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king0102 wrote:當然會擔心阿,才一...(恕刪) 目前也才7萬多車主,也不是每一個車主都會來01.所以我覺得還蠻ok的.俱樂部粉絲團這一陣子也才看到一個單月就9萬多了.騎到飽方案他就這樣給他搞下去.至於沒碰上斷電的板上可多了.就我自己看.我的彈簧都還筆直的沒歪掉.就那個機構來看,我並不覺得召回更換那個小零件就能一勞永逸.多半跟電池置入有沒有輕放有關係.也就是說這電池室的置入方式現在被實際的多方暴力測試之後發現了問題.我個人試想不到啥改善方式啦,大概要相關的技術背景的才想得到.我呢,個人這車子還想騎著長長久久,大概會繼續維持輕放的使用習慣.
真心建議油車愛好人士可去油車專版就不會在這那麼火大了,一堆G粉在這版上活躍更何況這裡是gogoro版,當然G粉一堆啊!油車愛好者討論區:https://www.mobile01.com/forumtopic.php?c=29&s=35https://www.mobile01.com/forumtopic.php?c=29&s=36PS.做人總不能乞丐趕廟公吧!
歐盟,鋰電池回收率:5%原因:鋰的化學活性太高無法以成本較低的物理方式提煉,化學置換再提煉法因為採用更活潑的化合物將鋰金屬置換出來,產生的廢液毒性及爆炸性更強,處理成本更高,所以電池回收廠只回收鋰電池的鋼質外殼(以用途最廣的18650為例),電解質則交給化學汙染物處理廠固化封裝後掩埋回收再製成本由低到高依次是:鉛酸電池、碳鋅電池、鎳氫電池、鹼性電池、鋰電池理論上汽油燃燒後的產物幾乎無汙染,但是會製造大量溫室氣體,請多種樹
Darksnake wrote:理論上汽油燃燒後的產物幾乎無汙染 機車排放的污染廢氣包括:一旦深入人體肺部,就無法排出的懸浮微粒(PM10);引起酸雨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吸入量過多會引發人體中毒的一氧化碳(CO);以及經過光反應後會形成臭氧(O3)的氮氧化合物(NO)和碳氫化合物(HC)。 這些化學物質經常無色無臭,機車騎士全身沐浴其中,經常毫無所覺,但是日久暴露在廢氣中,不僅引發咳嗽、氣喘、頭痛及疲倦,對肺部、呼吸道、眼睛及鼻黏膜也造成很強的刺激與傷害(見「機車廢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騎機車既方便又經濟,是許多人的共識,特別是50cc的「小綿羊型」機車,騎起來又快又輕巧,非常適合在車陣中穿梭。殊不知,愈輕量級的機車,所造成的污染愈嚴重。 以一台50cc的汽油機車為例,平均每公里產生的一氧化碳為2000cc汽車的2.7倍,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則為汽車的6.7倍;若以125cc的機車來說,此數值則分別是2.4及3.1倍。 輕量級機車更因為它是「二行程」的引擎,所造成的污染與危害,更甚於cc數較高的四行程機車。正帶領一群學生研究二行程機車的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翁祖輝說,他們目前針對「機車廢氣微粒萃取物」(motorcycle exhaust particular,MEP)所進行的化學分析數據顯示,二行程機車所排放的化學物質組成的害處絕不亞於柴油車(例如大型的公車),也不亞於汽車所排放的廢棄物。可能導致細胞突變 翁祖輝所研究的二行程機車「廢氣微粒萃取物」所含的成分正是目前學界研究正熱的致癌物──多環芳香涇化合物。 在烤肉、煙燻魚肉以及臘肉上也經常出現的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至少有30種以上,主要是因碳化合物燃燒不完全或是石化燃料的使用過程中所產生。早在24年前(1976年),國際就已確認,它們是目前世界已知的致癌化學物當中最龐大的一群。 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進入生物體後,經過新陳代謝作用所形成的衍生物會與DNA上的鹼基作用,導致細胞突變。根據台北市環保局委託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與台北醫學院針對台北市空氣污染的研究顯示,從1998年7月~1999年6月止,北市機車騎士經常暴露於汽機車排放的污染物中,其中以苯、甲苯以及二甲苯等致癌物最高。 假使每人每天以平均通勤時間1.5小時計算,北市機車騎士一生中因通勤暴露的致癌危險率為百萬分之73,比美國高出10倍,尤以尖峰時段行經忠孝東路、中山北路及羅斯福路等路段。麻煩你吸飽吸滿啊!電池不回收再製處理,只要堆置保存好,根本就只有佔據空間而已,零污染.空氣汙染你想辦法給我固態堆置看看啊!?
曾讚 wrote:恭喜了...(恕刪) 上次換剎車片的時候也順便幫我處理召回檢修的部分,沒有花到什麼時間。這不用恭喜啦!使用這輛電動機車兩年來,不太需要像油車一樣要常常進入機車店,恭喜大家都選擇了一輛屬於這世代的好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