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gydoggy wrote:
一輛汽車的零件全部單買下來,會是車廠組裝出來的三倍價格,這就是大量購買與工廠組裝的優勢,如果用原廠說的兩顆50000元,其實實際上大概15000-17000元就能打死了,這個我之前早有發文計算過,以現在價格算只是更低而已,大約9000-11000之間吧!不相信電池有這麼便宜的去看看油電車的電池就可以了,Prius電池一顆不用50000元,Prius電池大概是gogoro兩顆電池5倍電量,簡單用容量跟價格成正比來看的話,其實也可歸納出gogoro電池大概10000元不到。
gogoro最鳥的地方其實不單是收月租費不合里,而是車價已經有計入電池的錢,但是消費者還要花高額月租費去租電池,還常常拿不到滿電電池。上面有人提149+1元/公里,要知道1元/公里已經是油電車的每公里油錢成本了,一台電動機車每公里的能源成本要1元(非電池成本),這台電動機車其實很不環保的。
1.關於149+1元/公里是我希望的,不見得將來如此或大家能接受的!
當然月租愈低愈好,但我總不能一下奢求睿能立馬給我0.5元/公里吧!
不然,你可以說說看要怎樣的月租計費才合理?或者是你能接受?我想聽聽看(請務必回答)
2.你確定這樣的成本估算是沒錯的?
而且現在GGR新出產的電池都用21700,不再是18600耶!
如果按廠商批價,你也是估兩顆大電池的成本只要10000元不到嗎?
倘若你只用電池容量等比來估算,那麼我在FB社團上已看過有人說略大於GGR兩顆電池容量的IE125原廠報價也在48~49K左右;而過去光陽和中華的綠牌車的原廠鋰電池大約是GGR一顆容量左右而已,報價也要兩萬元左右;而市面上許多原廠電自使用的鋰電池也大約僅GGR兩顆電容量1/4左右卻報價1.3~1.5萬(以上資訊有誤請指正)
這些它牌電池還沒有像GGR內含這麼多晶片,豈不也是賺很大?!
還有想請問你去外面買任何產品或去餐廳吃飯都是用成本在算合理價格的嗎?
反觀GGR電池的二十幾顆晶片和研發費用攤提,以及換電站建置費都不用算進去?
如果電池成本如你說的這麼低又這麼好賺的話,車子又賺了一筆,為何賣了三十幾萬輛的車子還在虧損上百億元?
財報若亂搞,金主中的五大外商和聯貸銀行團會坐視不管嗎?不管內外資所有大股東+聯貸金額已逾兩百億元,這應該不是開玩笑的吧!
再退一步來說,換電系統若這麼好賺,本土資金最雄厚的兩陽為何不學著點跳下來做?
我相信只要月租和電池報價都是GGR的八折以下就可以迅速吃掉睿能不少市場了,對吧!
還是說他們從2017年GGR2帶動電車風潮以來一直看不見這塊肥肉?
或是油車的肥肉遠大於換電系統的肥肉?!

最後,
如果覺得GGR月租不合理,那你覺得它牌充電車買斷電池用家中便宜的電自充才合理,是嗎?
如果是這樣,我真的衷心希望能去買它牌充電車來制衡睿能,
不然你們一直駡睿能獨大卻繼續買油車的一天,只會造成它牌充電車市佔起不來,一樣是睿能系統獨大啊!
#22 wr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