉群有人號召去拍類似台北橋的車友大集合般, 還提供咖啡回饋參與車友這樣算有對價的商業活動吧, 只是從示意照片正面看過去, 每台3.0車款形態就如同韓系女星歌手般的複製人軍團, 外在沒有特殊區別, 只是透過顏色劃分而已, 看來龍頭電車術與油車無異, 全靠同形態的車海戰術

小客5509 wrote:
真的, 那3.0粉群(恕刪)


去年各家電車掛牌數總覽, 論12月份, 龍頭普重電車掛牌數944台應包括零星充電版; 被龍頭視為主要對手的aeon電車12月掛牌數1386台, 其中40台輕型電車應是在聖誕節前二三天發表上市的ai-4, 還可以因趨近年底補助關帳結算

邪惡 R

IONEX今年有可能成長挺多的?換電站真的蓋挺快的.,這邊小鎮1.0 2.0就一座換電站,3.0卻鋪設8座了!! 這速度真的挺猛的.不過電池數就有待強,鎮上3.0 22顆電池,G換電站三座96顆.

2022-01-21 9:53
ecmeel

龍頭3.0電車跟換電站勉強跟上對手,當然也反應在銷售上,不過代價就是放生整套之前不符合市場需求的2.0

2022-01-21 11:41
我大光陽電動機車英明神武
雖然我在路上一個月看不到幾台就是了
都在廣告文上面看到比較多次
統計學就像比基尼,能看到的部分很重要,但沒露出的部分才真重點。
小客5509 wrote:
去年各家電車掛牌數總(恕刪)


在PBGN開年近日被報出又是新車發表, 又是展望會, 又是私募增戰友等多篇新聞後, 龍頭新聞戰可不能落人後, 相較帥董等偏好上匯流新聞, 總經理可是聚焦在數位時報, 大概認電動車與3C等無異[也是, 隔壁後起小老弟初上市時流傳的電動機車應如同手機般隔幾年就換想法被罵翻, 想不到最後由龍頭實現, 3.0以前用不到幾年宣告接近放生還似好心提出美其名升級換購形同再剝皮般, 3.0前車款若非今年購買價值僅剩萬元以下收購, 怎個慘字了得]

引述供評論, 但文章實在夠長, 再三回顧包括龍頭電車發展史....
====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id=0000628299_64Q36MUS8IDH90LAYIHBM
善用長期造車優勢 光陽工業多元布局電動機車市場

王明德 2022-01-21
.....光陽除持續深耕燃油車外,也著手強化電動機車布局,2018年在東京摩托車展展前的全球記者會上發布「Ionex車能網」後,此架構就逐年演進,2019年的Ionex 2.0、2021年的Ionex 3.0都成為市場焦點。

不過對於電動機車的發展,光陽工業執行長柯俊斌認為仍有諸多難題需要克服,光陽的做法則是先備妥技術,依照自己的步調,同時緊盯市場變化,在燃油與電動化兩種架構間保持彈性,視市場發展狀況投入發展。


[美其名演進, 實則皆不相容, 電糖果, COZY, 1-2.0, 3.0等於有四套電車系統, 龍頭財力雄厚可見一般, 想到哪開發到哪, 再跟到哪, 這句: 視市場發展狀況投入發展, 一種且戰且走滾動調整]

....柯俊斌進一步指出,光陽近期的電動機車計畫是希望2024年台灣有100家經銷商、2,000處充電站,不過此目標仍會視市場發展狀態調整,他表示光陽對於電動機車採取務實態度,其先決條件是經銷商有業績、充電站的使用頻率高,上述目標才有意義,否則在市場未成熟的狀態下冒然擴增,將對光陽和整體產業發展帶來傷害。

[從4000站豪語下修為2000站, 龍頭電車目標設定後向來還會自砍額度, 要讓2000站使用頻率增加卻又搞工人尊榮是要怎樣讓充電站增加使用周轉? 目標與手段相悖離?! 帥董還提出今年打算擴大尊榮服務連白天也不排除哩!

