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光陽電動車打入和運租車服務


MaxKK4125 wrote:
的確是沒人規定外銷...(恕刪)

朋友,那德國賓士高層要跟德國人倒歉,為什麼在美國的售價比德國便宜?
你提到關稅保護,請把台灣機車發展歷史先了解一下;是保護還是鉗制,見仁見智?
民國61年因為政治原因,禁止日本機車進口,民國64年因為能源危機把所有國外的機車禁止進口。
民國68年再限制國內車廠禁止在國內生產150cc以上的機車,在台銷售,你所謂的關稅保護下,還是有當年一個不小的機車工廠趴下。
政府在進WTO時,承諾進口150cc以上,除了高速公路不能騎以外,什麼道路都可以,還有立法院也通過紅牌機車可以上國道,那件現在可以呢?
為什麼現在有車廠生產15Xcc的機車,車主為什麼多幾cc願意買,有眉角的,現在他們也在爭路權了。,
erictaco wrote:
結果是好的僅是你的觀點~你知道目前的ETC不是什麼先進技術,還有大量電力需求嗎?
技術別人的如何賺錢?除非你買斷專利,不然都是有合約限制
...(恕刪)


ETC我算也有了解國外的設備,我就不深入談太多(我說過我有去過遠通開會),但重點就是現在很好用很方便阿,不是嗎?誰說技術是重點?而是最末端得到的便利性才是目的


erictaco wrote:
我一直都只討論目前在營運的系統,你不需要一直扯傳聞中的產品
油電產品混和看,所以拿油賠電是合理投資?睿能一家只做電車的公司,為何要跟你比油電
幾十年的大廠,要做能做不是早就要開發了,之前在等什麼?
...(恕刪)

你說不扯就不扯?考量遠景當然要看已知的可能變數!如果不看未來你乾脆說"現況",何必談遠景!

erictaco wrote:
不知道還能確定只有四間,去做功課再來說吧~Zipcar不是公司嗎?
...(恕刪)

台北市我目前...還沒看到這車過,當然不會是我考量的依據,我又不研究有哪些公司,我只知道常見比較容易取得的是什麼

erictaco wrote:
沒有期待什麼,你的語氣明顯期待很多~我只是觀察合作案跟使用率,並提出討論
你一直沒有論點,急著扣我帽子~還不找資料,請多用心,這是公開論壇,大家都在看
...(恕刪)

WEMO在台北市使用率上我覺得高阿,也滿常看到,當然能期待類似經營模式的短租機車不行嗎???

erictaco wrote:
共用安全帽的事,我只問一頂一直放在車廂,你無法選擇的情況下,有無衛生問題?
不用管年輕去哪租過車,當時是否在乎~你去車行租車載安全帽是有選擇的
wemo或是未來的和雲都沒有,就是只能拿車廂那頂乾溼不明的帽子~
...(恕刪)

車行安全帽的選擇只有髒->超髒,租過火車站旁的機車就知道了

嫌的話不管車行或是WEMO也有選擇,你自己帶安全帽,誰說沒得選,瓜皮便宜到翻掉旁邊買一頂也可以?!

erictaco wrote:
現在你又扯三星,沒有實據的話~不就是又再散播沒根據的事
...(恕刪)

我是扯三星?還是拿三星來比喻?前面網友會看的懂的(奇怪為什麼提出其他公司就=扯)

erictaco wrote:
請你先去查查這間你所謂雄厚資本的公司,拿多少資金投入電動車市場跟研發,目前有多少自製電動車款,過水國內公司的大陸零件跟車都不算喔~
有錢不早點做,做不出市佔率~說服大家之前,先想想這怎麼回事(驕傲/反應不及/隱藏實力?)
大公司若真像你說的都在賭賭看合作,那這間公司的格局在哪?
...(恕刪)

上市公司本來就是看市場潛力決定發展,2008年如果把公司50%都投入電動車生產早就死在那邊了,再碰到當時金融海嘯融不到資根本慘。
市場趨勢往哪走。一切都是市場趨勢決定產品
不滿市場被分杯羹那對我們消費者毫無關聯

erictaco wrote:
大公司若真像你說的都在賭賭看合作,那這間公司的格局在哪?
...(恕刪)

公司有沒有格局關我末端消費者啥事?我又不是投資者?

我需要時有產品對我這種末端消費者來說就滿足拉,不是嗎?!

