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如果是真的GGR怎麼辦?國產黃牌重機?

Kenji7777 wrote:
傳統的CVT有個致命...(恕刪)

你看過東庚dBX的CVT嗎?
他是沒有離合器這東西的唷⋯⋯

這個規格己符合許多人的甜蜜點了, 期盼早日上巿

kenliao wrote:
你看過東庚dBX的CVT...(恕刪)

我想前面網友指的應該是一般常見的結構,而不是特定某廠牌的設計,畢竟非同一家廠商的產品,可能在專利方面就非閃不可,不然,Tmax的傳動設計直接抄來用最快了不是嗎?怎麼操都不會抖的說⋯⋯
期待價格
johnny4com wrote:
上星期班遊去武嶺遇...(恕刪)
真搞不懂...
廠商推出這種黃牌重機跑車有搞頭嗎?...
就算他賣的比GOGORO便宜.
會買的消費者有多少?

實不實用的分析.
現在路上...
為什麼重機速克逹比重機跑車多?
因為速克逹舒適輕鬆...
趴著騎重機跑車騎久一點...有GO累.

旋 馬 wrote:
真搞不懂...
廠商推出這種黃牌重機跑車有搞頭嗎?...
就算他賣的比GOGORO便宜.
會買的消費者有多少?

實不實用的分析.
現在路上...
為什麼重機速克逹比重機跑車多?
因為速克逹舒適輕鬆...
趴著騎重機跑車騎久一點...有GO累.

誰說重機就只能是趴著的跑車,它也可以是街車、大台的野狼125啊!

跨坐車款後座掛上三箱,實用性不會比速克達差!
旋 馬 wrote:
真搞不懂...廠商...(恕刪)

什麼車種都他的支持者,我個人對仿賽也無感,但不代表就沒有市場
畢竟買車不是只有單單實用一個考量而已
要不超跑都不用賣了…

電車市場有不同的產品出來良性競爭是好事情
個人樂觀其成
只要看到標榜超高速充電的,譬如50秒充飽一顆手機電池,50分鐘充滿一顆電動車電池之類的說法

都先用點國中理化的觀念去想想,實用性在哪?

譬如很多新聞老愛講新技術電池,用在手機上只要10秒就能充飽之類的

也許電池技術可行,但請想想充電器是否合理? 有些數據一算下來充電電流數百安培,充電器大概要一台電腦主機的尺吋了

電動車也是,特斯拉標榜50分鐘可以充滿80%(還90%?)

算一下就知道這充電電流已經大於台電給你家的容量了,在家充根本不可能達到這個條件,一插下去全家跳電?

尤其現在並沒有真的的新電池技術存在,現有的鋰電池用這種充電速率來尬,勢必大幅降低電池壽命

所以未來電動車的發展必定是朝高容量密度(降低電池組重量),並抽換式設計。超高速充電這個噱頭除了考驗電池壽命外,也要家中的基礎建設修改(叫台電幫你拉200安培以上的供電線路) 。說實話GOGORO的換電模式才是正途,不管是現在或未來

當然要在自家充還是用交換電池的方式就不一定。重點是要給電池足夠的充電時間。一顆放家裡充,一顆在車上用。換電五分鐘搞定。

簡言之,我認為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會是未來的趨勢,電池重量較輕,就能讓電動汽車換電具有可能性,然後一顆放家裡慢慢充,一顆放車上開。或是像現在GOGORO的換電模式。
輪穀馬達應該是沒法變的

當然設計上也許稍作修飾讓它視覺突顯度降低, 不致於讓人覺得礙眼

因為另一台國產電摩也是採上述馬達, 要置換成以外的開發成本過高, 那開價大概無人能接受若加上品牌幾乎為剛起步的話

車架十二萬, 電池組用租售的話, 一般還是會加總, 十五萬要買到全車應該是不可能的

若有快充雖是特點但較損電池

----------------------

Top Speed – 74 mph
10 kw Direct Drive – Hub Motor
150cc gas engine equivalent
Battery – Lithium Cobalt
Estimated Range – 93 miles City, 55 miles highway
Regenerative Braking
Charge Time – 8 Hours
Starting Price – $6,500 [USD]
只有我發現不合理?

我和我朋友發現10000w=10kw
10kw*1.34 <40hp
位於白牌關卡…所以不太可能達到黃牌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