還有總經理刷存在也不多讓, 隨意擴增會讓包括產業發展帶來傷害?! 龍頭3.0電車體系佔比較最大對手合作體系累計到去年只佔千分之六, 3.0電站電池數也僅有人家百分之四, 產業佔比少之又少, 應該是有沒有3.0也不會傷害產業發展吧]
Griffin09

舊車想繼續用就要被扒皮,不想被扒皮就不讓你用

2022-01-21 11:27
ecmeel

勇者鬥惡龍[嚇到吃手手]

2022-01-21 12:12
小客5509 wrote:
在PBGN開年近日被(恕刪)


觀察台灣的布局,光陽的電動機車發展看似保守,其實該公司在海外市場的腳步相當積極,目前光陽的電動機車已行銷全球100餘國,海外市場佔整體出貨比例60%,歐洲則是目前最大市場。

[? 光陽電動機車行銷100餘國? 歐洲是光陽電動機車最大市場? 有這種事? 該不會把光陽持股百分百的光聯輕電所出產主攻海外的電動自行車當電動機車套用說事? , 看來在總經理眼中, 電自=電動機車, 更甚者台灣市場光陽電動機車還不太行只好拿已行銷多國電自圖扳回一成, 還是光陽自家的cozy以及電動助行車視為電動機車一份子]

在政府用車與共享機制之外,柯俊斌點出歐洲市場的另一個發展機會是物流或外食快送之類的特定商業用車,目前光陽的電動機車代理商的市場會先以政府用車為第一主攻市場,其次是共享機車,第三是商業用車,待這三大市場都有所成後,才會積極進軍消費性領域。

除了歐洲,在機車最大市場的東南亞地區,光陽則是採用不同方式,透過資本的力量經營。光陽所投資的金庫資本在2020年以3,000萬美元入股東南亞共享乘車獨角獸Grab,雙方也簽訂協議,未來Grab必須唯一採用台灣光陽的Ionex車能網電池交換機制,而透過Ionex,金庫資本現已具備創新資本平台、台灣高階科技與傳統供應鏈等三大優勢,未來無論是新技術或新應用服務的業者,都可成為該公司的投資標的,並將之納入產業生態圈中。


[才投資3000萬美金入主GRAB就得讓GRAB唯一使用IONEX系統?! 這塗粉也太厚, 怎不說實際是為增加名聲, 宣傳稱體恤減輕GRAB負擔, 自貼以租賃方式提供GRAB用車與系統? 這樣才能讓GRAB不用購入別家電車嘛! 就不知參股台灣全球快遞有沒有也這樣體恤? 按照去年底相關新聞, 專屬全球快遞用車設計出台, 大概就是要讓全球掏錢買單, 不知道雙方談判結果如何, 以去年底光陽電車補助銷量沒有突然大進補來看, 若全球堅持比照供應GRAB模式, 那還有得談

"2021年3月24日 — 我想大家對於上週的Ionex發表會應該都還記憶猶新,除了多款話題新車外, ... 並沒有把電動機車賣給Grab,基本上是類似租車方式,包含服務一併提供.....]

....至於在電動機車部分,他更表示光陽是台灣此領域的先行者之一,1999年就因應行政院要求開發出Air舞風電動機車,他坦言當時的電池技術仍然不足,但之後光陽以為持續投入研發,現在的Ionex就是奠基於過去的研發成果。...

[所以copycat... 喔..不! 致敬對手的Ionex 3.0也算是奠基於過去的研發成果? 還是因看到對手系統車輛熱賣, 自家前代系統實在不行只能逐步捨棄圖跟進對手?]

除了造車工藝,經銷體系也是光陽發展電動機車的助力之一,現在光陽在台灣擁有超過3,500家經銷店面,這些業者組建出的龐大銷售維修網,讓光陽的電動機車發展優勢十足。

[真的嗎? 這3500家光陽經銷店面有在過去1-2.0時期的電動機車發展引起銷量優勢還是形同黯然退場? 記得退到有2.0等用戶烈士要求當時經銷出面處理修繕卻稱已與上游解約叫烈士自行找包括上游等洽商般]

....但柯俊斌指出,機車與汽車屬於兩種不同使用族群,因此發展之路也會有所差異。汽車的價格高,購買者通常都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機車則為庶民的交通工具,此族群對價格的敏感性較高,目前電動機車的製造成本仍居高不下,必須倚賴政府補貼,價格才能為消費者接受,在此態勢下,未來電動機車與燃油機車將會長時間共存。

[所以光陽等是在say hellow? 光陽電動機車也因成本高要仰賴補貼才能為要費者接受不是嗎? 更別提1.0時期綠牌當白牌賣的奇觀囉, 前倨後恭, 猶記得龍頭的創投金庫丁董事是怎說的:

