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點出一個迷思……換電「站」不一定與車主數量成絶對正比。換句話説,600換電站服務六萬車主,也可以服務七萬車主,甚至八萬車主………看站數不準,要看全台預備電池總量。方法是把熱區的換電站「並聯加大、加排列」即可,只要增粗線路、增加租金給付、增加電錶,就可以在同一站增多電池數。這樣增加電池最經濟有效最快速,並且解決新站點土地承租取得不易之困境。
大數據不是空穴來風,演算法如果運用的好,可在限定時間及地區,設計一些減免月租費的獎金任務。給用戶誘因去均衡充電站的充電量及電池數。以極低的成本來最大化電池效益,只不過這種招數現在還用不到。路過而已。我沒ggr。
CONA24 wrote: 就這個現象來看換...(恕刪) 所以在家、公司充電還是有很大的需求,不太可能整個電動車市場都被換電系統拿下,但等GOGORO車主到達一定數量,比如五十萬、一百萬,睿能就可以轉虧為盈了!7-11剛進入台灣市場也是連續虧了七年,後來才開始賺錢,全台對機車的需求輛是一千多萬輛,目前絕大部分車主都是騎油車,不管是睿能或是光陽,目的都是要搶這些油車轉電車的客群。
ngfan168 wrote:我的想法是換電站沒便利商店多,如何應付百萬大軍?GGR的佈點換電方案是行不通的。 你講 "現在的" 換電站沒便利商店多, 如何應付 "未來的" 百萬大軍?有需要到時空錯亂嗎?目前台灣有約1萬家便利商店, 是花了30幾年發展出來的, 並不是前5年就蹦出那麼多家的, 對吧?同樣的, 如果將來GGR慢慢的成長到百萬大軍, 那麼換點站也是慢慢的成長到目前類似1萬家便利商店的密度, 有何不可?只是, 這不知是幾年後的事就是了我只是要告訴你GGR的換電站取得租地並非難事, 看是要依附在現有便利商店還是其它像是全聯/加油站這些現成的點都可為什麼你會覺得困難?
odn18bzn wrote:不久前不是一堆ggr腦粉嘲諷光陽的換電要等,現在就傳出有人拿到沒沖飽的電池? 你只要在尖峰時段去換就很可能會換到非充滿的電池這不是新聞吧?其實如果是在都會區, 就算換到沒飽的電池其實也還好, 影響不大如果在非都會區車主評估後也買了GGR, 那就代表車主覺得GGR的優點大於缺點才敢下手這時, 車主只要評估一下平時活動範圍就算換到非飽電池影響多大?如果覺得受影響, 那就避開熱門時段即可https://mowd.tw/gostation/map/battery/例如, 此圖看一下就知道非飽時段只是一點點時間而已, 大部份時間都是可以拿到滿電電池的依你所在地區查一下圖就很好評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