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一個GOGORO重度使用者的經驗分享

erictaco wrote:
缺點:
續航力不足,高速騎乘25km剩下30%,正常騎約50km沒電
傾角不足,容易一直磨邊條
珠碗很鬆,慢速遇坑洞很吵
油門過輕,歸位力道不足
車廂燈非標配
大燈明亮,但照射範圍小
斷電過一次,換過電池沒再發生
上下班時間,常換不到充飽的電池
煞車感線性,但煞車力道不足..(恕刪)




不長眼 wrote:
這些個缺點
豈不是宣告GGR沒救了.


這也是買GO車人"不能說的秘密"
只要有人提出缺點 馬上一堆人圍剿
就是要把"買車的人數"最大化
然後堅持政府繼續補助40-50%車價 (話說全世界大概台灣補助最多 其他國家大概10%了不起)

這樣GOGORO 短時間不會倒 才有"改進"的空間和時間 看會不會最後"回饋/反應"到現有車主身上

老實說 如果短期內"電池技術"沒有突破, 補助沒了, GOGORO不曉得撐不撐得下去.


298305漳泉 wrote:
到這年紀了,我沒有...(恕刪)


這台不是已經有人開樓討論了

跟電動車有什麼關係?

而且G-MAX跟Tigra算很好的車嗎

要不是有些車行精修這幾款,早就消失了

看完發表會騎都沒騎過就推薦,現在流行盲挺喔~

要訂車快去~比gogoro 2貴四萬多而已,能負擔就別猶豫了

ace ventura wrote:
這也是買GO車人'...(恕刪)


現階段沒有使用上的問題,騎乘感受利大於弊

出力快
獨立搖臂過彎穩
換電方便免排隊
沒有排氣管
不用擔心耗材問題
不怕小淹水
傳動系統簡單
繳費方便
免鑰匙

以上足以蓋過一些瑕疵

官方要不要升級或改版都OK,不會更差就好

也還好是gogoro先推廣換電

不然光陽先出,我可能會因為品牌較大就買了

然後再動力、續航、充電都被洗臉
ace ventura wrote:老實說 如果短期內"電池技術"沒有突破, 補助沒了, GOGORO不曉得撐不撐得下去....(恕刪)


這個問題我覺得不用擔心

假設一台車 消費者付款+政府補助 後, 不包括電池算賺 2萬元好了。 電池2顆成本算 2萬元好了。

  • 賣了10萬台車, 算不賺不賠。
  • 電池現階段備多一點, 算 1:6 (1台車配6顆電池, 2顆在車上, 4顆在充電站)好了, 10萬台車有40萬顆電池在充電站, 要多支出40億元成本
  • 1500個換電站扣掉政府補助, 成本支出算6億好了

月租費收入:
1199*10000=1199萬
999*10000=999萬
899*20000=1798萬
799*30000=2397萬
499*20000=998萬
299*10000=299萬
合計: 7960萬/月 = 9億2280萬/年

保養費淨利: 10萬台車, 算8000萬/年就好

10萬台車, 每年有10億收入, 要倒不容易吧?

如果衝到50萬台車, 每年有50億收入
充電站預估1500增加到4500站吧, 再投入個12億
電池算 1:3 吧(1台車配3顆電池, 2顆在車上, 1顆在充電站), 50萬台車有50萬顆電池在充電站, 還需要加買10萬顆電池, 需再投入10億元

預計3年達到50萬台車, 充電站與電池成本早已回收變成資產。接下來維護、保養、汰舊換新,每年不需要50億, 應該可以開始回收之前的研發費用了。

預計5年後可達到150萬台車, 年收150億。時間愈久賺愈多的概念。

加盟金收入:
保證金3萬元*5000家=1億5000萬(加盟者維持5000家, 這筆錢就永遠可以利用, 不需要退還, 違約還可以沒收)
權利金1萬*5000家=5000萬/年

以上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恕不負責
Aaron888 wrote:
電池現階段備多一點, 算 1:6 (1台車配6顆電池, 2顆在車上, 4顆在充電站)...(恕刪)

睿能官方有公布數據,換電站的一組電池可供將近10台車的換電需求,也就是賣出15萬輛Gogoro,換電站準備約3萬顆以上的電池即可。
這就是共享電池的概念,比起自充車要買斷電池僅供自用更能減少閒置的資源浪費。
wmcrux wrote:
睿能官方有公布數據,換電站的一組電池可供將近10台車的換電需求,也就是賣出15萬輛Gogoro,換電站準備約3萬顆以上的電池即可。...(恕刪)


3萬顆不夠換吧, 如果15萬車主有1.5萬人都在下班來換, 就剛好都換光了,不然就會常常有人換到沒充飽的電池了。
erictaco wrote:



這台不是已經有...(恕刪)

你很奇怪,說是一些粉很奇怪也對!
你跑去光陽發文,你也沒有買光陽電動車。
還有人跑去Vespa那去宣揚的。


ggr 去年如果我預期的營收:
80000台*70000(保守估平均單價)=56億
160000台*500(保守平均月租)=8千萬
加上一些加盟權利金及維修販售部品收入,加起來保守營收也有60億吧?如果還是不賺錢,就看今年聯盟車廠,貢獻多少台車?

erictaco wrote:
路況允許,幾乎都是很用力加速,並持續很長時間(恕刪)


請教樓主既然路況空曠,是不是可以善用關回充滑行的方式增加里程數?

持續高速油門的話,我看四顆電池也是幫助有限.

erictaco wrote:
首先,我所謂的重度...(恕刪)


我有感覺煞車比較沒力,所以我都開起電池回充功能,放開油門時會有制動力減速,缺點就是稍微吵了些
有人說開回充會損鍊條嗎?是真嗎?知道的人可以回答一下,謝謝!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