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Gogoro之三代同堂!

可以呀,油車真的好環保,煉油不用電好棒棒,能量耗損小

繼續歌功頌德油車也不會改變電動車浪潮,下面圖片貼到爛了,有注意到『外購電』嗎?
hx135cb750 wrote:
在油車妥善率高的狀...(恕刪)


Wow_Senior wrote:
蒸汽火車的構造更簡單,零件也很好維護.更不用說燃媒這個燃料供應根本就沒有短缺的問題.
那怎麼被時代給淘汰了???.(恕刪)

因為能量密度低於燃油,燃料使用不便所以被淘汰

蒸汽機動力分兩大階段
活塞式蒸汽機和渦輪式蒸汽機
主要兩大用途船用和火車

19世紀末渦輪式蒸汽機發明後,1900年代大量用在軍艦上
當時燃料就開始有重油和煤混燒,但因為煤比油佔體積,補充速度慢(照片上顯是要用人力一袋袋補充)
才被重油取代

火車則是成本考量,到二戰後才慢慢被內燃機及電力車頭取代
而渦輪式蒸汽機則因為動力特性,不適合陸上使用故沒成為火車動力主流

而燃油能量密度夠,以機車而言目前一公升可達50KM/L的續航力
補充也方便,故無此問題
一公升幾公里都是實驗數據,對我這種體重偏重的,後面加個女友馬上破功,有看過125機車2~3天加一次油嗎?以前我騎化油機車就是這樣,我才不會信省油能多省
hx135cb750 wrote:
因為能量密度低於燃...(恕刪)
boyssea wrote:
一公升幾公里都是實驗數據,對我這種體重偏重的,後面加個女友馬上破功,有看過125機車2~3天加一次油嗎?以前我騎化油機車就是這樣,我才不會信省油能多省..(恕刪)


你是哪款化油器車款?有定期保養嗎?
空濾沒定期換,混合比不準油耗就差,化油器畢竟不像噴射車會自動調整
我騎車25年
騎過野狼,豪邁,二行程50,100
一般125四行程化油器速克達車款有30km/L就不錯了
同事騎YAMAHA風光那類EV4引擎的才有35km/L的水準
而檔車像野狼125,市區大概43km/L左右,長途我有創下53km/L


一公升50公里是今年和我學弟聊才知道,他單人在台北市通勤騎suzuki swish

目前這款ESP引擎,也同時在中國的輕騎鈴木生產的UU125採用
跟勁豪同樣是Blue core引擎的巧格i,也已在中國上市
本田110,雅马哈巧格i,都是省油神车,百公里不到2个油。 再逊一点的,神车UU,百公里2个出头,2.3左右。
你的车每公里2毛5,百公里估计要3个半油吧,现在电喷真的牛逼,不服不行。而且电喷动力一点不比化油器差,雅马哈、铃木最新款机器秒化油器老机器。







請用google搜尋"hx135cb750"你可以知道我在中國摩托車網站出沒也快10年了
我保養車子不手軟的,但是該掛的還是掛掉

目前換兩台gogoro,只覺的很好騎,換電很划算,這樣而已,真的太爛我一樣會開罵
hx135cb750 wrote:
你是哪款化油器車款...(恕刪)
boyssea wrote:
我保養車子不手軟的,但是該掛的還是掛掉

目前換兩台gogoro,只覺的很好騎,換電很划算,這樣而已,真的太爛我一樣會開罵.(恕刪)


反正再6-7年後就知道設計能不能經過時間的考驗

對於通勤車輛選擇
以前我大都經過10年的觀察才買

1974年野狼125發售,我1993才買
1990豪邁125發售,2002,2008才買

反正目前爽爽騎,讓我騎爽我就挺,騎不爽換一台而已
hx135cb750 wrote:
反正再6-7年後就...(恕刪)
黑的 護的 都有夠無聊
不好 干你屁事? 很好 又干我屁事?
買了爽就好 整天看別人眼紅做甚麼?
沒買就不干你屁事了 整天看別人眼紅做甚麼?
全球暖化有多嚴重?北極海域溫度飆到攝氏29度

上周末全球氣候系統發出警報,俄羅斯西北部的北極海入口附近,氣溫上升到攝氏29度。 美國夏威夷天文台近日數據顯示,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突破415ppm(百萬分濃度),創下地球數百萬年以來最高的二氧化碳濃度。

俄羅斯阿爾漢格爾斯克(Arkhangelsk)11日的氣溫為攝氏29度,往年平均氣溫約為攝氏12度。這座擁有35萬人口的城市座落在白海旁邊,白海最終匯流至北極海的巴倫支海。

