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多前,我買了人生第1支智慧型手機:iPhone4
以一個無可救藥的路癡而言,當時我購買的最大動機是:迷路時終於有導航可看
那幾年google map在導航部分已經相當成熟,許多人在汽車內裝了車架擺上手機就變成一台導航機
讓當時還是二輪族的我,總是抱怨怎麼沒有機車廠商把智慧型手機整合到機車上
甚至幻想有一天機車的儀表板可以直接打開插上iPhone就變身為智慧型顯示幕
2年前,htc在android手機市場被三星打趴
我心裡面再度浮起一個想法,王雪紅怎麼不試看看跟台灣的納智捷或光陽合作尋求轉型
將運輸工具所有的資訊和功能數位化、觸控化,整合為科技感十足的車用系統
百思不得其解的我,甚至還在mobile01上尋求討論
多數不看好的理由是:車用裝置的安全法規繁瑣,許多長年統一的設備不是想改就改
我畢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看了這麼多人有這樣的說詞倒也就相信應該很麻煩
相隔1年看到美國的tesla大紅大紫,還搞了個超級炫的全液晶顯示幕中控台
我深深覺得專家說的話聽聽就好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
今年1月的美國CES有家廠商發表了引發話題的智慧型電動機車
昨天在台灣舉辦記者會
重點有2:
1. 廠商來自台灣,而且還真的跟htc有關係,CEO是htc的前創意總監,背後主要出資的正是王雪紅
(原來我想到的她早就在佈局了,而且還是自己搞一個電動機車品牌)
2. 台北市、新北市是全球第一個試營運的城市(預計今年夏天開始),政府將配合增設充電站
我的看法有幾點:
1. 投資者的立場:
這家公司從2011年成立,隔了4年一舉發表不論是在電池與動力技術、工業設計、實體產品成熟度、商業模式和發展想像上,都建立了一個足夠大的門檻,讓其他潛在的競爭廠商難以在短時間內追上,前幾年勢必在智能電動機車裡會是一家獨佔壟斷的廠商,以全台灣1400萬輛、大台北超過300萬輛的機車市場規模而言,保守估計一個成功改變使用者習慣的先鋒廠商至少會搶先佔有1/10的市場,短時間內這家公司的營收一定輕鬆超過10億,有內線有方法的趕快投資,真的。
2. 消費者的立場:
從2010年開始,經濟部其實早就成立相關部門試圖推行電動機車,但就在幾乎要宣告失敗的同時,gogoro挾著出色的工業設計、成熟的產品、和新的商業模式試圖重新挑戰,成敗關鍵可簡單分為"機車"和"電池"來探討:
(1) 機車的價格:當然是越便宜越好。以目前釋出的訊息看來,這家公司主要想賺的是後續的燃料費用(即交換電池服務),加上購車時的政府補助,機車本身應該是不會比傳統機車貴太多。
(2) 機車的功能:從宣傳影片看來,置物空間遠小於傳統機車,可能只能單人騎乘無法雙載,這兩點將成為消費者考量實用性時的最大隱憂(當然目前只是第一款車型,相信後續應該會推出具備更大空間的車款);其他如電池續航力、起步加速、極速等以官方數據看來,應該是可以令人滿意。
(3) 電池的價格:傳統費時的充電模式,改為直接在充電站交換電池,是在實用性上的一大突破,但想藉此收費成為持續收入的商業模式,價格是一大主因。相對於油價制訂是由供油公司所主導,電力站的交換電池價格有台電的標準電價可依循,若交換電池服務費用過高,勢必會引發消費者反彈,進一步導往自家充電的模式,如此原先設定的針對交換電池服務收費的商業模式將就此夭折,以交換電池站為中心提出的資訊站功能等發展想像也會跟著失敗。
3. 政府的立場:
昨天在台北的發表記者會,聽到柯P和交通部長頻頻說樂見其成、會盡全力配合這些話,其實還蠻毛骨悚然的。政府要作的是發展整體產業,不是配合特定廠商啊,這些官員說的話完全沒有提到重點。
有廠商願意砸錢開發新產業當然值得鼓勵,但政府思維應當將充電站視為"基礎建設"來看待,作長遠統一的規劃,別興頭上成為圖利特定廠商、助其壟斷市場的阿呆。
一個有能力的政府該做的事,應該是要與領先廠商談判協議,藉公權力提供的特許條件,來要求廠商簽訂合約,將各家充電規格統一,並開放讓落後廠商使用,使其未來有機會出現競爭者,加速產業成熟,另外共同制訂充電費用規則,避免未來廠商聯合抬昇市場價格。
唯有當廠商願意配合產業長遠發展,而不只是創造自身短期利益時,這樣的產業種子廠商才值得扶植。否則的話,可以想像gogoro充電站開始設立,可是電池插座都是獨家規格,未來中華、光陽、三陽、山葉都不能使用,只好開始各踞山頭找台中、高雄其他城市合作,搞的最後台北市的摩托車騎到其他地方通通沒電池可換,這樣行嗎?
如果台灣想在這部分作為政府與企業共訂規範、軟體與硬體技術結合的成功輸出範例,這部分是當務之急。電動機車要能夠成功,廣設規格一致、費用合理的交換電池充電站是關鍵,充電規格要把它當作是usb規格一樣,建立一個領先全球的通用規格,到時候才能在這個產業當領頭羊,台灣的悠遊卡(智能消費卡)已經大亂一次了,電動運輸的基礎建設,別再重蹈覆轍。
最後想順道一提的是,出資、主導的通通都是htc的人,但宣傳影片裡用來連線的手機竟然令人傻眼地都是iPhone、iOS系統,明明可以順手幫htc拉抬一下聲勢(剛發表M9不是嗎),但卻偏偏不用。從這裡可以看出這群人是哪裡有商機就往哪裡靠的投機商人。
htc這個品牌註定要被拋棄了。
前幾天新聞有報導工研院研發氫動能機車,這2天報說王雪紅,潤泰合作的gogoro,時速可達40km, 續航100km,且有專屬充電站設備,柯p也站台表支持,不知是新聞報錯還是我眼花,今晨間新聞報說此車時速可達100km. 看到驚了一下。打算與上市多年的e-moving相抗衡,各家無不想研發下一代的機車系統,來取代傳統機車。
本人只騎過em及左岸的電動車,只覺得是普普的代步車而已,且周邊要克服的因素還很多,跟國外發表的電動機車天差地遠,心裡也直發笑,將來台灣會不會又像高鐵,核4一樣……搞個拼裝政策出來,要人民買單,只為滿足各方群雄,要完全取代傳統機車還有得等呢,我還是繼續騎好用的125傳統機車吧!
roseman wrote:
4年多前,我買了人...(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