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wu123 wrote:目前電池成本、技術就(恕刪) 可以讓政府補助+廠商補助+使用者都付一點費用(年繳制)充電站的維護維修費用這樣全台灣都可以擁有 充電/換電站,跟7-11一樣多時代在變,科技在進步,加油站變成 充電/換電站
baby51763 wrote:可以讓政府補助+廠商(恕刪) 政府有補助設立換電站的預算,但應該沒有補助維修費。目前應該就是每年消耗補助預算,不太可能公司加碼設立。2018年02月02日以前是每座三萬,每一申請案最高三十萬。二十一、獨資、合夥事業、法人或外國法人,依能源補充設施之類別、規格及補助認定基準(附件四),於社區住宅、學校、量販店、加油站、郵局、便利商店、觀光景點、經銷據點或其他特定地點設置能源補充設施,得向受委託機關(構)申請補助,每一申請案最高補助新臺幣三十萬元。受補助之獨資、合夥事業或法人應將該補助款列為當年度收入,並由受委託機關(構)依所得稅法寄發年度所得(免)扣繳憑單。https://law.moea.gov.tw/LawContentHistory.aspx?hid=50679
付錢的大爺並沒有要求任何奇怪的服務,甚至沒有要求增加任何服務,更沒有付款問題,只是覺得公司是否要注意是否進貨太貴而己,難道連“問帳單”的權力都沒有?一直攻擊是什麼意思?難道?還去查過去,你是太閒還是攻擊習慣了?我這個付錢的大爺只是看帳單給公司建議,你是別家的5倍價而你貼的那個付錢的大爺,是要求全面開放國道,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
你說的對 wrote:問到進價了,你們公司會把進價給消費者知道嗎 去看看我有問進價嗎?我只有打別人的“零售價”跟GGR的“零售價”一比是5-8倍當然我也有打東西不一樣,但我打的是價錢那麼貴,應該要檢討這問題,這是建議吧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表示,電動車領域模具業扮演重要角色,但電動車發展關鍵在於電池,台灣在電池產業應該再加強如果己經很棒,人家怎麼談電池產業應該再加強
你比較的基準是不同的網路自組的電池是什麼規格,什麼品牌,有什麼認證,安全措施?如果都是同等級,比較才有意義難道和牛能跟組合肉比嗎?不是一樣都是牛肉toocck wrote:去看看我有問進價嗎?...(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