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前面有人提到柯董説的"額外準備那麼多電池,不環保……小弟覺得"有限的額外準備電池",如果帶來電車全面性的快速方便,是值得的。小弟之前發表過:如果您的充電車在家裡有個電池待命換,這樣如何?又如果把這個電池擺到想去的任何途中,隨時等您換,這樣又如何?您最大的印象是成本問題。想必是看到換電站及上面滿滿的電池,覺得閒置成本不划算。首先,換電站不是無止盡,它像電線桿一樣,總有一天會舖設滿了,在台灣估計一萬站吧!到時候就不用再舖了。現在是需要建設成本,但是以後蓋滿就不用了。其次,備用電池部份,換電車幾乎沒有備用電池。換電車幾乎沒有備用電池。換電車幾乎沒有備用電池。換句話說,每台車就是車上那組電池而已,幾乎不用準備另外的電池備用。理由如下:以目前現有的ggr水準,大數據統計過國人騎換電車平均約兩三天換一次電池,充電三小時,每孔每天至少可換五次。以最少的兩天計算,每組備用電池服務十台車以上。每台車是1.1組電池以內。才0.1組額外備用電池。未來升級快充及大容量電池,國人約四天換一次,充電30分鐘,4*15時/0.5,等於一組電池服務120車主,每台車所需電池不到1.01組.......才0.01組備用電池,是否視同幾乎沒有。其實,換電系統不是什麼厲害的充電技術,它只是一個制度,利用戶外集中式的緩衝站,形成共享制度。但是,以這樣的技術,瞬間達到二十年後的使用品質,快速而方便,這麼完美的換電制度所帶來的電車環境,容易被超越嗎?勸您現在先拿換電撐著用,等未來科技超越再說。畢竟,眼前就有仿傚未來又快速又方便的電車生活,為何不用?
jlhwu wrote:有可能~但他的訂價不...(恕刪) 你自己想想就知道了如果是綠牌,競爭對手會是中華,價格也該跟中華比。如果是白牌,我很好奇多了一顆電池的光陽能開什麼價,別說什麼一定,個人覺得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