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誠心建議GOGORO資費改成騎多少就付多少!

顧大寶 wrote:
關於GOGORO資費
人家財大氣粗
會鳥你??
"好像"就是"好像" 台灣"假大陸人"只會講"貌似" 貌似個鬼啦...... "立馬"... 馬上就是馬上 立什麼馬....
顧大寶 wrote:
關於GOGORO資費比照電信業者收費方式,真覺得根本不適用,你GOGORO真的不要硬是在電池使用上占消費者便宜,就不能騎多少消費者就付多少嗎?.....


答案是當然不能! 這樣就不能賺錢!

GOGORO的行銷策略很懂人性貪婪的一面

一方面大打"吃到飽"的廣告吸引"想省錢"的使用者
另一方面早就"精算過" 大部分的使用者"絕對"用不完每個月的里程數
用完超過也有"超高"的費率 再削使用者一筆
這樣經年累月累積起來就是可怕的"未使用里程數"被GOGORO "吃掉"了
這才是他的營利基礎
怎麼可能改成"用多少付多少"?
ace ventura wrote:
答案是當然不能! 這(恕刪)

如果你有學過經濟學的邊際效益成本

應該就知道對GGR而言

電池不是用愈少愈賺,也不是用愈多愈賺

使用量過低,就會造成電池利用率下降,無法有效短期內攤提成本

使用量過高,就會造成電池過量使用,無法回收成本

使用率到剛剛好的程度,才能讓這一顆電池創造最大收益

什麼人性貪婪、用不完可回收只是你腦補的

心理學套用在行銷上,是利用人性沒錯,什麼689、888、799都是在數字後面作上一點手腳

但去制訂價格策略時,要提供幾種方案時,建議你順便參考一下經濟學的計算式原理

看事情的角度才不會那麼窄
暴君 wrote:
如果你有學過經濟學的邊際效益成本

你應該知道經濟學的理論架構並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簡單的說,經濟學的理論都是對的,但不能套用於現實生活。

暴君 wrote:
電池不是用愈少愈賺,也不是用愈多愈賺
使用量過低,就會造成電池利用率下降,無法有效短期內攤提成本
使用量過高,就會造成電池過量使用,無法回收成本

麻煩研究一下鋰電池的特性。

暴君 wrote:
但去制訂價格策略時,要提供幾種方案時,建議你順便參考一下經濟學的計算式原理

建議你參考一下成本會計學,比無法實現於現實生活的經濟學更實用。

經營不善的公司就該倒閉
雷曼債等等任何應用經濟學理論於現實的做法就是溫水煮青蛙。
反正事過境遷、船過水無痕,經濟學人賺錢、政客賺選票。

正確的作法是強力升息,讓該倒閉的、沒存款的、周轉不靈的賭徒跳樓、形成階級流動。

所以,歷史上只有戰爭才會造成經濟大蕭條後的強力的升息。
暴君 wrote:
如果你有學過經濟學的邊際效益成本

應該就知道對GGR而言

電池不是用愈少愈賺,也不是用愈多愈賺

使用量過低,就會造成電池利用率下降,無法有效攤提成本

使用量過高,就會造成電池過量使用,無法回收成本

使用率到剛剛好的程度,才能讓這一顆電池創造最大收益

什麼人性貪婪、用不完可回收只是你腦補的

心理學套用在行銷上,是利用人性沒錯,什麼689、888、799都是在數字後面作上一點手腳

但去制訂價格策略時,要提供幾種方案時,建議你順便參考一下經濟學的計算式

看事情的角度才不會那麼窄


不是用言語"貶低"別人就代表你的言論站得住腳

所以現在大家都拿不到滿電電池
就是GOGORO精算後可以可以最大獲利的結果

你滿口經濟學 也沒看你"擠出"哪一點"有意義"的辯述
可以解釋疑一下甚麼叫做"使用率到剛剛好"嗎?

鋰電池的最佳充電循環(以增加壽命為最高原則)
就是"盡量在中間值存電量25-75%"中"使用
你了解嗎? 這才是GOGORO增加電池壽命的"唯一辦法" 跟定價策略 "一點關係都沒有"

GOGORO的訂價策略 基本上就是"人為故意的"劃分出原來不存在的"里程區間" 強迫使用者買單 某區間, 用不完也不會退你里程 這不是"吃掉"是甚麼? 要是"不小心"超過 還要付比一般費率高許多的"罰金"(這不叫罰金叫甚麼?!)