CcCManCcC wrote:
ETC我算也有了解...(恕刪)


你有了解技術,但你應該不懂他的合約跟架構
使用公有道路應該全程收費,不是北部免費爽爽開,中南部交流道長~上下一次都要收費
你覺得很好,我覺得漏洞百出~應該入口閘道跟出口閘道感應就好

我用目前已上路的產品,談你力挺卻未上路的服務~而其中我沒刻意提gogoro,我重點是放在wemo
可能這舉動割到你的期待~只講你想講的,而不願意討論~

所以我說24hr出租車公司數量這件事,你不知道就別下肯定句~還會自己縮小範圍,那麼會縮小怎麼把Ubike扯進來
路上我還真的沒看過 Many EV,也應該像你一樣無視這款車囉~好歹我還特別去看過車

你期待他好我不介意啊,我只談營運模式~品牌是次要重點,我提的問題你無法解釋~那就不用來亂了
租車前去買一頂或自備是好答案,恭喜你開始作答了~

你不是說什麼三星晶片.....,誰知道你硬寫這段幹嘛

我看到睿能100%都投入,三年了還沒掛掉~還有月租來平衡營運
賣斷、自充、還要月租的型態,我才不知道要賺什麼?可能像你說的,用油車來補囉~
補到開始賺錢,也還是負的~這可是你的邏輯喔

公司有沒有格局,關係到品質要求跟技術開發,沒想到你還真不懂~
買東西不看品牌形象嗎?我是沒這麼衝動啦~
erictaco wrote:
你有了解技術,但你應該不懂他的合約跟架構
使用公有道路應該全程收費,不是北部免費爽爽開,中南部交流道長~上下一次都要收費
你覺得很好,我覺得漏洞百出~應該入口閘道跟出口閘道感應就好
...(恕刪)


無感,有關重北輕南議題更無感,非常不愛戰南北,收費政策我管不著,我也不會在意那一點小錢,我只知道不用像以前減速又開窗,方便就好

erictaco wrote:
我用目前已上路的產品,談你力挺卻未上路的服務~而其中我沒刻意提gogoro,我重點是放在wemo
可能這舉動割到你的期待~只講你想講的,而不願意討論~
...(恕刪)


因為我們提同樣的經營模式wemo..你偏偏要講那wemo安全帽怎樣怎樣的瞎議題


erictaco wrote:
所以我說24hr出租車公司數量這件事,你不知道就別下肯定句~還會自己縮小範圍,那麼會縮小怎麼把Ubike扯進來
路上我還真的沒看過 Many EV,也應該像你一樣無視這款車囉~好歹我還特別去看過車
...(恕刪)

Many EV我也沒印象,我只有在展示空間看過。這沒甚麼,我又沒說很期待一定要看到Many EV
WEMO我剛買個鹽酥雞回來又看社區外停一台

erictaco wrote:
你期待他好我不介意啊,我只談營運模式~品牌是次要重點,我提的問題你無法解釋~那就不用來亂了
租車前去買一頂或自備是好答案,恭喜你開始作答了~
你不是說什麼三星晶片.....,誰知道你硬寫這段幹嘛
...(恕刪)

前面寫得很清楚自己再去看幾次就懂了要表達甚麼意思了,提三星並不是在酸三星,而是比喻吐朝別人,誰叫三星記憶體塞塞在很多非韓國品牌3C中.....

我提的觀點你自己無法接受,反而不知道是誰來亂的(第一次聽到談遠景居然格局只看近不看遠,甚至連外來因素都不用考量的)

erictaco wrote:
我看到睿能100%都投入,三年了還沒掛掉~還有月租來平衡營運
賣斷、自充、還要月租的型態,我才不知道要賺什麼?可能像你說的,用油車來補囉~
補到開始賺錢,也還是負的~這可是你的邏輯喔
...(恕刪)

有月租平衡營運,別人也有別的產品管道平衡營運,就像我們公司也是有的產品線賣得不好,有的產品線賣得好,年度財報公司沒賠最重要

那有差嗎?!要補幾年也不是我的問題,創業重點就是看資金能撐多久,很多產品OK但是沒資金中間就這樣垮了,2008年一堆公司這樣,都是因為銀行不放款,公司週轉不靈倒閉

erictaco wrote:
公司有沒有格局,關係到品質要求跟技術開發,沒想到你還真不懂~
買東西不看品牌形象嗎?我是沒這麼衝動啦~
...(恕刪)

然後???
品質技術和開發,那我想福斯的DSG頭好壯壯,富豪用的PS變速箱也應該頭好壯壯,,日本怎一堆車廠爆出一堆問題。

當下的產品需求能滿足自己,比看一堆有的沒的來的有意義多了。
當然除非這間公司本身就非常糟,那還能說說

但不管光陽、三陽、山葉,PGO,宏加騰。幾乎都是平平沒甚麼大問題,要祧甚麼格局?品牌?形象?
才花個7~8萬買輛車用15年報廢要那麼多毛幹嘛,當下滿足自己需求最重要不是嗎?買來覺得不好就賣掉阿


買房子一兩千萬時再說吧,那種去研究建商還有意義
CcCManCcC wrote:
無感,有關重北輕南...(恕刪)


所以你一開始就只用你自身觀點在看待每一個議題
只在乎你方不方便對吧~

我講wemo安全帽的事不是事實嗎?現在沒正發生嗎?
大規模流感時,你會去戴那頂帽子嗎?

你不是很期待這個合作案,我不介意啊~只是我想拿出一些觀點,你卻只用期待來解釋一切

是喔~三星怎樣的跟這樓有什麼關係,又沒有電動車用了這款你說有爭議的晶片

DSG或是你硬扯的日系車,都沒用在這次的兩輪無人租車合作案或wemo上
品牌形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錯了人家會道歉、召回~或延長保固
上次光陽輪內式ABS感應器的問題,不知道有沒有召回或公開說明?

