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轉貼】GOGORO 難以撼動光陽的領先地位

09142001 wrote:
GG雖然在電車稱霸...(恕刪)

每次GGR銷量文
都可以看到你發表類似的觀點
只是數字變一變,還來啦~

要銷售表!?要就給你囉(借花獻 佛?


順便轉貼別人打臉的分析
HHHHH wrote:
事實上,由衰退率來看光陽從2017到2018的表現:
全國汽油機車衰退率:19%
全國白牌機車衰退率:19%
光陽單一車廠整體衰退率:18% (似乎還不錯)
光陽全部125衰退率:16% (果然是主力)
光陽GP125衰退率:23% (原來重點在這)
2017年GP125賣了超過10萬多台,2018年只賣8萬出,真正衰退最嚴重的就是GP125。

如果光陽整體把GP125扣掉,衰退率會從18%上升到16%。
如果光陽全部125把GP125扣掉,衰退率會從16%上升到只有9%。

GP125這個衰退的大元兇,光陽卻能拿來大肆宣傳,哈哈,哈哈。


光陽知道這個問題嗎??
當然知道,所以推出了
GP PLUS→→新名流125
(新名流125登場 震撼價$49,600起
有沒有覺得很眼熟呀~
(新GP125質感風回饋價49,800元
吉X表示:感謝愛用者幫忙清庫存
不曉得去年底入了套的消費者
做何感想??
早點入手可以不用公測新引擎
順便可以練腳力,真好(no新省力中柱
09142001 wrote:
GG雖然在電車稱霸 ...(恕刪)


其實不只賣車的營利,還有電池服務的營利,這部分是傳統機車行沒辦法做到的。

web101tw wrote:
市場經營方面則幾乎完全著重在台灣市場
國際市場雖然在前期有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官方交流互動
但後續不了了之
除此之外就只有與德國柏林、日本石垣島的業者有零星的 B2B 租賃合作
整體目前看起來還是有點跨不進國際市場。


是根本走不進國際市場。

沒有國家會讓外資企業把自己國內的能源供應給外資包裝一下在轉賣能源,讓外資獲利。

外國政府不是白痴。
如果有一天狗肉空車價在5萬內,每月電池租費200元可以騎100公里,那就是油車低頭的時候了!但是你覺得可能會發生嗎??

徐阿丹 wrote:
如果有一天狗肉空車價在5萬內,每月電池租費200元可以騎100公里,那就是油車低頭的時候了!但是你覺得可能會發生嗎??...(恕刪)
坦白說,
你說的正是G黑最担心的事!
因為只要G聯盟其中一家出台單顆電綠牌車,極速約60左右,
空車價就有機會壓在5萬內,每月電池租費是兩顆電的六~八折了!
以上是個人的痴心妄想~
@潛水夫@ wrote:
是根本走不進國際市場。沒有國家會讓外資企業把自己國內的能源供應給外資包裝一下在轉賣能源,讓外資獲利。外國政府不是白痴。...(恕刪)


這位哥的論點狠斬釘截鐵,我想繼續看下去
過個兩年後再來檢視到底GOGORO換電系統能不能在外國落地

@潛水夫@ wrote:
沒有國家會讓外資企業把自己國內的能源供應給外資包裝一下在轉賣能源,讓外資獲利。...(恕刪)


澳洲世界最大的Tesla電池儲能電廠
and
夏威夷的離島Tesla電池-太陽能電廠

表示:....
09142001 wrote:
GG雖然在電車稱霸 但其實賣的算很差
只是廣告新聞買很大 讓人以為賣很好
四年只賣十初萬台 說有賺錢傻子才信

睿能面對的可不是普通一間新進油車廠,有一大堆現成的加油站,能源方面啥都不用碰只管賣車。
一個根本毫無載具經驗的廠商,從零開始打造能源平台,賣車只是現實所逼不得已而為之,短短4年時間衝到市占率第四大車廠......

還好各車廠的老闆,不會是你這種短視的眼光。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09142001 wrote:
GG雖然在電車稱霸...(恕刪)


你可以說全世界有哪家電動機車能在4年內賣超過10萬台的, 別用低價油車來比喔

09142001 wrote:
只是廣告新聞買很大 讓人以為賣很好

四年只賣十初萬台 說有賺錢傻子才信

那那些賣幾百萬台的不就賺翻了(恕刪)



光陽電車這樣被打的鼻青臉腫,再怎樣護航也只是夜路吹口哨而已...
沒技術,沒專利,沒眼光,沒膽量...
就等著慢慢凋萎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