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不只改變,而是更好!』GOGORO騎乘一週的心得分享


咪芮哆 wrote:
沒家用充電設備縱使...(恕刪)


開車去台北換電池
台灣知道自己長大後要做什麼嗎?

當大家都在酸GOGRO時
其實可以看看外國人是怎樣看待台灣人的反應的
也順便思考一下 自己的反應!
*************************************************************************
你有沒有感覺到一股消極負面的氛圍籠罩我們的社會?我有,而且我很擔心,我希望你也在擔心。我雖然習慣了計程車司機邊聽電台廣播邊抱怨的常態,但我很訝異,竟然有越來越多人加入抱怨的行列。周圍的朋友、在工作上接觸到的人、以及許多我有機會交談的年輕人,都對台灣處處表現出不滿。到底是發生了什麼?是不是台灣進入了青春期?對任何事情都表現不滿,充滿著負面的能量,卻沒有任何實質的作為。

如同在青春期的時段,台灣已過了良好的經濟發育階段,但以一個社會來說,我們也許還沒成熟。

台灣經濟發展絕大部分依靠用低廉的價格出口高品質的產品,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性價比模式。但即便我們知道這個模式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差,即便《藍海策略》和《價值主張年代》新商業思維的書籍在台灣熱賣,我們還是無法跳脫出對性價比模式的依賴,就像一個大學生在畢業後仍離不開父母的照顧。

我認為,這股令人喘不過氣來的消極氛圍,是一個社會在心理上還沒準備好「離開父母照顧」所導致的。這讓我在想:「台灣的職涯規劃導師 (Career counselor) 在哪兒?」在西方社會,學校裡都有職涯導師,針對學生的能力找出和市場的連接點,幫助學生準備進入社會。更好的職涯導師甚至會多做一點,要求學生找到一個對未來的願景,鼓勵學生將願景做為目標前進。

如果真的要抱怨台灣政治的話,就是這個系統並沒有帶給我們一個能找到願景的領導者。藍綠黃紅都好,我們一直缺乏能清楚看到台灣在國際的價值,然後規劃出願景的領導者。反而每天只聽到政治人物互相譏諷政績和無限放大無意義的事情。我很納悶兩個禮拜無止盡討論「成人女星在悠遊卡上」真的有讓台灣社會進步嗎?我覺得台灣根本不知道自己長大後要做什麼,我們需要一個職涯導師。

從全球市場中可以發現,真正成功的集體或組織,都是由願景所領導的。在50年代,索尼Sony就清楚講出一個在當時不可能做到的願景:「我們要改變全世界對於日本製造劣質產品的既定印象。」就是這個願景,驅使著公司裡的所有人前進。這個願景在當時不只為Sony創造豐碩的成果,更為日本帶來正面積極的影響。台灣現在急需一個願景,來激發人民正面思考並主動的推動國家進步。就像職涯導師看到畢業生的價值,幫助他們進入社會,台灣也急需一個領導者,能帶領台灣再次帶給世界一個不可取代的價值。

當我們期盼這個領導者出現的同時,你和我可以做的是想盡辦法屏蔽社會上的負面消極。毫無建設性的新聞與無意義的社交媒體謾罵,只會阻礙我們找尋並創造台灣對於世界的真正價值。我們沒有對台灣進步做出貢獻,更阻礙,甚至扼殺了台灣進步的機會。

我們浪費精力嘲笑和譏諷Gogoro在價格上的決定,卻忽略討論他們針對全球在追尋乾淨城市交通的需求所做的努力,以及其可能創造的商業成就。我們在ETC啟用的第一天,便傾力攻擊技術和標案程序的瑕疵,卻忽視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自動的收費系統,也沒有討論台灣應該如何利用這個成就去開發全球市場其他國家的商機。我們掏腰包買Uniqlo在中國製造的產品同時,卻一昧地拒絕支持到中國製造的Lativ,錯失了台灣也能有像Uniqlo或GAP等國際品牌的機會。

許多人有機會在台灣做到當年Sony為日本做的成就,但一次次的機會,都快速的被我們負面消極態度給掩蓋過去,進而錯失。感覺起來我們集體用一種盲目默認的方式,把台灣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在萌芽時就掐死。如果我們不主動積極地支持公司或個人為台灣或整個世界帶來的價值,我們要如何實現更好的未來?沒有一個國家的未來是從負面消極中產生,你需要問自己:「到底希望台灣長大後做什麼?」
開車去換電動車的電池
好像沒比較環保哈哈

