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客5509 wrote:ok看到了, 工會沒有統計, 但出口卻有資料就算未知是否睿能出口 11月的資料出來了,果不其然,還是沒有睿能出口車輛的資訊。今年一整年的出口車輛數為零,卻還可以在 11 月韓國首爾開賣,這件事真的滿有趣的。老實說,在那裡東湊西湊一些邊邊角角的東西,來試圖做一個連結,我個人是覺得沒什麼意義。光陽在國內再怎麼不濟,今年至少也外銷了 2,590 台電動自行車出口(估計應該是 Cozy)。人家在這份表格裡就有 2,590 台,睿能就是 0 台,卻要試圖說服自己說其實睿能可能有出口只是工會「沒有統計」?我個人是覺得說不過去。
DSNT wrote:11月的資料出來了,(恕刪) 工會沒資料=全沒出口?如人家不是整車出口當然不計入, 要是人家有本事在當地組裝整套配件構成整台車或是半成品再加工, 則零組件出口不行?閣下似乎影射當地一般用戶購入車款來自當地營業用車拆裝? 光每個營業用車都可以取得補助下可能也要綁定車牌與用戶, 那樣好拆卸殺肉湊車都不用被追繳補助款地韓方經銷要這樣貪小便宜拆舊車湊新車銷售, 一次被抓就甭坐後面生意, 都在當地搞出30個電站要的也想永續經營韓方經銷怎跟睿能處理合作交易細節方式, 你我都不知, 但沒有基本sense認知大可不必
小客5509 wrote:如人家不是整車出口當然不計入, 要是人家有本事在當地組裝整套配件構成整台車或是半成品再加工, 則零組件出口不行? 先說我不瞭解實際情況,僅針對引言這句話。要這樣做得要睿能在當地有子公司或分公司,或者組裝公司獲得品牌授權,不然是不太可能以gogoro這樣的字樣做為成品車及外型來銷售,畢竟韓國也是重視著作權相關法律的國家。如果不用授權人人都可以進零件來組HONDA、DUCATI,那真是門好生意。至於韓國方面有沒有睿能子公司或分公司,又或有沒有公司獲得品牌授權以gogoro組裝銷售,這我就不清楚,本樓相關資料稿也沒提到是在韓國授權組裝銷售(如果我漏看請告知,謝謝)。再強調一次,只針對引言那段話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