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不只改變,而是更好!』GOGORO騎乘一週的心得分享

見不得別人好的酸文永遠都會有

------------

要是買個東西

都會被酸文影響

那也顯示這個人太沒主見了

因為會寫酸文的都是普通人

普通人的意見

能採信嗎

做自己的主人吧

多方考量後

能接受就買

不能接受就不要買

就這麼簡單

PS.

我不是有錢人

但是我想要買

快來桃園設點啦



至少GGR的售價是願意對台灣市場釋出誠意的,
想當初hTC賣得火紅喊著進軍大陸時雪紅姐的態度
.....大大,讓小弟做個註解....
HTC火紅(見仁見智)銷售量好,卻又肯接受消費者心聲,才叫釋出誠意!
GGR降價的原因並不叫釋出誠意,是基於銷售量不得不往下修正....釋出誠意或許是開放家用充電




ethanc10 wrote:
以一個認識發文者的...(恕刪)

FONG wrote:
還是有不少網友喜歡計算成本,這的確也是很有趣的現象。如果對3C有研究的人應該都知道,一支iPhone的成本有多高?可能是售價不到1/10,其他的無形成本(包含人力支出、軟體開發)加一加可能也不需要到三萬一支。但為何還是有一堆人願意捧著現金去購買?理由很簡單,那就是使用經驗真的很棒。願意多花一些費用來獲得更好的使用經驗,這就是它的價值所在,如果只是在意數字上的高低,那也許搭公車或是捷運才是最省錢的。...(恕刪)


目前 APPLE 又沒出電動車,但挺 GOGORO 的人卻一直喜歡拿 iPhone 來當例子,好笑的是王大老闆每次都說要取代 iPhone,這兩派人重疊的人還不少,那為什麼 GOGORO 不拿 hTC 來當例子呢? 拿手機使用者經驗來談是沒有用的,機車跟手機不一樣,機車是交通工具,要不然請 GOGORO 做個迷你行動電源,可以放進我老婆的包包裡面就好了,而電量的大小也不用太多,只要讓車子能跑到充電站就好了...

kevinwei7 wrote:
就我FOLLOW多篇GGR車主文章,發現GGR所帶給車主的附加價值往往大於實用價值
這....就是精品.就是玩具...(恕刪)

一針見血!!
為了通勤車搞的這樣不累嗎?..
總覺得每次有人在圓GGR的缺點都很牽強..
以通勤來說還是黃牌羊實際(雖然我沒有)
每每看到 Gogoro 文章就覺得好笑,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些文章是不是業配文
不過 gogoro 會吸引我去注意就是了
這台車只要商業模式對了, 我想銷售量應該會起來, 目前應該大多數人觀望居多
1. 車駕: 12萬真的太誇張, 現在有降價了.....這點價錢已經ok了
2. 椅子太小: 這點實在不好, 只要跟現有機車一樣大的座椅就ok了
3. 自家充電: 實在不知道 gogoro 為何不這樣做? 買台 i3 還會免費幫你在家裝充電座
其實我覺得好的商業模式, 是可以在家充電加上收費更換電池, 以現在電池技術, 是可以檢測這顆電池的蓄電能力的
不良電池無法更換成好的電池

以 gogoro 當精品來說, 一台200萬的車子在買, 12萬車子其實不是很貴(如果他真的很好騎), 但是我每個月少用卻要付一樣的月租費
想想就很浪費(不要以為這是很奇怪的想法, 一次性花費其實沒什麼, 在意的是後續的固定開支)

旋 馬 wrote:
蘋果挖角不手軟 新創電動機車吹熄燈號
蘋果 不知道有沒有挖GOGORO的角...
有的話...GOGORO的技術就很有價值..
沒有的話...等蘋果機車開賣...GOGORO就綠了.


蘋果不會賣電動機車,只會把人才挖走。
台灣因為特殊的風土,機車成為最大宗的個人動力交通工具是理所當然的。
但全世界以機車為主要個人交通工具的地方根本沒多少,都是以開車為主。

另外樓主寫的分享文誠意十足,也寫得很棒。
那些有「先質疑人就贏了」的觀念的人,就讓他們這些人贏一輩子好了。

我的習慣是,在質疑別人之前,先站在客觀的角度看自己的質疑有沒有邏輯上的問題。
甚至我會先去找找看這些問題是不是有答案,是跟我想的不一樣。畢竟人沒有全知全能,
怎麼知道就一定有自己完全不知道的東西呢?

還有「你不需要的東西不代表別人也不需要」「你不喜歡的東西不代表別人不能喜歡」
這種很基本的觀念就需要別人講了吧?如果是自己好惡問題,其實沒必要提出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寫得很棒,但是...以台灣的停車環境跟騎乘習慣,精品般的Gogoro我還是捨不得用來一班簡單通勤,頂多是周末騎出去兜兜風! 但戶外兜兜風還要考慮到換電池的便利性,我就會無奈的打退堂鼓了!
愛他就是要讓他自由~
我試騎過,

強烈建議三點

1. 將車身往後拉長一些

2. 座椅變窄一點 以方便兩人或腿不長的人跨坐騎乘

3. 上述造成的電池塞不下, 就將兩顆電池都移到龍頭下方的置物盒上
至於防水跟耐衝擊就交給工程師傷腦筋囉 畢竟消費者需求凌駕於技術之上

也可以推出新車搭配一個新電池放在龍頭下方左側, 附上家用充電110V/220V, 而右方空槽就可以到交換站隨時更換ˋ
這樣就可以解決 新電池還要被換掉的浪費以及混合的方式

希望原廠能看到這樣的意見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