丁學文指出,絕大多數「本土獨角獸」所瞄準的市場及商業模式,多以台灣內需為主,根本長不大!以電動機車業為例,就算拿下台灣100%的市場,也只能自high而已,因為從全球市場來看,不過只占了1%;只看台灣市場,難以吸引國際資本的認同,光想靠台灣政府大規模補貼長大,無異緣木求魚。

暨然台灣只佔全球電車市場1%, 你光陽進來這淺灘市場何必? 對手除了仰賴政府補貼人家不是沒有豪砸資本拉高其他敵手進入門檻, 光陽在這塊僅能當跟隨者而非挑戰者]
小客5509 wrote:
....柯俊斌進一步指出,光陽近期的電動機車計畫是希望2024年台灣有100家經銷商、2,000處充電站,不過此目標仍會視市場發展狀態調整


打預防針逆?
所以2000站也還有可能再下修?

PBGN聯盟夥伴各自發揮所長
較保守的如台鈴、PGO:2022年會在既有的車款基礎上推加強版的小改款新車
勇與嘗試的如山葉:反正我就專注設計一台超屌超有話題的EMF,因為換電系統不用我操心
積極衝刺的如宏嘉騰croxera智慧儀表、白牌綠牌商用三輪應有盡有任君選擇
謹慎小心的中華:先推單電池綠牌EZ1試水溫,市場反應好才續推白牌EZ2

你龍頭再怎麼威猛
也不可能一次出推那麼多種電動車款
更何況龍頭還有油車市場要兼顧
貿然開發那麼多種電動車款
模具的成本要怎麼攤?
更不用說 目前3.0換電免基本費
尊榮換電都還持續免費補貼的狀況下
等於沒有收入

如果當初阻擋公規
就推出3.0這種等級的車子跟換電站
今日電車市場的狀況也許就完全不一樣
已經錯過那個時間點了
鋒芒內斂,特立獨行
Griffin09

只要pose帥就好,口號其實都是屁,不要太認真

2022-01-21 17:38
ecmeel wrote:
打預防針逆?
所以2000站也還有可能再下修?


總經理的文字堆砌, 個人解讀在不明說的是下修後原訂資本支出可拿來作行銷費用吧=購車加碼金+資費抵用金+尊榮折抵金, 方便衝銷量有點像吹哨壯膽

至於3.0系統目前無法證明可幫業主賺到營收, 特別是資費訂閱收益, 都嘛自己貼進去, 這樣有興趣海外業主想要瞭解3.0時, 盡責調查(due-diligence)時龍頭應拿不出系統營運成果收入證明, 商業模式主力僅剩下賣車+維修而已, 何況系統去年11月無預警全台大當機到現在不解釋一切以正能量宣傳為主

很高機率3.0系統僅能自己玩, 這系統想要推展海外就看龍頭自力表演拓展, 海外應只會更燒錢如要建置3.0換電站
ecmeel

一個人...不....一條龍的武林

2022-01-21 14:32
小客5509 wrote:
總經理的文字堆砌, (恕刪)


幾年前國內報導---
+++++++
有影】天時地利人和!柯勝峯:KYMCO要當電動機車界的Game Changer
2018-07-20編輯部光陽 光陽電動機車 柯勝峯

「IONEX的出現,就是要扭轉整個產業格局,要當電動機車界的Game Changer。」

光陽今年三月推出的車能網解決方案IONEX,劃分出與Gogoro截然不同的定位與方向,柯勝峯認為,IONEX在他的心目中就是「Game Changer」,不僅是對消費者,對產業或對光陽來說都是。.....
===========
一直玩到3.0不太怎說game changer只說對產業發展有助益

幾年後的現在, 反倒是外媒認證龍頭電車最大對手電車小老弟才是game changer !

Game Changer’ e-Moped Batteries Spread from Taiwan Across Asia
Mayank Vashisht
By
Mayank Vashisht
January 20, 2022
https://www.eletimes.com/game-changer-e-moped-batteries-spread-from-taiwan-across-asia

國內有相應報導---
Gogoro電池交換站台灣走向亞洲 成「遊戲規則制定者」
22:322022/01/19 中時新聞網 江飛宇

大概本日下午傍晚龍頭應會再透過媒體發佈自家電車發展動向, 不讓媒體的產業新聞被一家獨佔, 大哥沒有輸!
ecmeel

台灣伊隆馬斯克[帥翻了]

2022-01-21 14:32
k62000

是Game Changer沒錯,不過是一個人玩的單機版Game,已經Reset好幾次Change到3.0了啊[偷笑]

2022-01-21 20:01
  • 3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