騎再久都不覺得累>>>這是電動車诶~是能讓你騎多久??
FONG wrote:
『前言』

首先得先說我不是工讀生,也不是葉佩文,我只是一個很喜歡電能車的人,就在前不久成為了Gogoro的車主,基於一些特殊的騎乘經驗來跟大家分享而已。



『心得』

早在2014年GOGORO在國外參展的時候我就已經非常注意這台車了,當時我就心想要是這台車真的量產我一定買!沒想到事隔一年,真的在台灣上市了!只不過時間有點晚,因為工作通勤關係,我還是得有一輛機車當交通工具,就在今年初買了台勁戰125,結果今年七月終於發表了售價,那高達十幾萬的售價的確驚人,雖然有去了解這台車的製成跟成本,也知道這個售價其實真的是在賠本賣,但現實考量下,我還是不得不跟荷包低頭,選擇繼續騎著勁戰上班。



沒想到事隔兩個月,GOGORO宣布全面大降價,雖然少了換電的優惠,如果要去精算的話的確降價沒多少,但這跟分期付款的概念一樣,你明知分期要有利息,為何還要選擇分期?就是因為把門檻降低,把負擔減少,自然而然願意傾聽GOGORO究竟賣的是什麼樣的產品的人也會多很多。我也是因為如此,加上剛好有家人的戶籍地設在新北市,所以就直接去門市下訂,把家裡的勁戰賣掉,大概再補不到一萬就添購了一台GOGORO Plus了(扣除補助款後的總價)。



在下訂之前,我還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家附近沒有一個換電站」。至少目前是沒有的~在距離我家最近的換電站足足有20公里遠,如果車騎到快沒電時,你可能根本來不及換電。但在這樣的條件下為什麼我還要買?



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喜歡電能車,我自己也有一台電動腳踏車,雖然他不是拿來運動健身用的,但起碼我去巷口買晚餐或是去便利商店買罐飲料,我騎著電動腳踏車可以很悠閒的出門,也不用汗流浹背的一直騎。另外加上我個人很喜歡GOGORO的設計,以及整個智慧城市、能源分享的概念,這是我非常欣賞的創新生活。我自己也是學設計的,對於GOGORO的工業設計精制度真的無話可說,就連我朋友從事工業設計的內行人來看這台車,都說這車根本是用精品的設計手法來設計的。



那很多人都會問相同的問題?「那你要怎麼充電?沒電了怎麼辦?」的確,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考驗,畢竟想要在沒有支援的區域享受一種完全特殊的騎乘經驗,就得必須多花點心思來完成這個夢想,我的作法是,我每次只要開車進台北時,我就會把機車上的電池先擺到我車上,然後在回家的路線安排一個換電站,在把換好電的電池放回我的GOGORO就完成了,雖然看似很麻煩,但實際上其實還蠻容易的,也好家在我常跑台北去找朋友吃飯、聊天,所以換電池這碼事也就難不倒我了。



接著就是騎乘經驗的分享,究竟騎著GOGORO跟一般汽油機車有什麼不同?在分享經驗前,我可以跟大家說,我原本是一個很討厭騎機車的人!!只要距離無法騎腳踏車可以抵達的時候,我寧願選擇開車出門,也不願騎機車(上下班例外,畢竟得打卡),因為騎機車的人都知道,每次停紅綠燈都要忍受吸收那些廢棄的排放,甚至遇到改裝機車的騎士,還會把你的臉噴的到處都是灰,開車至少可以很舒適的躲在車內吹冷氣,還可以把空氣循環調整乘車內循環,這樣外面在多臭都不關我的事(而且騎機車來要忍受下雨天淋雨的痛苦)。但自從我騎了GOGORO,雖然那種難受的廢氣還是得繼續聞,但至少我可以為跟我一起停紅綠燈的其他機車騎士,少聞那幾cc的廢氣。而且安靜無聲,在夜晚回家時也不會讓鄰居覺得很吵雜。整個感覺下來,我買車好像都是為了別人在著想,那我自己到底得到什麼??



電動車少了待速產生的震動,當我在停紅綠燈時,我的感覺是很舒服的,因為手不會抖,身體也不會抖,可以很輕鬆的等待紅綠燈倒數,在電門催下去後,彷彿就像是雲霄飛車剛啟動的感覺,很柔順的動力輸出,就像是你坐在家裡沙發有人在後面推著你前進的感覺,我從來沒有想到原來騎機車是可以這麼舒適的。我才剛牽車滿一週,我現在幾乎天天都要騎著它去買晚餐、買飲料,甚至因為有些配件因為要去保養場安裝,我從家裡騎30公里遠到保養場來安裝,來回60公里,我卻一點都不覺得疲累,反而很享受那種乘風的滋味,而且一想到我騎這台車不會帶給別人有一點污染跟困惱,我就很滿足。



