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catt wrote:不是強調時速95km,跟自行車的車重與速度比?
鋁合金有那麼脆弱嗎?...(恕刪)
不過單單研發後勤與電池維運等等看起來就不小
大概爬了一下文
基本上如果有汽油機車的競爭
這種模式要普及是不可能的
各種條件幾乎被壓著打
***********
我認為關鍵還是在於電池
這種東西要靠推廣環保推廣
基本上就是要先由政府立法
電池租用營運的公司獨立出來
與賣機車與汽車的分開
甚至是由政府來先帶頭營運電池租用公司
在中油的加油站廣泛設置來推廣
規格統一後
各種在台灣推出的更換電池的電動車
全都吃這種規格電池
由政府主導了電池出租之後
國內各廠商當然協同設計各自的汽機車
政府還可以給予各種租稅優惠
一起大量推出各種車款
政府以環保與燃料稅等補助電池租用費
租借電池可有各種包月方案
還可以像UBike租用一樣刷記名的悠遊卡
同樣的公里數就是補助到比汽油還便宜
這樣才有成功機會
讓單一廠商這樣做
基本上只是燒錢瞎玩一場而已
沒有政府的法規與補助
以現時台灣的環境
其實下場可以預見
或許可以撐很久
但是要賺錢?我看極為困難
sonic172 wrote:
基本上就是要先由政府立法
電池租用營運的公司獨立出來
與賣機車與汽車的分開
甚至是由政府來先帶頭營運電池租用公司
這種事情交給政府去主導穩死的,
政府能做的,
就是在電池交換站的設置上,
不要有一堆奇怪的法規限制,讓電池站能夠很順利地推廣,
就謝天謝地了。
至於電池的規格問題,
其實只要gogoro證明這個營運模式可行,
其他電動車製造商,
會自動貼上來洽談相同規格的產品與合作,
這部分讓自由市場是決定就好。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這種事情交給政府去...(恕刪)
我很同意
因為以台灣的政府效能
主導電池規格與出租
根本就是一整個擺爛的下場
台灣的政府主導的任何事情
最後都是以特殊利益交流做為最高考量
尤其是經過立法院的案子肯定完蛋
不是因為圖利廠商而亂搞規格
最後浪費一大筆預算卻沒效能而搞砸
不然就是像ETC整個賣給財團去爽敲詐人民
呵呵
但是缺乏政府的電池租用的補助
基本上經濟規模一定起不來
如果不是由政府主導
就不可能進行補助使之能與汽油競爭
因為不能圖利特定廠商
因此台灣整個條件都還不可行
政府效能太差只想著亂花預算然後回流口袋
立法院更是任何法案都要有利益可圖否則免談
民眾的意願也不高
業者則是小鼻子小眼睛
傳統汽機車業者則是因為既得利益而不支持
更換電池的電動車模式
外國都還沒有出現全面普及的景況
拿來台灣?
我也同意充電式的比較適合台灣的情況
還是回到政府效能
設施的配合能不能一次到位加上誘因
使經濟規模出來
政府廣設專用的停車刷悠遊卡的付費充電站
停車費還可以減免
促使傳統的汽機車業者推出充電式的車輛
才是推廣電動車的最好方法
sonic172 wrote:
廣設專用的停車刷悠遊卡的充電站
才是推廣電動車的最好方法
充電站的遊戲十幾年前就玩過一次,
現在到處都還有這類充電站的"遺跡",
那時候當然不是鋰電池,而是鉛酸電池,
最後充電站的大夢也沒有成功,
問題就在於充電速度太慢,短則半小時,長則佔用數小時,
充完電機車也不會自動滾開讓下一個人使用,就一直停那了,
尖峰時間蓋再多也不夠你用。
在家充電也有困難,
歐美那種家家戶戶有車庫的地方,電動車都不太好推了,
何況地狹人稠全是大樓公寓的地區?
高性能的機車就要有高容量的電池,
對應的重量就不會太輕,天天讓你搬上搬下,再勤奮的人也懶了。
所以回歸初衷,
交換電池站才能模擬類似機車加油的便利性,
也才能輕易擴充容量與實現離峰充電。
月租費則是把高昂的鋰電池費用平均轉嫁到各處,
如果採用賣斷,
消費者光是應付電池電量隨充放次數而減少,
或是換新時的高昂費用,就足夠嚇跑一堆人了,
機車裡裝著一個這麼貴的零件,隨之而來的竊盜問題也會很惱人,
所以才會讓電池與機車綁定,偷走了該電池就無法再使用的極端作法。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