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KYMCO iONEX S7R ABS 賽道試駕|搭載ETS兩段變速 操控更有樂趣

好像很讚
讓人想騎乘試試看
RICK wrote:
電動車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就在於起步動力,但如果要做到全速域都有強悍的動力輸出,一種方式是將馬達的功率做大,另一種就是搭載變速箱,KYMCO 光陽 iONEX 3.0 一口氣推出的四款車種中,S7 與 S7R 就有這樣的差異存在,S7R 搭載國內電動車首見的 ETS 兩段式自動變速系統,在行車電腦判斷適合切換動力時,自動換檔,提供更好的加速曲線,因此 S7R 的 0-50km/h 加速進一步縮短至 3.5 秒...(恕刪)

Ramsa wrote:
...套用這張官方簡報圖...很明顯的,既然馬達一樣,車速也有了
表示變速後齒比 S7 / S7R 是一樣的
差別在於變速前齒比...(恕刪)

如果有測試 S7 和 S7R 尾速的差異
就可以釐清這兩段敘述互相牴觸的地方.
看官方簡報圖, 和宣傳 "0-50km/h 加速進一步縮短"
所謂增加變速只有改善起步,
和 "電動車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就在於起步動力",
既然 "引以為傲" 還要再下重本改善嗎?
那弱項和油車拚中高速尾速又如何?
不是號稱說 "全速域都有強悍的動力輸出" 嗎?
下重本加變速器應該是為了要改善電車原來的弱點吧? 拚中高速拉尾速.
看官方簡報圖高低齒比卻只有 5:4?
對馬達寬廣的高功率轉速區齒比這麼接近不是有跟沒有一樣?
而 S7R 和 S7 的高速區一樣?
在搞笑嗎? (也許不能以官方簡報圖和廣告宣傳詞為準?)

那麼之前 iE 的 CVT 實際產品的效率又如何?
我看學術論文, 說理論上電動車裝 CVT 效率比1段的還差, 而 2段變速比1段的好,
現在真的實際做出來了2段變速和1段的2種車款,
相信實際去比較做出來2段變速是否真的比1段的效率好是很有意思的.
bartholomew.simpson

為避免誤解, 我將文中 "無段" 改成 "1段".

2021-11-05 14:35
DaViRun

對電車馬達的特性而言,裝這種變速箱在實用上根本是雞肋,只是光陽想要有一台在起步動力跟尾速都可壓過競爭者的車。犧牲的卻是續航力跟舒適性。

2022-01-15 1:19
RICK wrote:
電動車最引以為傲的地(恕刪)

電動機車需要加油多多推廣
價格要降低才合理

光陽帥總 總算玩真的了

車子看起來很不錯!

目前 換電站的問題 才是核心

不知道 後續的發展如何....
不錯喔 ,不喜歡GOGORO的人可以列入考慮,大家一起騎電車,汰換油車
01不是專門拍胸部的嗎
為什麼這篇連個最基本的奶都沒有
RICK wrote:
2021 KYMCO iONEX S7R ABS 規格表
馬達: 空冷永磁無刷馬達
功率:7.2 kW
最大軸馬力:9.7 ps
最大軸扭力:25.2 Nm
電門控制:電子油門
變速系統:ETS 兩段自動變速
傳動方式:鏈條傳動
車台:鋼管車架
前避震:正立潛望鏡式前叉
後避震:雙槍不可調後避震
前輪煞車: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碟盤直徑 220mm
後輪煞車: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碟盤直徑 200mm
前輪尺寸:Kenda K7029,規格 100/70-13 M/C (48L)
後輪尺寸:Kenda K7030,規格 120/70-12 (51L)
長度x寬度x高度:1,810mm x 690mm x 1,115mm
軸距:1,280mm
座高:775mm
重量:101kg (不含兩顆電池)






覺得光陽最讓人覺得觀感不好的就是
公佈的規格,和媒體中宣傳上賽道的規格是不一樣的

這條胎根本就不是公佈的規格
嚴格來說
光陽上賽道的是 “改裝車” 並不是原廠車
光陽上賽道的是 “改裝車” 並不是原廠車
光陽上賽道的是 “改裝車” 並不是原廠車
光陽上賽道的是 “改裝車” 並不是原廠車


gogoro從公佈的,試騎的,上市的全部 都是相同的
可以今天發表,今天就有實車,馬上就能下訂
光陽就公佈是公佈那天開賣...不知道

現在連宣傳和正式開賣的車規格都是不一樣的

S7R ABS 的車胎原廠並不是配性能車胎
而是通勤車胎,真的好怪
chanp

不久前KRV才這樣玩, 這把戲還真是玩不膩[頭香][頭香][頭香]

2021-11-05 20:24
a91121

性能胎不耐磨怎麼用大眾化使用不懂?[笑到噴淚] 囧囧大有買狗肉嗎?來看一下你的均速多少,不要盲目當應聲蟲好嗎?

2021-11-06 12:52
封面好帥
有機會想騎看看~
與AP2擦身而過...殘念...0~0
開門見










山上一朵花!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