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人為核心,當移動用電如同行動裝置與便利商店
連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2659
摘錄幾點---
"傳統手機可以使用多天才需充電,但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卻往往不到一天就得充電,我們卻鮮少為此糾結,也習慣於天天為其充電的使用型態"
唉, 飆別家業者換電如何不便, 電池說不定二天就要換一次, 結果自己特色卻要天天充自家電動機車以為很自豪? 要用戶天天充習慣就好如同為手機充電般?! 手機可隨身除了睡覺上廁所外, 電動機車電池可不是隨身用品,
"當能源站就像遍佈全台的便利商店,充電其實就像拿著一個隨行杯,在家可以裝水/裝咖啡、在外也可以找飲水機裝水/在商店用隨行杯買咖啡;萬一沒帶杯子,也能直接再買外帶杯裝的咖啡。隨行杯能夠讓我們隨時解渴,電動二輪車也必須能夠隨時充電,才能解決我們的續航焦慮。
光陽電動二輪車擁有三種續航模式:
1. 家充:可以把「白頭電池」用充電座或連接電源線在家充電;
2. 店充:可以把「白頭電池」拿到快充站充電,每次收費10元,1小時可以充飽;
3. 換電:可以到能源交換站租借「橘頭電池」,每次租金40元,租期24小時"




五公斤重的隨身杯, 好棒的類比


所以沒帶杯子, 就是去租一顆40元的日租, 或是一顆299月租
嘴巴或者說文字不輸人啦, 就算是對手與其他強勢業者結盟, 當然還要延續宣傳, 均不見開賣後, 整個宣傳力道降了下來, 直到對手合作新聞出來或說要為了巴黎巡迴發表會前創造另一高潮(去巴黎發表海報文字還用英文喔? 會讓老法覺得你這業者瞧不起該國喔! c或是根本是要讓咱們看到而已=我也有怎樣? 無止盡巡迴發表會好棒是嗎? )

但最重要的東西一整個神神秘秘, 這也算另類飢餓行銷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