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xmonkey wrote:
150公里,適合299
200~400公里,適合499
450~850公里,適合799,
900公里以上,適合1199,...(恕刪)
其實這種費率級距就跟250cc以上掛黃牌取得路權一樣弔詭…
而且對那些每月通勤公里數波動較大的人恐怕就不是很公平了。
本人每日通勤來回約50公里,用20天來算的話約1000公里,那我一定是選1199方案的。
以我油耗33km/l來算的話,一個月大約用掉30公升油,以今日95無鉛價格來算30*25.6=768,跟1199還一段距離,看來電車並沒有比較省~
gogoro最大的特點大概就是有別於油車的不同的騎乘、操控感吧,至於售價、電費、月費、維修什麼的真的不是它的強項~
meridian wrote:
舉例來說, 政府要蓋捷運了, 結果捷運站在別人家, 他家房價一直漲, 生活機能大幅改善, 我家沒捷運所以啥都沒有, 難道我沒繳稅嗎? 為什麼我繳稅要去補貼他的利益?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公平的事, 遇到不公平當然要去爭取, 但要用對方法, 否則不會有用, 我覺得這是現在台灣年輕人最欠缺的部份, 台灣年輕人沒有狼性
不過我是來看熱鬧的, 好奇為什麼台灣這麼多人覺得GGR的訂價不合理, 但是卻又不用正確的方法去爭取?
我也是來看熱鬧的。
大家都住捷運旁邊,為何他買電動車,我沒買,我納稅人反而要拿錢補助他?
有捷運坐,他還買電動車?
有規定,買電動車不能住捷運旁邊,享受屋價上漲的獲利嗎?
又賺房價,又賺補助? 沒人會覺得公平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