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發表完突然不見 只好重發

首先先說明一下我自己的情況
我體重破百 所以都不敢騎小車
求學時期騎的是野狼傳奇125
台北高雄南北長途大約十次的經驗
還有一次爬上武嶺
接著是KYMCO Racing 150(中古車 入手時已經四年車)
主要用來通勤上下班(大約是新莊B&Q 到 內湖B&Q的距離 來回約40KM 都走新莊提外道)
每月加油錢(95無鉛)加機油&齒輪油固定就1000 NT$
有用來環島去四極點(逆時針七天環島)
會選擇GOGORO的原因是工作及生活都在大台北 換電方便 安靜的騎乘舒適感
月費騎到飽綁三年899+249 這樣月花費跟油車接近
(當然重要零件費用另計 也準備要用愛彌補差價

GOGORO的設計理念把機車改變成一種"電子產品" 可用APP設定 徽章系統等等
都很跳脫傳統機車的印象 讓騎乘的過程有更多樂趣
首先說明一下在大台北地區通勤的狀況 (我有加249的方案)
開方格騎 關SMART 回充一半(錶速最高90KM 新莊提外道)
滿電的電池可以讓我騎乘約60KM 然後剩餘理程20KM 電池格子剩1-2格 這時候我就會去換電了
會開方格騎走市區是因為我喜歡那種動力的即時傳達 這點跟檔車很像 好幾次催電門身體都會後仰
後來騎GOGORO都開始習慣身體前傾
另外我把回充開一半是因為我習慣看到紅燈就放電門用滑的
我習慣與前車保持較大的距離(三寶的緊急煞車真的很常出現...

當然我都靠邊騎不會去擋其他趕時間的騎士
起步的動力傳達和煞車的制動力我都很滿意
所以暫時不考慮去做修改(當然也是我的騎乘習慣真的比較怕死 而且不想花錢)
另外週末出門跑了一趟從仰德大道到金山然後延海岸線繞回大度路
一樣是開方格騎 關SMART 回充一半
從"中油陽明山站"滿電上到"小觀音停車場" 從滿電到剩餘哩程55KM 電池格子只掉一格
然後往金山方向滑下山就幾乎不耗電了
另一趟是跑不厭亭 從十分南山社區站換電 走台2丙到雙溪轉102縣道往上爬坡
從滿電到不厭亭剩餘哩程36KM 電池格子掉兩格 再來往九份方向滑下山還多充了一些電
方格旗的動力讓上坡非常有感 若是沒開方格旗 電門動力的感覺會像速可達要回油的感覺一樣
開了方格旗即使坡度較陡 動力依舊能即時的傳達
可能因為最近天氣不熱所以我還沒有騎到儀表板的溫度警示出現 夏天會再測試看看
爬坡的部份整體而言我也是很滿意(再次強調我騎車都是安全優先 不壓車 也少超車)
最後總結的一句話是:錢給你 拜託你趕快多蓋一些換電站阿!!!
我個人很喜歡台三線優美豐富的人文地景 若是換電站夠 應該常常會去騎
PS.推薦一些配件我認為一定要裝的:
座墊彈簧 座墊墊片 水冷護網 車牌保護框 後貨車袈(我個人是用SH-33)
GOGORO是一個還有很多進步空間的產品與企業 但是對我這樣的使用者而言是一個足夠的交通工具
騎過電車真的就不會想騎油車了 我的下一台車一定也會是電車!
希望以上的資訊能對大家有幫助 也希望有更多人能騎電車 讓台灣街道的空氣更乾淨
謝謝大家的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