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出發環島之前(這篇這篇:人客由台灣,來去環島囉~),避震器已經保養完成,由於接近出發時刻,腦中滿滿的都是環島嚮往與期待,拖到現在趁工作空擋來把它完成。
原本大叔也不知道,避震器需要保養喔@@?第一次從華哥口中聽到時,還以為華哥在開完笑!還記得之前跟大夥分享過這篇:前避震內管組。井底之蛙的俺,就這麼天真的以為,恩~避震器的結構大致上拆開就是長這樣,就簡單的外管+阻尼棒+彈簧=避震器,壓根沒想過!哇靠!原來簡單可以這麼簡單,要認真也能夠認真到一個令人讚嘆的細緻!接下來就跟著大叔一同來看看,關於避震器的細節!
為什麼我的避震器感覺有漏油?

先來看看以下這段影片:
原來!漏出來的是油!但不是我們認為的那種油!這個有趣了,幾續往下看。
當然,從外部(外管)開始先拆卸

先前已經在華哥那兒拆好的葳沃前避震器,就這麼樣的送抵葳沃位於台中潭子的廠房內,事前有徵詢過葳沃關於拍攝紀錄的細項,也很感謝能夠同意本次的造訪。

剛拆下來上面都還沾滿了騎乘時的痕跡。

夾緊,準備,拆開!

先把外管整個拆下來。

哇嗚!這裡怎麼這麼濕?回到剛開始的影片中,有提到,這水及感覺油油的液體,最大的來源都是來自我們日常洗車時,高壓噴槍的傑作,當然這油不是避震器油,這油是潤滑內外管之間的潤滑油。

內管組跟底座先暫時擱著,把分離過後的外管再做更細部的拆卸。

紅色部分出廠時有用膠固定,要拆開得先加熱一下,讓固定膠稍微脫開。

夾夾,轉轉,把前半部轉鬆。

白色的部分就是出廠時所用的固定膠,加熱過再用工具轉鬆後,卸下。

內部黑嚕嚕的部分,這可不是污漬,這是出場時所塗抹上的潤滑油混合水之後,所產生的變質。

使出

前端油封拆下,保養完組裝回去時會更換全新品。

外管的部分還剩下底座沒拆。

雙手緊握的黑色部分就是,避震器的底座。

相同的工法步驟,加熱讓固定膠脫落。

弄鬆之後,將其轉開卸下。

內管組赤顆顆的出現在桌上,到這兒發現!真的不是原本想的那樣簡單!

底座溫度尚高,需要給點降溫時刻。

剛剛那些步驟懶得看文字的朋友們,這兒有影片版本。
準備要來清洗外管組囉!

戴上手套直接把部件,丟入整桶的去漬油中清洗,純手工拿著牙刷仔細的把髒污去除。

時不時就拿出來檢查一下,發現不乾淨,泡進去漬油中,繼續刷洗。

小部件如此,大部件更是如此。

原以為大概就是丟進去清洗機那樣滾滾一下就當有洗過,又跟俺想的不同,半開玩笑地問葳沃工程師,『是因為這次有先說要記錄所以才這樣洗齁XD』,得到的回答居然是『沒有啊,回來保養都是這樣子的步驟沒有多也沒有減!』

去漬油一共有四桶,清洗用是顏色最髒的那一桶,把重污垢洗完後,依序由深至淺一桶一桶的浸泡過去。

OKOK看文字太多,大叔可以體會,這不就送上影片版哩~
內管總成拆卸及清理

剛剛把外管的部件拆卸清洗完畢,接著我們要來動的部件可以說是避震器中的靈魂啊!也是各家大廠的真功夫所在!

