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電動車一定是未來的趨勢 , 但GGR有可能是死在沙灘上的前浪

無庸置疑 , 未來的科技發展一定是往這方面走 ,

所以有心的人會想要提早投資這一塊 , 先站穩市場也是很正確的考量 ,

不過要當前浪 , 就要很小心才不會死在沙灘上 ....


其實GGR的行銷方針很冒險 , 縱使有再完善的策略 ,

但是消費者不買單就沒用 , 我最擔心的就是GGR最終淪為投資市場衍生的產物 ,

怎麼說呢 ?

有理想夢想的人+投資者弄出產品 , 這種模式在錢燒完後 , 又沒有政府當推手 , 就是掰掰的時候 ...


GGR最令人詬病的電池跟售價 , 就是險棋 ,

交換式電池其實沒錯 , 因為引擎汽機車也是去加油站補充動力 , 大家也很習慣 ,

但是身為機車族 , 就是因為沒錢又方便才騎機車 ,

售價這點就會讓我打退堂鼓 ,

我每天在台北市上下班來回20公里 , 一個月含周末出遊油錢大約6~700 ,

怎麼算都不會考慮GGR ,

至於機車市場的大宗學生族群 , 我懷疑有人會花那麼多錢買GGR而非勁戰RACING跟FIGHTER嗎 ??

而且別忘了售價更低的100~125CC市場才是主流 ,

設計投資GGR的大老闆跟大設計師們應該都是開雙B而非機車一族吧 !!


我認為一旦電動車越發成熟 , 歐美日大廠開始制定規格推出便宜又成熟的產品之後 ,

就是GGR向主流靠攏或是滅亡的時候 ,

但是在此之前 , 要先撐過兩陽一葉的挑戰跟消費者的認同戰 ,

再加油吧 !!



2015-10-09 8:31 發佈
人家開發了好幾年,也實際造出車子、實際設了交換站、也真的上市開賣,
比起很多夢想很大卻始終買不到、無法量產的計畫,
已經非常值得讚許了。

倒或不倒沒甚麼好擔心的,
市場自有其機制,督促GGR走上它該走的路。
台灣已經越來越少新創品牌或產業了,
就算不支持,也不用忙著唱衰它。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人家開發了好幾年,...(恕刪)


創新很棒 應該支持
但這家公司的作法 已經惹惱許多人

去市場買菜 老闆一顆洋蔥賣1000元
跟老闆反映太貴 老闆還嗆你愛比價 不懂我洋蔥的價值
請問你會跟他買?
R Y wrote:
但這家公司的作法 已經惹惱許多人


惹惱?

你可能會被GGR的支持者言論惹惱,這我同意,
但這個版應該沒有哪位是可以代表GGR的公司派人士,
要說直接被這間公司惹惱,就很有趣了。

市場上貴的東西、便宜的東西有得是,
選擇越多對消費者越有利,
嫌洋蔥貴換一攤買就是了,
怎麼會花力氣跟老闆生氣? 或是試圖糾正老闆該怎麼賣洋蔥?
這是這個版最怪的現象。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市場自有其機制,督促GGR走上它該走的路。
台灣已經越來越少新創品牌或產業了,
就算不支持,也不用忙著唱衰它。...(恕刪)


1.
消費者的意見不就是市場機制的一部分嗎
不然誰來督促
2.
聽說ggr的公司註冊地不是台灣勒
很好奇該公司一年能夠繳多少稅給台灣
3.
網路的評論
大多圍繞在
1.定價高貴
2.電池月費不合理
3.長期持有成本不划算
號稱降價 其實賺更多

以上的觀點 都有事實支撐

哪來的唱衰

難道只能報喜不報憂嗎

頗喝 bj4




CROCKETT wrote:
無庸置疑 , 未來的科技發展一定是往這方面走 ,
所以有心的人會想要提早投資這一塊 , 先站穩市場也是很正確的考量 ,
不過要當前浪 , 就要很小心才不會死在沙灘上 .......(恕刪)

呵呵!我在想另一種可能性,
若是GGR經營不下去,由於它還是有實際電動車開發、製造與經營的knowhow,其他或國外團隊其實會評估接手的。
這也是為何GGR第一部車就要over-engineered,先做給相關業界看,提高身價。
如此可能的結果就是換上另一品牌,另一經營團隊,只要公司還留在台灣,四五百人不會失業就是大幸了!

至於規格原本就是先佔先贏,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去等去依循歐美規格。台灣做OEM太久了,老是在保一保二是很可悲的。如果在某項產業能有發言權,就是價值的提升,也可長可久,不然為何大家現在都想主導5G規格了?
意大利名言:買不起 pavone 就買 pollo。


nsr150xx wrote:
以上的觀點 都有事實支撐
哪來的唱衰


網路言論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裏頭又有各種寫手文、宣傳文、反宣傳文,
所以到頭來真正能影響一家公司營運的,
還是實際銷售量。

至於稅的問題,
太多樓討論過了,
開曼只是控股公司,實際生產基地在台灣、賣車要開發票,
GGR在台灣賺到的錢,該繳多少稅應該是很難跑掉的。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樓主,GGR不是前浪,衝沙灘的早就不知有多少人了,
台灣官員看高不看低,要有背景才有用,它有錢,想怎麼燒錢都好,
不用我們擔心,我們要擔心的是,它又拿了我們多少補助款,那才是
我們納稅的錢,創意要多少?COPY要多少?唬濫要多少?公關要多少?
我只能說:GGR的價格大於價值太多了。
目前gogoro最大的問題還是車價,還有只限雙北市騎乘
每km單位燃料成本太高
傳統燃油車每km油錢約0.7元,gogoro約1.5元到3元

也不只是gogoro,其他品牌電動車,也有類似問題
電池的損耗,就Cover掉了省下的燃油成本
便宜的鉛酸,不到2年就差不多了
就算是俚電,也是多檔個1年多...還要看騎乘習慣
加上台灣電動車都在比貴的...比對岸貴的多
台灣車商又不太想玩電動車,你看2陽一年出幾款電動車
gogoro在燃油車輛為主的地方,推出這樣的電動車,定出這樣的車價跟電池交換方式
只能說很有勇氣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