如果沒有,在我這種消費者眼中~品牌形象當然是扣分

現在你又說買機車是小錢,不用太在意品質~那這合作案豪賭的那方說不定是和運

請客戶吃飯花幾萬塊都要選餐廳了,買車怎可以不看牌子~

298305漳泉 wrote:
朋友,那德國賓士高...(恕刪)


所以你講若是真的~都是政府的錯

當時政府的法令規範車廠不能生產販賣,有說不能研發嗎?

之後的30年,沒有進口車~你知道國內消費者沒有選擇,買了多少國產車嗎?

這些錢累積起來很雄厚,在電動車領域不是早該變一哥了

還要跟一群做手機、做電腦的搶成這樣?

不要說電車市場,油車市場我都看到一些科技人跑去就業

一間店~會CNC、會寫電腦的很多

旁邊的老車行,也無力反擊~

往前跑的人沒必要回頭看,知道方向就好~不要怪別人
erictaco wrote:
所以你一開始就只用你自身觀點在看待每一個議題
只在乎你方不方便對吧~
..(恕刪)


廢話,我們是最末端的消費者,又不是經營者,我們當然重視末端消費者自己本身的需求


erictaco wrote:
我講wemo安全帽的事不是事實嗎?現在沒正發生嗎?
大規模流感時,你會去戴那頂帽子嗎?
..(恕刪)

SARS時我還成天搭火車往返花蓮哩!你覺得我會怕流感嗎?
有需求就用,沒那麼多毛

erictaco wrote:
你不是很期待這個合作案,我不介意啊~只是我想拿出一些觀點,你卻只用期待來解釋一切
是喔~三星怎樣的跟這樓有什麼關係,又沒有電動車用了這款你說有爭議的晶片
..(恕刪)

自己回頭看,我說三星是比喻甚麼,別的網友應該都看懂那是比喻行為了
你還在那邊以為我說甚麼車用三星晶片等等之類的..

erictaco wrote:
DSG或是你硬扯的日系車,都沒用在這次的兩輪無人租車合作案或wemo上
品牌形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錯了人家會道歉、召回~或延長保固
上次光陽輪內式ABS感應器的問題,不知道有沒有召回或公開說明?
如果沒有,在我這種消費者眼中~品牌形象當然是扣分
..(恕刪)

是歐,我們馬自達車友前段時間還包圍交通部哩
我上台BMW吃汽門墊片吃機油是吃到車友車廠眾所皆知,但原廠沒有100%搞定的補修包阿,我1000km吃掉我一罐機油
所以BMW扣分了?!

erictaco wrote:
現在你又說買機車是小錢,不用太在意品質~那這合作案豪賭的那方說不定是和運
..(恕刪)


你拿GOGORO來談成天一堆毛,我只能說已"我們"這種平民消費者來說自己買輛7萬左右的車根本沒那麼多毛,自己方便最重要

和運他們B2B的大量採購是它們家的事情和我說的又無關

你累了嗎?怎顛三倒四的

erictaco wrote:
請客戶吃飯花幾萬塊都要選餐廳了,買車怎可以不看牌子~
..(恕刪)


請人吃飯是顧面子....
我買機車自己騎要顧甚麼面子?年紀都不是大學生了一輛機車就感覺很招搖
當然有研發,只是應付政府的自製率就焦頭爛額了。
30年沒有進口車騎?就代表我們活在不同世代了!
一直叫人準備好才來回覆,我看你是準備不足?
麻煩去看看一些人的部落格,寫的不錯!

298305漳泉 wrote:
當然有研發,只是應...(恕刪)


所以說~這樣就釣出你先前的言論不成立

還扯到民國幾年的政策

現實就是有人不爭氣~賣輸人家

一直漲價反映成本,卻沒反應到國外

光陽電動車斷電出保,為何不用立即召回?
CcCManCcC wrote:
廢話,我們是最末端...(恕刪)


所以囉~你不是來這裡討論事情的

你只是當部落格寫寫而已

所有的議題,你只需說你不在乎就好了

不用分段寫的那麼辛苦~

以前看你回的義正嚴詞~這樓就讓人看破手腳

你不怕SARS很好啊~那是你的事,你問問受害家屬跟醫護人員怕不怕(去當面講看看)

網友怎會懂你說三星晶片的事,你又沒講清楚~講清楚一點晶片問題在哪,我才能去問問三星始末

如果Mazda&BMW讓你有不好的體驗,那給我的印象確不好~下次去BMW看車,再拿你這句去打臉

挖~我們談的是兩間公司的合作案,怎會不關大家的事~如果像wemo一樣要租的時候車有問題怎麼辦
提供車輛的是和運的平台,我覺得他一定往供應商去查囉

別急~等營運後我會去租,騎不到廣告中的里程
我就投訴消保官廣告不實~如果是在橋上斷電,那我一定照片影片拍好拍滿讓記者來訪問
到時候不知道和運會怎麼說?

請人家吃飯找好的餐廳是禮貌~原來你是為了顧面子~辛苦喔

回文還要一直塞笑臉~我是覺得憨憨的啦!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