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我是GGR2車主,也是斷電門門徒,我非常推薦GGR

騎台破機車是繳多少稅了?不就po一下稅單
你們污染台灣的空氣繳幾毛錢而已就能喊的動政府,搞不好繳沒我們的一半,領了我們的幾倍也天天來靠北

噤若寒蟬 wrote:
那是因為現在這個症腐...(恕刪)
閃一邊去 wrote:


不就是一種"我可...(恕刪)



和closer大不是同一個人嗎?自己和自己說話?還是我誤會了呢?
每次看到都覺得好有趣,忍不住想問

南勢溪的彩虹 wrote:
去年我女兒剛畢業 ...(恕刪)


因為你把月租費當成電價在看待,忽略了電池也要成本

去年討論還沒白熱化

今年的論壇有一堆試算表提供,可以算看看,跟油車整體花費比起來一個一月差一杯拿鐵而已


現在又有699騎到飽,可以買了,又能減少路上空污

一舉數得
南勢溪的彩虹 wrote:
去年我女兒剛畢業 天...(恕刪)


現在吃到飽費率出來了,三千公里才需要保養一次,輪胎12000公里換一次1500元,會比你現在的還省...
iugrass wrote:
和closer大不是同一個人嗎?自己和自己說話?還是我誤會了呢?
每次看到都覺得好有趣,忍不住想問...(恕刪)


我跟closer不是同一人耶

當車主來抱怨g2問題時,看到很多狗粉言論就是誰叫你貪便宜、一分錢一分貨,我的想法就跟你現在一樣,即使不是同一人,應該也是同一套sop出來的

moacetyl wrote:
因為你把月租費當成...(恕刪)


還少算一個

皮帶一千公里要換一次哦

鑒於有車主1500公里就斷掉在旁邊顧路

為了車主的安全

請記得一千公里就要換一次唷

揪咪

南勢溪的彩虹 wrote:
去年我女兒剛畢業 ...(恕刪)

可是你買新車是699吃到飽,縱使滿了頂多也899吃到飽,不過你女兒還是騎油車,反正現在油價也不貴啊,95才30.2
moacetyl wrote:
因為你把月租費當成...(恕刪)


同感,小地方可以看出部分台灣人的習性。
有些台灣人就是把專業和技術看得很廉價,認為專業和技術就應該和小火鍋吃到飽或499吃到飽一樣。
所以明明人才濟濟、創意一大票,但是卻很難有什麼品牌在國際上稱王,有些人創立品牌乾脆跑到國外。
隔壁棚i-rocks一開始跑到韓國發展就是這樣。


只是很膚淺的把電池認為只有電力成本而已,卻沒去計算背後電池生產成本、及廠商自負電池損壞成本。
假設兩陽一葉和睿能的策略不同,讓電池變成你的,搞充換電並行,然後換電費率讓你用電力成本來算。
有沒有想過,電池壞掉你自己要掏多少錢出來?
雖然你現在還可以騎油車,92一公升28、95一公升30,但未來的大趨勢就是全面禁油機車。
OPEC和川普也不是傻子,會不保護自己讓油價在之前25元,甚至更低。
連歐盟在全面禁吸管的事,我們台灣本來也覺得很遙遠,可是前幾天政府也公告了台灣也加速跟進全面禁吸管的期程。
沒意外明年先在大通路禁止免費提供塑膠吸管了。

現在加入電車的人也不是傻子,至少他們有大筆補助可以拿來購車。
不久的數年後,要全面電車時,就沒有大額補助這回事。(甚至沒有補助勒)
反倒是現在在喊電車月租費貴的族群,我真的看了看油機車版,台灣機車這三大廠這幾年來到底有那裡長進?
不就是一直改殼換色然後賣個8萬多,油車族群自己也酸得要死。這叫哪裡有合理?
機車版套句網友常講的:「台灣要不是一直過度保護國內車商,如果全面開放早就吃土了」。

睿能並沒有完美到哪裡去。但至少這公司處理事情的態度和效率,
再回頭看看三大廠的處事態度和不長進,睿能還讓人欣賞多了。
shuang34219 wrote:
同感,小地方可以看出部分台灣人的習性。
有些台灣人就是把專業和技術看得很廉價,認為專業和技術就應該和小火鍋吃到飽或499吃到飽一樣。
所以明明人才濟濟、創意一大票,但是卻很難有什麼品牌在國際上稱王,有些人創立品牌乾脆跑到國外。
隔壁棚i-rocks一開始跑到韓國發展就是這樣。


只是很膚淺的把電池認為只有電力成本而已,卻沒去計算背後電池生產成本、及廠商自負電池損壞成本。
假設兩陽一葉和睿能的策略不同,讓電池變成你的,搞充換電並行,然後換電費率讓你用電力成本來算。
有沒有想過,電池壞掉你自己要掏多少錢出來?
雖然你現在還可以騎油車,92一公升28、95一公升30,但未來的大趨勢就是全面禁油機車。
OPEC和川普也不是傻子,會不保護自己讓油價在之前25元,甚至更低。
連歐盟在全面禁吸管的事,我們台灣本來也覺得很遙遠,可是前幾天政府也公告了台灣也加速跟進全面禁吸管的期程。
沒意外明年先在大通路禁止免費提供塑膠吸管了。

現在加入電車的人也不是傻子,至少他們有大筆補助可以拿來購車。
不久的數年後,要全面電車時,就沒有大額補助這回事。(甚至沒有補助勒)
反倒是現在在喊電車月租費貴的族群,我真的看了看油機車版,台灣機車這三大廠這幾年來到底有那裡長進?
不就是一直改殼換色然後賣個8萬多,油車族群自己也酸得要死。這叫哪裡有合理?
機車版套句網友常講的:「台灣要不是一直過度保護國內車商,如果全面開放早就吃土了」。

睿能並沒有完美到哪裡去。但至少這公司處理事情的態度和效率,
再回頭看看三大廠的處事態度和不長進,睿能還讓人欣賞多了。...(恕刪)


我只知道外國廠商會照顧本國人,好的東西會留在本國內販售,價錢跟國外相比也會相對便宜

ggr初期的售價,如果是想提升國內電動車市場會是那種價格嗎??事隔一陣,被金主罵了才說當時售價是賣一台賠一台,然後退差價。你覺得廠商會是吃素的嗎??還說台灣人就是太注重cp值,言下之意就是台灣人太.....注重cp值

當時售價12萬多,賣一台已賠一台,退差價是怎樣??是倒貼錢賣嗎??你信嗎??我是不信的


態度跟效率???又讓我想起自己說好的報告,兩年多了,到現在還沒見到影
閃一邊去 wrote:
我只知道外國廠商...(恕刪)

Gogoro 1賣一台賠一台沒錯啊,可是在Gogoro 2全部賺回來,又擴大了主業能源管理。這是商業技術,怪不得你看不懂。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