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age164 wrote:
雙北夠多了好嗎但隨...(恕刪)
政府就是在圖利廠商沒錯
ggr的普及速度太慢
所以才修正了「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
限定只有電動車以及大眾交通工具能上路
正常人看到法條
只會想如果真達到標準
只能選擇電動車了
台灣電動車龍頭就是ggr
購入意圖大幅提升
剛好ggr2價格很漂亮
連我這蠻排斥ggr的人
當下都在想我是不是該買一台了
更何況其他人
另外電動車絕對沒比較環保
它只是將汽機車的污染轉移到電力源頭罷了
如果台灣電力都來自核電
我倒是相信沒汙染
但可惜台灣電力來源大部分來自火力發電
並沒有比較環保
或許該說
犧牲電廠附近的居民
卻讓大家以為環保
一定會有人說讓汙染源集中管理進行處理比較好
也會有人說火力發電不管有沒有電動車,都得持續燒,所以不算數
汙染源集中於發電廠一起處理,確實比較優
但我絕對不相信都快限電的台灣
有能力在不啟動核電下
有辦法提供全都汰換成電動車的汽機車
Touro wrote:
這電池出來也有幾年了, 怎麼成本還是這麼高降不下來??...(恕刪)
因為這顆電池的成本背後, 不只是 72 顆 Panasonic 18650 鋰電池, 還有要伺候這個寶貝的龐大設備成本 : 一個換電站要 80-150 萬, 養一群四處奔波的設備維護工程師團隊, 大數據網路設備......等等. 這些都是養電池背後所需付出的龐大成本.
你可以一個禮拜不騎車不換電, 但是換電站還是要一直開著, 工程師還是要全台跑透透, 讓每一個站都能正常運作.
沒有任何一個傳統車商既要賣車又要兼開加油站, 睿能則是兩者都包了, 他大可以跟其他的電動車廠一樣, 走一條好走的路, 充電式 + 電池賣斷, 反正兩三年後使用者受不了電池衰減要再買新電池時再狠狠刮一次好幾萬塊錢. 睿能偏偏選了一條最難走的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