位在阿爾漢格爾斯克以東的農村地區科尼亞斯(Koynas)12日氣溫更高,飆升至攝氏31度。俄羅斯許多地方包括從哈薩克斯邊境到白海,都在上周末創下高溫紀錄,比平均溫度高出約攝氏20度。

這些變化都與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已超越史上象徵性門檻。夏威夷莫納羅天文台11日的數據顯示,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突破415ppm,可能是300萬年來最高。自工業革命以來,二氧化碳含量上升近50%。

科學家總結說,二氧化碳屬於溫室氣體,隨著其他幾種溫室氣體的增加,是近幾十年來氣候暖化的主要原因。

本文轉載自2019.5.15「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馬英九說「貢寮山洞」可存放2萬桶高階核廢料 環團重批

2019年05月30日上稿編輯: RayPeng
整理:彭瑞祥(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前總統馬英九28日說,「在核四廠的貢寮山洞中可以存放2萬桶高階核廢料,可以使用40年」,引起環保團體和經濟部分別大動作抨擊。環團30日召開記者會批評馬曾任職總統,卻對核廢料處置情形和法規不清楚;經濟部則發布官方新聞稿,轉述次長曾文生批評。「馬前總統任內一個核廢最終處置場址都沒找到」。


馬英九28日和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前行政院長江宜樺等人參加「重啟核四公車上路記者會」時,重申台灣如果不用核電,絕對會缺電,且強調只要處理得當核廢料是很安全的,還說「現在已經退休的前核四廠長表示,在貢寮的山上早已挖好坑洞,可以存放2萬桶高階核廢料,可以使用40年。」

環團:全世界並無任何國家保證可以妥善處理和處置核廢料
對此,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鹽寮反核自救會、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等環保團體,30日結合貢寮當地居民召開記者會反駁,強調低放射強度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貯存時間約300年,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貯存以10萬年為計算單位,才能將輻射污染降至不致產生傷害。一般人壽命短短數十年,實在難以揹負短則300年、長達10萬年的責任。且目前全世界並無任何國家保證可以妥善處理和處置核廢料。

環團發布聯合新聞稿指出,馬英九和江宜樺先前領導國家、職任政府中樞,不但對於核廢料的風險非常無知,對於相關法令似不清楚,包括「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應經地方性公民投票同意(第11條),及如「環境基本法」(第23條)的規定並不熟知;而在三個層面,傻傻分不清:

一、分不清「低放射性核廢料、高放射性核廢料」。高放射性核廢料則是核子反應爐使用過的燃料棒,包含可以做為核武的鈽元素,是已知最毒的物質,需要數十萬年才能讓輻射傷害大幅降低,因此美國高放射性核廢料貯存場的條件,要求10萬年的地質穩定環境。低放射性核廢料是伴隨核電廠營運過程所產生,受污染的手套、防護衣、周邊輔助元件,其主要放射性物質半衰期相對較短,也要300年後才能將低傷害。一般,高階核廢通常用「束」作為單位,低放射性核廢則用「桶」作為單位。

二、分不清「暫時貯存與永久貯存」。馬英九所稱的40年,所指的應該是僅是暫時貯存。在其八年任內,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八字都沒一撇,遑論高階核廢料的暫時或永久貯存。

三、分不清「低放射性核廢料倉庫與山洞」。核四廠區內規劃有低放射性核廢料倉庫,但是並沒有放在「山洞」的規劃。

曾文生:馬前總統任內一個核廢最終處置場址都沒找到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則透過新聞稿表示,馬前總統也曾執政八年,應該深知核廢料議題的嚴肅程度。事實上,馬前總統任內,不論高階低階,一個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都沒找到。執政八年做不到,卸任後講風涼話,實在不負責任。

至於馬英九說可在新北市貢寮的山洞中放兩萬桶高階核廢料,曾文生也反問,高階核廢料可以隨便在貢寮找個山洞放嗎?難怪馬前總統會誤以為核廢問題隨便都可解決。

經濟部指出,現有的「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是2006年公布施行,但馬前總統執政的八年,低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公投遭地方反對拒辦,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也無進度。可見台灣地狹人稠,核廢料無處可去,地方政府及民眾不願意接受,是必須共同面對的嚴肅問題。在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難尋的情形下,就要針對現存的核廢料,投入高度監管成本,到底要管理多少年? 一共要花多少錢?都還是未知數。

針對「政府不尊重公投結果」的說法,經濟部也澄清,政府已依照能源議題的公投結果,公告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完全依照公投要求進行相應法制作業。

至於所謂再生能源會提高45%電價的說法,經濟部表示已經針對能源轉型估算電價,不僅不會漲45%,政府也有電價穩定機制,住宅用電330度以下(大約是七成的民生用戶)都不會受影響。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