網路使用也有區間 不過那是限制你"頻寬(速度)" 你每月用幾G毫無限制
GOGORO 把網路那一套搬過來換概念 不但限制你"速度"(要加錢買) 還把每月用量(里程) 人為做出"區間"(誰有辦法每個月剛好用完請舉手)
當然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也沒人能說甚麼
如果GOGORO 能推出"真正"的"用多少付多少"的費率
我將"拭目以待"

PS. 建議你多讀點書 眼光才不會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
幕容晴 wrote:
你應該知道經濟學的理論架構並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簡單的說,經濟學的理論都是對的,但不能套用於現實生活。

說經濟學不能套用於現實生活我不能認同

幕容晴 wrote:
麻煩研究一下鋰電池的特性。

我對鋰電池算蠻熟的

幕容晴 wrote:
建議你參考一下成本會計學,比無法實現於現實生活的經濟學更實用。
經營不善的公司就該倒閉
雷曼債等等任何應用經濟學理論於現實的做法就是溫水煮青蛙。
反正事過境遷、船過水無痕,經濟學人賺錢、政客賺選票。
正確的作法是強力升息,讓該倒閉的、沒存款的、周轉不靈的賭徒跳樓、形成階級流動。

經濟學也好成本會計學也好,成本都是會納入考慮的,總比某人用心理學來訂價好

來雷曼債來類比更不適合,雷曼債是金融衍生商品的操作

睿能賣的是看的到摸的到用的到的實打實的電池交換

拿這2個來類比說睿能是市場吸血鬼太不淪不類了


經營不善的公司就該倒閉我100%完全同意

但GGR那裡經營不善呢?

雖然GGR目前為止還沒有賺什麼錢

但投資人願意投資,銀行願意貸款

也有30萬車主每天能在路上騎

你總不能說因為我不喜歡睿能,所以大家不准投資或借錢給他吧?
暴君 wrote:
來雷曼債來類比更不適合,雷曼債是金融衍生商品的操作
睿能賣的是看的到摸的到用的到的實打實的電池交換
拿這2個來類比說睿能是市場吸血鬼太不淪不類了

15年前就有電動機車。
15年來電動車就只能在沙灘車、高爾夫球車上獲利。

雷曼債造成的預算排擠,讓歐日靠補助的太陽能、鋰電池能源產品倒的倒、躺的躺。
大型鋰電池能源產品就是賠錢靠補助過日子。

20多年來鋰電池叫做一點長進也沒有。
不是鋰電池或人的問題,是電池的科技發展速度本來就非常緩慢,不像晶圓。

gogoro設計沒什麼特別的,就是輕量化增加里程數。
把輕量化的交通錐造型宣傳變成創意,這才叫經典行銷學。
郵局門口、夜市都可以看到擺攤的gogoro業務。
可惜這波99.3% vs 0.7%的藍綠對決手法操作失敗。

暴君 wrote:
說經濟學不能套用於現實生活我不能認同
我對鋰電池算蠻熟的

哈囉 你好嗎 衷心感謝 珍重再見 期待再相逢
顧大寶 wrote:
我敘述的很清楚,不就(恕刪)


現實就是光電池本體就不可能比油價低啊.你是在哈囉哩!
又不是只看電價就好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幕容晴 wrote:
哈囉 你好嗎 衷心感謝 珍重再見 期待再相逢

是嘛

腳踏車幾百年來也沒有什麼進步

所以做腳踏車共享也是排擠市場嗎?

看的出來你很想一些拿玩金融操作最後破壞市場的東西來類比GGR

但GGR的商品核心價值就是提供便捷的電池交換服務

你拿金融操作來類比的東西真的蠻不倫不類的

只能說謝謝再見,慢走不送了
ace ventura wrote:
不是用言語"貶低"別...(恕刪)

簡單來說你只用消費的角度來看而忽略了電池供應與成本的問題

鋰電池有用到稀金屬,目前全球產能還有點供不應求

三流品牌的鋰電池也就算了

品質好的鋰電池供應在必須跟他們簽一段長時間的合約

不可能說我今天訂1萬顆,下個月訂5千顆,再下個月夠用了不訂了

那沒有廠商會想供貨給他,廠商會去找可以穩定要貨的人

又或者需要付更高的訂價才願意供貨,那勢必要付出更高成本

GGR目前的規模沒有大到可以隨便要貨就有貨的程度

所以GGR也必須維持電池有一定的利用率

否則電池不汱渙,積了一堆電池不換,那會損失

電池被跑到濫用汱渙太快,那成本也划不來

所以對你來說是用多少付多少,是線性關係,你可能只考慮電價與里程而其他不用管

但以廠商來說,有供應的問題有回收期的問題,你的使用量與你使用成本則不一定是線性關係

所以才會這些種種不同月租方案

才能比較去公平的反應出不同使用量之下每公里的成本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