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與泰國、印尼、美國等多國企業合作,除了分析使用者行為,還與電池供應商研究電池封裝、充電管理等模式,每一次合作都設法讓電池壽命延長1%至5%,「每顆電池多用1年聽起來沒什麼,但是10萬顆電池多用1年,降下來的成本就非常可觀。」”
“柯勝峯解釋,「做電動車就如同任何新產業或新科技,譬如最初的Facebook,還有現代人愛用的Uber、Netflix,這些公司剛開始也要虧很多錢,而且都是被質疑。」「當一個新東西要進入一個舊世界裡,不可能一開始就能吸引所有目光,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很有效率。」”
光陽60跨時代2/Ionex銷量躍電動機車第二 低電池成本+進軍海外拼「損益兩平」
說穿了,關鍵還是在成本
那電池可以說是最花成本的部分
主要材料像是鋰、鈷、鎳等礦產資源的價格波動性很大
壽命再不斷重複充放電之下,健康度又掉很快(快充可能讓壽命更短)
關鍵還是電池技術的提升
照這樣看
如果電池技術讓容量變大、價格下降、老化變慢
也許不久之後
電動機車的成本可以越來越低,對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
如果電池成本大大降低的話,還會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要降低成本,跟大陸買電池吧,但...你沒辦法領到補助
這種鼻屎般的量,要怎麼降低成本?
而且,以台灣電動機車的車價來說,電池美其名是租給你的,事實上車價裡面應該也有電池的成本在裡面,在用補助把車價壓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