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後座缺乏尾座扶手支撐桿,讓後座的人沒有安全感

2.難道都沒人覺得他中柱設計的很不妥當嗎!!
只要停車的地方稍微有高低差,這車子就會搖晃不能穩固了
這到底是誰想到設計方式呀,所有的機車都沒有看過這樣子的,是很未來嗎!!

先以交換站來做思考好了
使用他們認可的個人電池充電站,而且也由他們來做網路監控,
然後設置在家裡
這樣的方式跟電池充電站設置在外面
這樣的使用方式因該是沒什麼差別吧
電池一樣都受到他們的監控
但卻能讓一些特定的客戶能在家自行充電
何樂而不為呢
(但我猜8成他們一定會有這樣的規劃的)
目前的缺點有
1.無寬大的後扶手能給予後座安全的支撐
2.中柱過於平整,不利於崎嶇路面,且不好立起
3.後照鏡難與調整適合駕駛觀看後方
4.方向燈按鈕不人性化很難切換
5.懸吊過於硬朗不適合都市內的騎乘
6.煞車拉把行程較短 且煞車力道較大 容易鎖死
7.因為沒有緊急斷電按鈕,只能靠放下側柱來斷電,所以要確實交代給使用者知道
8.鑰匙須先按按鈕後喚醒車子,還要在按車子上的go按鈕才能去啟動車子,
而不是像汽車一樣只要在範圍內就能啟動車子,造成鑰匙按鈕需常常使用,容易損壞的發生,
而且防水性未知,鑰匙又大不好收藏,然後啟動完車子後又必須放回包包內,
然後要上鎖又要把鑰匙拿出來按按鈕才能上鎖,整個就是一整個擾人吧
順帶一提 希望能配置一個裝置
能利於長下坡或抖下坡時的擋煞力道
類似低速黨那樣能提供較慢的下坡速度,
及更大的回充量,也能減少煞車皮的消耗
如何驅動這下坡黨呢 設置在儀表上那個go的按鍵是個不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