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619bus004/
祖父柯光述原在高雄經營食品、中藥材貿易,1952年因政府不允許單一公司進口所有機車零件,從事機車零件進口的黃繼俊,也是柯光述在台北國語學校的同學,找上柯合作,二人各進口一半的機車零件,再交換組裝完整機車出售。
1953年,日本的生產基地轉往台灣,加上政府政策鼓勵本土企業創業,本田也到台灣設廠,柯光述透過黃繼俊的介紹與本田簽約,1963年柯光述和四位同鄉宗族、好友成立光陽,並在本田支援下建立生產線。黃繼俊則成立三陽,柯、黃二人鴨子滑水、各自努力。
但與本田技術合作始終少了主導權,1978年光陽成立研究開發中心,推出紅極一時的良伴五十機車。
大學選讀工科的柯勝峯,從小對汽機車展現高度興趣,還報名上過修車課,「我對汽、機車蠻有研究的,有一年還去龍潭當賽車手。」他苦笑,「以前我會去車聚、車遊,手機裡還有俱樂部的群組,但現在完全沒空了。」
談到接班與家族,柯勝峯直言:「我父親從來沒有說我得去光陽,他很開明,在我有需要的時候支持我,放手讓我去做,是我背後的力量。」
只是話題才提及家人,柯勝峯又回到一貫的低調,倒是講起求學過程輕鬆許多,「哎呀,我從小很不會念書,就很調皮搗蛋,不是大家想像一路順風上來的。」柯勝峯大笑。
「我們班50個人,每次考試我都是考49名那種,但我認為與其去做艱深的題目,不如把所有基礎題目重新複習一遍,所以我考上清大,很多人聽到都從椅子上跌下來。」
說起無憂無慮的青春往事彷彿是一劑強心針,柯勝峯興奮地加碼透露,高中曾加入排球校隊的他,在清大簡直像放出籠的鳥兒般快活,成了籃球和排球校隊代表,每年出征和交大校際交流的「梅竹賽」。問他那些年是否帶隊贏了交大?他睜大了眼睛答:「那當然,我的照片還在海報上面。」
原來是打算複製當年50cc成功的模式呀,打出品牌故事的悲情牌,真是太令人感動了
kgame carter wrote:
https://www...(恕刪)
推出前成天對另一家白牌電動機車跟系統隱性叫板, 然後認為自推的一定會比它好一付語不驚人死不休, 推出後真的笑死人, 宣稱搞了十幾年電動機車居然給出這種產物?!
除此外行銷公關預算倒是很敢花, 但看起來七八成都在講對電動領域的理念宣揚, 啥: POLICY MAKER GAME CHANGER這種標語都出來了, 要嘛在講董座個人成長心路歷程願景未來, 不到三四成在講系統講車, 還動不動就是董座受訪, 到底是要看整個系統還是要看被媒體塑成所謂的" 台灣伊隆馬斯克"????





(台灣伊隆馬斯克Ionex車能網佈局全球站穩台灣市場| CNEWS匯流新聞網
https://cnews.com.tw/002180613a02/, 真正馬斯克雖然也很澎, 但他真的很多瘋狂新創點子還想辦法付諸實現, 台灣的喔

東西好就該讓東西自己說話, 搞到正式台灣發表會四十分鐘弄得如選舉造勢, 是很歡樂啦, 但部份資訊還與東京發表會有些差異, 還不怎完整
會後看到二個搖頭現象, 開放試騎居然要在汽車教練場陪公子讀書, 還搞出: 因為場地上的限制,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加速到極限

當年另一家在預購前就已經開啟101附近周邊"道路"試騎, 格局有差這樣多?

第二搖頭現象各種情境系統使用影片透過小模及穿有業者制服工作人員在示範, 沒怎看到一般民眾或者說受邀小眾獨立媒體人員親示範, 重點是從影片看來工作人員+小模數量好似來比受邀者還來得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