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cyt給的簡單算式裡面,也不用去想多複雜,如果車主到達50萬,電池,換電站,服務人數,成本也跟著上去,
1000次循環次數太短? 好! 那就用2000次循環次數! 結果睿能還是虧一屁股阿
做越多,賠越多



看睿能最近的募資情況就可以知道原始股東還有沒有信心了



靈長類 wrote:
這我不便回答
我只能說, 那些國外知名公司會投資睿能, 是因為理解這樣的財報
否則如果以魯特助的看法, 一家虧損累累, 永遠都不會賺錢的公司, 他們會一投就是3億美金嗎??又不是有錢沒處花...
魯拉拉拉 wrote:
你看cyt給的簡單算式裡面,也不用去想多複雜,如果車主到達50萬,電池,換電站,服務人數,成本也跟著上去,
1000次循環次數太短? 好! 那就用2000次循環次數! 結果睿能還是虧一屁股阿...(恕刪)
靈長類 wrote:
目前睿能銷售出的15萬輛電動機車, 總共30萬顆電池, 以每顆電池成本15000來算, 至少需要45億的資金投入, 這些都已當成費用, 所以造成目前財報上的巨額虧損
再加上, 睿能一開始是以3年做為車型汰換的目標(希望車主三年就換車, 手機思維), 因此研發攤提也是以三年攤銷, 這也是造成虧損的原因之一
FlourishHolly wrote:
雞排 從上次拐到 Al. G 那個什麼 G 的基金之後, 引起歐美一陣熱潮
從 日本, 法國, 荷蘭, 德國, 英國, 西班牙, 泰國, 還有"聽說"越南第一大汽車廠, 甚至印度都跑來了.
結果華爾街某幾家金控流出來的消息.... 就是這兩年的寫照
沒關係, 切割了, 明年要在台灣上市了, 不然改朝換代, 變數就大了
政客手上有多少利益, 等上市就知道了.
Duncanc83052 wrote:
2年後我預估50萬輛...(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