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想問的是,「假設」未來真的以睿能為規格,是否可以開放廠商開發相同介面電池與充電站?開放類似像是apple週邊認證產品收費,睿能的本意是如何想的?有沒熟知的大大可以解惑?
在台灣商業環境,似乎是允許壟斷事業的存在,尤其是政府有插乾股時

還是蠻感謝光陽跟emovimg 堅持走自己的路,但是就相同租金299相比,Gogoro 的CP值還是高過兩家,當然還是期待Gogoro機車會有第二能源方案的選擇權,比如說自購電池+自充,或是有相容副廠自充電池等等。
最後,小小抱怨一下,下單Gogoro 2D已經超過30天了,還沒一點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