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來聊聊GGR的營業收入

一台車賣80000
車主預付80000
政府補助20000
車主實付60000
公司實收80000

總結就是政府出20000,車主出60000買一台車

公司實收80000,哈哈哈哈哈 是機車公司賺走了…


tjptw wrote:
當然不是,錢在車主口(恕刪)
嫌貴可以不要買啊!補助20000可以買別的牌子 ,甚至可以去買油車,也都是八萬十萬的。

最近的抹黑文愈來愈多, 是擋到誰的財路嗎?
dhc1473 wrote:
一台車賣80000
車主預付80000
政府補助20000
車主實付60000
公司實收80000

總結就是政府出20000,車主出60000買一台車

公司實收80000,哈哈哈哈哈 是狗狗肉賺走了…(恕刪)
我在24樓我不也說了...
若按這邏輯,買其它家掛牌的電車也是一樣啊!
怎麼都只針對狗狗肉?
買中華IE125的補助有較少嗎?
我在01和FB社團可不止一次說過家中可自充又想養車便宜的人可去買中華充電車唷!!
而這台也不是電池賣斷,
售價僅比GGR2+少一些些,
充電器還得另購....
尤其是陽陽那台七、八萬綠牌車每賣出一台車有賺得比狗2普拉斯少嗎?
一樣電池沒賣斷,
車殼還用油車殼,
中央補助也只少三千元(其中一千是因為它沒有SBS,還後鼓煞)
想反問你們認為陽陽這一台電車賺得多不多?
還是這家老廠的成本控管比狗狗肉差,所以賺不多?
感覺其它車廠賣的電車好像都不會被提到補助?Why?
反正你們再怎麼愛提補助,
銷售量如此懸殊剛好證明了消費者的眼睛和頭腦還算清楚~

只針對狗狗肉繞著補助議題轉的各位,
莫非你們的意思是說一樣有領補助讓車商賺走的情形下,
消費者寧願給睿能賺?
這是啥道理啊?!

#24 wrote:
....(恕刪)
目前就是一個主題各自表述

我的想法是幫公司找出最大的獲利來源

發覺賣車比賣電還要好賺
雁行千里 wrote:
目前就是一個主題各自表述

我的想法是幫公司找出最大的獲利來源

發覺賣車比賣電還要好賺


賣車是一次性收入,電池月租費是持續性收入,如果我是老闆,我最想賺後者,
就跟電信公司3G/4G/5G執照一樣,幾百億去標,就是為了之後爽爽收月租費,
雖然架基地台也要好幾百億,但後面現金流很可觀。
雁行千里 wrote:
目前就是一個主題各自(恕刪)
除了樓上解說相當正確外,
我再補充一下:
在未達一定規模前,
賣車的確是較快增加收入或現金流的方式之一,
但車輛累計到一定規模度後,
一定是月租較好賺,
你可以往前到第二頁參考我的連結或魯大的看法~

隨便舉個例來說好了,
現在GGR電池車應該已累計逾24萬輛了,
假設明年只賣二十萬輛好了,
那明年也不過20萬輛的賣車收入!
但月租可是繼續用"累計"去算,
從明年一月就至少是24萬輛的月租起跳了,
然後逐月漸增~
(雖然明年第一季銷售應該會比今年第四季還要少,但就算銷售衰退,仍是逐月累計增加)
直到明年十二月就是44萬輛的月租
(當然你也可假設明年只賣出十五萬或更少)
這樣知道你的盲點在哪裡了嗎?

如果再不信,
等明年底用你的公式再算一遍,
或許你就會恍然大悟了!!

#53 wrote:
...(恕刪)
台灣的機車應該都是這樣吧
保養和維修才是主要收入來源
不管你或是寶來旺的說法都有一個盲點,那就是要建立在換電系統能獲利的前提
如果月租費永遠無法打平換電站開支呢? 而且永遠都需要賣車利潤來挹注?

我覺得狗迷也不需要惱羞,就像是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完全是靠賣車利潤撐的
如果睿能賣車利潤+月租費也撐得起換電站,那就夠了
只是換電站無法獲利就會變成一個事實,所謂的能源公司就是作夢!




汪汪說 wrote:
賣車是一次性收入,電(恕刪)
魯拉拉拉 wrote:
不管你或是寶來旺的說法都有一個盲點,那就是要建立在換電系統能獲利的前提
如果月租費永遠無法打平換電站開支呢? 而且永遠都需要賣車利潤來挹注?
(恕刪)
那是當然的!
哪來的盲點或惱羞?
我在第二頁附上我之前預估及看法的連結不是寫的很清楚了?!
差別僅是你認為睿能無法損益兩平,
而我是評估大約累計到80-100萬輛(我預計2021年底到2022年左右)就能達成,
以後月租就能差不多是淨收入了!
而2022年底前也剛好是我之前預估電車補助會完全退場的時間點~
屆時賣車利潤搞不好也就足以cover掉其他各種開銷費用了!

就等三年後睿能 能不能損益兩平 開始獲利?看誰猜対囉!

#56(恕刪)
我知道!
我也是賣機車的人,我怎麼不知道?
都是機車公司賺走了……



寶來旺 wrote:
我在24樓我不也說了(恕刪)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