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鮪魚 wrote:
請問一下,如果不是以次計費,而是以電池的電量計費呢?...(恕刪)
個人推論: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看, 電量是較公平的收費方式, 黃金右手的支付金額一定比定速低速行駛來的多.但是以電量收費, 睿能目前應該無法這麼做, 這會有賣電的爭議性, 未來如果有特許證照或許有可能.
但事實上, 用電量收費會有爭議,
一是電量的準確度能否有客觀評估是個問題
里程能有客觀方式評估, 爭議較少; 電量準不準對使用者而言幾乎是黑箱, 即使廠商的計算是準確的, 很難客觀評估之下, 使用者會有疑慮.
二是滿電與快沒電的騎乘速度及加速度是天差地別
電池降到某個電壓之下, 電車會開始有限制, 通常是時間軸受到限制, 但是還是付一樣的錢, 使用者會有意見; 但里程計費則是與時間是脫勾的, 今天換到的電池是沒滿電的, 使用者會滴咕, 但計費里程數不會有影響.
最重要的是 : 電池的壽命及相關設備的維運/支出
就算是電量計費, 假設睿能有特許執照能賣電了, 大概一樣是月租型的, 不管分成幾階, 每階多少電量計費, 換電系統若沒有基本月租去分攤那些費用, 就玩不下去了.
所以, 油車的用多少付多少的想法, 無法完全類比到換電系統上來, 簡單點說, 電車不管騎不騎, 電池都在老化中, 這都是錢, 即使是充電車也一樣, 電池一次買斷不用花月租沒錯, 但電池壽命一到就是半台車的錢, 電池科技沒有更進一步的突破前, 現況會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