擦擦轉轉拔拔。

打開蓋子後,場景移到避震器油台,準備要把油封拆起來,原先設定在內的避震油,在保養的工法程序上,也是要整個更換全新。

油封取出,問了問工程師,這部件等等也是要換掉。

就這兩個小玩意。

卸除原本內管裡頭的避震油後,兩根橫躺的阻尼棒暫時先取出。

相同的步驟,去漬油清洗區域再過一回。

清洗完成的內管部件,仔細檢查一下是否清潔。

方才拆卸下的油封更換新品。

潤滑油是必備的!不同的部件上使用不同的潤滑油。

阻尼棒裝回。

灌滿避震油,原以為會用量杯來灌油,啊哈!結果只看見工程師直接把內管組,泡進避震油槽內,這工法叫做「全油式灌法」,優點是可以確保內管中,僅有避震油的存在,不會有空氣,以最大的可能排除空氣所造成的變因。

將灌滿滿避震油的內管組,放在油台上準備組裝回去。

哇勒!不是已經灌滿了,這是要挑戰表面張力嗎?

原來不是要挑戰表面張力,是要在全滿的情況下,利用特殊治具把氣室空間做出來,忘了提到,葳沃使用在gogoro 2系列上的前倒插避震器是油氣分離式,然後油室與氣室同樣設計在內管總成之內,缺點就是少了那個帥帥的外掛氣瓶。

壓進去把氣室所需要的空間製造出來。

設定好氣室空間後,接著要換上全新的氣室部件。

組裝完成,下一道工法就是要來設定氣室。

氣室相關組件都安裝至內管組內,最後一個固定環也搞定!

拿起氮氣,往氣室裡設定氣體壓力。

重複幾次的加壓/洩氣循環,達到原始出廠時所設定的PSI壓力,這兒又忘了說到,葳沃全品項的避震器組,無論車型,無論前後避震,每一組都是依照訂購車主的需求下去設定,包含騎乘方式熱血或舒適,包含車主體重,包含雙載多或是單人騎乘多,當然,外觀的顏色搭配更可是有眾多顏色可供挑選,也可以說是很難找到一模一樣的兩組葳沃出品避震器,不過所有設定都故意選擇一樣就另當別論,自然產出的情況下,機率微乎其微。

影片再次出現囉!這是新的嘗試,希望大夥會喜歡。
所有零組件準備歸位

亮晶晶亮晶晶!

盆子裡頭是本回保養,所更換下來的大大小小零件耗材。

所有的耗材油封一率更換為全新零件,包含彈簧也一並更換。

開始組裝。

外管組抹上白色潤滑油。

均勻且厚實的全新潤滑油,這次保養好,大叔絕對不會再用高壓水槍去挑戰俺的避震器。

外管總成的內外管組合。

在固定鎖緊之前。

嘿嘿!這兒也要來抹一下潤滑!

內管總成抹好專屬潤滑油,靜靜地等待中。

外管總成本身同步於內管組的伸縮作動。

預備要將底座組合。

新彈簧上油。

整組彈簧均勻地塗抹上潤滑油。

內外管總成最後的一道工法。

保養完成!
葳沃原廠建議每15000~20000公里(更正)保養一次,保養的費用$2500元,不包含車行的安裝及拆卸工資,與來回工廠的運費,大叔將這分享主題放在環島回來後,主要用意在於,老實說俺也是第一次聽到說,避震器要保養,好吧~既然要出遠門,剛好也覺得最近騎起來卡卡那就安排時間進廠保養,在環島的路程上好好體會測試一下保養前後的差異。
得出來的心得就是
除了外觀之外,整組避震器保養完後騎乘感跟當初全新時候一樣,只能說這錢花得超值。

抱歉,組裝回去的過程,因為準備的錄影器材沒電了QQ所以沒錄到。
返回富華工作室,更換避震

安裝避震時的步驟就省略啦~想知道的朋友們可以參考這篇「大叔也來落地改!」趁著這次前避震器保養需要拆裝前輪的機會,順道換上新的輪胎,規格沿用「Michelin pilot moto GP 規格100/80/14」一方面是好騎,一方面是習慣了這條胎的路感,關於這條輪胎可以參考之前的分享:激推配件終極版,在當時那個時刻,總算是在環島之行出發前,車輛狀態確認完成,剩下就是期待出發的那一天。

特別感謝:
華哥,每次都要被我吵著弄車
葳沃興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