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j2621004 wrote:台灣電動機車發展歷史...(恕刪) 其實換電站這麼說來有點共享經濟的概念,不過是統一由廠商來負責…說真的,換電的模式以目前來說的確是各方面平衡下最好的選擇…期待未來更多對消費者更好更有利的用車模式…油車也不用擔心,只有能改就有市場啦!期待在各家廠商的努力之下,能有更多的商品多樣性…
icrc wrote:其實換電站這麼說來...(恕刪) 你是啥都不知道就一頭闖入這個分版開了這麼爭議的又常問的問題!?睿能一開始就只想做能源公司,管理電池而已.去找過國內這些洋洋廠商談過合作.結果洋洋給的答覆都是看不到"錢景"不想合作.他才自己撩下來做車.做了大賣了,這個政府想收割好讓那個政府補助扶植產業那麼都沒有起色的印象深植民心.老娘比那個會跑步游泳的帥哥還有執政能力多囉.連啥配套還是啥套路,事情溝通啥都沒辦就搞一個你媽我要搞台灣電動機車公規挑戰國際的公規研討會!當然馬上被反對.從這邊我要把複製羊當成受害者也是可以的但他後續的幹話連篇跟推出來的產品爛到令人髮指還不思長進不思進取的居然是買媒體來讚揚!這我完全不能認同這麼一間企業!在此的同時,山葉母公司很明智的做出來了正確的選擇.更令我意外的是台灣摩托動力跟宏佳騰居然也都是跟睿能合作許久.就在今年就能看到這三家採用睿能供應的電池的產品.複製羊呢?還在模型車!
Wow_Senior wrote:你是啥都不知道就一...(恕刪) 您放輕鬆,小弟覺得網友總有先來後到,複習一下換電系統相關知識與體驗,當作一個定期宣導也不錯。畢竟,新人源源不絕,有興趣的潛在買家會上來看看聊聊問問,這樣也很好。謝謝樓主的提問,如果不嫌棄端午佳節小弟打字廢話太多的話。
icrc wrote:感謝告知,讓我知道...(恕刪) 首先,電池不是用到盡頭才能換,隨時都能換。其次,國人平均日騎里程數約14公里,換言之,平均用電量為電池的1/5.這代表可能你今天騎了一百公里。我卻5天都沒用到機車。反正平均值就是1/5,再來,「交換」本身就能降低準備率。我舉個例。我們都將錢存在銀行,但是銀行需要準備所有存款人的存款金額在銀行準備讓我們領嗎?不必,而且我們領的鈔票也不認人。我拿到你用過的也沒差。所以準備率永遠低於實際的需求總量。交換電池就像銀行準備一筆錢讓你領。不必足額準備。
tjptw wrote:首先,電池不是用到盡頭才能換,隨時都能換。其次,國人平均日騎里程數約14公里,換言之,平均用電量為電池的1/5.這代表可能你今天騎了一百公里。我卻5天都沒用到機車。反正平均值就是1/5,再來,「交換」本身就能降低準備率。我舉個例。我們都將錢存在銀行,但是銀行需要準備所有存款人的存款金額在銀行準備讓我們領嗎?不必,而且我們領的鈔票也不認人。我拿到你用過的也沒差。所以準備率永遠低於實際的需求總量。交換電池就像銀行準備一筆錢讓你領。不必足額準備。...(恕刪) 您這比喻真好,抄錄一下。
戀夏524 wrote:給換就不算詐欺阿???沒電還不能換才會成立吧!總不能便利商店礦泉水賣光了買不到就算詐欺了吧?你的邏輯很像小學生 這可不一樣喔 賣光了就不要買 這有花錢嗎 ?換電池可不一樣 月租費已經繳了 卻不能換電池 這真的有詐欺欸
假設有15萬車主,那備用是1.5萬組? 目前有1247站,每站放12組電池就夠了? 你嘛幫幫忙,要不要重算一下?tjptw wrote:你搞錯了。換電站數量大概是車數量的1/100. 備用電池組數量大概是車數量的1/10. 這樣才對。這是「交換電池」的好處,可以共用所以降低需求數。
在這個版陸續和一些狗迷討論換電系統是否能獲利,算了半天,答案是沒辦法獲利不過可以用賣車的利潤來補換電系統的支出,這樣經營也是一條路icrc wrote:其實換電站這麼說來有點共享經濟的概念,不過是統一由廠商來負責…說真的,換電的模式以目前來說的確是各方面平衡下最好的選擇…期待未來更多對消費者更好更有利的用車模式…油車也不用擔心,只有能改就有市場啦!期待在各家廠商的努力之下,能有更多的商品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