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888 wrote:
…自改一定可以,想問的是:原廠出廠時,可以直接由光陽技師安裝在車上嗎?...(恕刪)
candy拿掉queen這條內建充電器,完全是失敗中的超級大失敗。
試騎時candy幾乎全面勝過em100,但是em100靠那條自捲線就讓我陷入長考。
設計師花盡心思做的設計,一個錯誤位置的cost down決策就讓一切努力被打平。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經典案例。
後來是決定自己動手改,才下手candy的。
至今朋友問我電機車,我依舊很有可能為了那條線改推em100。
停車,抽線,插電;
上車,拔線,走人。
vs
停車,開車箱,從一堆物品中挖出一大陀麵團,解麵團,組合這陀麵團,開車上防水孔、彎腰鎖車充孔,順線,插110插座,彎腰開麵團開關。
彎腰關麵團開關,起身拔壁插,彎腰很小心很努力鎖上那超級會滑牙的塑膠防水蓋,起身整理那一陀麵團,一手抓麵團,一手開key,一手拉開座墊,把麵團塞好,再一次開key啟動,走人。
上頭是em100
下頭是candy
而且em100不會忘了帶線,candy會!
有揹過筆電的人看到那一陀線就翻臉了。
candy一個解麵團充電的動作,em100都可以解充電,騎到巷口買完報紙,再騎回來,把電插好,再泡一杯茶躺著看報紙了。


新液晶儀表簡單明瞭卻很陽春,沒有時鐘功能,電壓/電流只能看格數圖示。
那兩個按鈕只有切換里程顯示和歸零的功能嗎? 試不出其他用處或隱藏模式

2.0後避震3段可調,3.0變成不可調,還拿掉了USB車充,看來某些細部有降低成本。
前後煞車的手感和煞車力道有落差,之前騎慣了碟煞車,需要多熟悉適應。
3.0馬達變大顆,原廠設計用中柱保護馬達,導致過彎傾角變小,或是地面不平容易磨到中柱。
設計時應該可以將馬達位置往上移,齒輪箱配合改一下即可,就能避免磨到中柱的問題。
電后3.0車上內建的充電器必須做成防水的,Candy若要自行加裝充電器也要考慮防水問題。
充電接頭換規格是為了提升耐用度和安全性嗎?
卻導致全台灣6百多個光陽車行的快充站就廢了

把加油孔變成置杯架這裡其實很雞肋,只能放小杯咖啡(會傾斜溢出),600cc寶特瓶就塞不下了,打算整個切掉加大置物空間,就可以放新鮮屋或700cc飲料杯。

曾經試過5公里爬升300公尺的山路,儘量全速衝上去,這樣就耗掉約4成電力,手摸馬達外表溫度大約50~60度,還沒造成過熱保護啟動。
坡度大約10度的長陡坡一般125cc可以騎時速50~60,Candy 3.0頂多到35,雙載(約150公斤)就只能龜速,200公斤就爬不動了。
這樣的坡度大約是29%或16度,載重將近90公斤一般模式爬不動,要Power模式才能龜上去。

Candy3.0的一般和Power模式差別不會太大,只在急起步、極速和超陡坡比較有差,長陡坡沒啥差別,也可以解釋為一般模式就蠻聰明的了。
電動車對坡度和速度很敏感,Candy3.0平路最有效率的騎乘速度大約是時速40+-5公里,騎太慢並不會增加多少續航力,騎太快耗電量就暴增。
推測Candy3.0的極速控制是偵測馬達轉速,長下坡速度太快時馬達就會停止出力,極速和平路一樣67km/hr。
目前里程已超過2000公里,全車燈泡換成LED,除了希望能加掛電池增加續航力之外,使用上都還算滿意夠用。

補充說明:後燈組換燈泡非常麻煩,要拆馬桶、後扶手,再把後車身整個烤漆殼拆下來才能換燈泡,而且後方向燈內另有橘色燈殼,導致太大顆的1156 LED塞不進去,怎不比照前方向燈用透明燈殼裝橘色燈泡就好了,到底是哪個天才設計的,故意惡搞維修人員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