有網友說,電能車其實一點都不環保,去計算發電廠所產生的汙染跟汽油相比較的話,真的沒環保多少;說真的,要扯這麼遠的話,那我們真的不要再用任何電器產品了。雖然電能車真的沒這麼高尚,要多它說環保也許是太過抬舉,但如同我剛剛說的,真正貼切我們生活的影響,就是當我停在你旁邊的時候,而你卻沒發現我就在你旁邊,而且你根本也聞不到什麼鬼。光是這一點就能讓你的生活環境有改善不少,如果今天在台北橋上等待紅綠燈的上百台機車,通通都變成電動車的時候,還會有人需要戴口罩嗎?光是這一點的改變,影響就非常深遠了。



「不能在家充電的電動車很麻煩!」這是我這一週以來最常聽見的一句抱怨,我也很簡單的回覆他「你的汽油機車也不會想在家裡提著油桶加油吧?」光是這樣的比較就足以說服換電站的實用性絕對比自行充電要方便許多。「買電動車的成本算一算沒有一般機車便宜多少」,這的確是!但是回頭看看,機車已經擁有五六十年的發展歷史了,電動車才發展多久?甚至GOGORO發展還不到一年~就足以說服許多大眾來購買跟認同他們的產品跟理念。電動車的製成跟換電站的架設成本,都必須轉嫁在消費者的身上,這對於一個商業模式來說,是非常合情合理的;現在加油站也不是機車公司自己架設的,所以機車成本只需要考量車輛本身,並不需負擔購買後的任何後續費用,但是現在一台機車(125cc)也至少要賣七八萬左右,就算便宜一點也要六萬多,這跟把所有成本通通加注進去的GOGORO相比,到底誰比較便宜?誰的CP值比較高呢?



今天剛好經過機車材料行去買些配件來安裝,材料行的老闆跟客人紛紛都圍過來詢問這台全新的電動車,他們議論紛紛,詢問的問題大致都圍繞在「這車有力嗎?」「充電方便嗎?」「充一次可以跑多遠?」「能跑的很快嗎?」「看起來小小的好像很不穩」,我大概花了半小時的時間來當一次GOGORO的全車導覽,甚至直接請老闆雙載(兩個大男人)騎出去繞兩圈看看,回來之後臉全變了,老闆說他做機車這行起碼30年了,沒想到電動車居然可以做到這個地步,而且馬力十足,他很認真的要去考慮跟GOGORO簽約來架設換電交換站,因為老闆自己也覺得,再過不久的將來,電動車的市場絕對會高於目前汽油機車。



當然,一輛全新的電動智能車絕對不可能沒有缺點的,以我自身跟親朋好友介紹的時候,最大的詬病就在它的「車型太小」,不適合長時間雙載甚至三貼(2大一小),但台灣的機車族群,起碼有一半都有雙貼甚至三貼的需求,GOGORO現階段無法去滿足這族群的需求,只能比較適合單人騎乘,雙載則是應急使用。以單人騎乘的經驗來說,是非常舒適的,因為設計的椅墊寬度非常大,讓人的臀部獲得很好的支撐性,騎再久都不覺得累。另外就是「換電站」尚未普及,但這是可以透過時間慢慢的獲得改善,像我自己住的地方約莫今年年底就會有換電站的進駐,明年第一季就會有保養門市加入了,真的很期待這樣的產品能在台灣獲得成功的推廣,如果你也買一台,也許將來的台灣之光,就在你家車庫了。





FONG wrote:
『前言』
首先得先說我不是工讀生,也不是葉佩文,我只是一個很喜歡電能車的人,就在前不久成為了Gogoro的車主,基於一些特殊的騎乘經驗來跟大家分享而已....

發文前還需要特地先打預防針?
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FONG wrote:
那很多人都會問相同的問題?「那你要怎麼充電?沒電了怎麼辦?」的確,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考驗,畢竟想要在沒有支援的區域享受一種完全特殊的騎乘經驗,就得必須多花點心思來完成這個夢想,我的作法是,我每次只要開車進台北時,我就會把機車上的電池先擺到我車上,然後在回家的路線安排一個換電站,在把換好電的電池放回我的GOGORO就完成了,雖然看似很麻煩,但實際上其實還蠻容易的,也好家在我常跑台北去找朋友吃飯、聊天,所以換電池這碼事也就難不倒我了。

開著汽油車去換電池?

奧坲 wrote:
開車去換電池還蠻好笑的
一點都不環保


哈哈哈~ 突破盲腸了~ 我也笑了~
FONG wrote:
那很多人都會問相同的問題?「那你要怎麼充電?沒電了怎麼辦?」的確,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考驗,畢竟想要在沒有支援的區域享受一種完全特殊的騎乘經驗,就得必須多花點心思來完成這個夢想,我的作法是,我每次只要開車進台北時,我就會把機車上的電池先擺到我車上,然後在回家的路線安排一個換電站,在把換好電的電池放回我的GOGORO就完成了,雖然看似很麻煩,但實際上其實還蠻容易的,也好家在我常跑台北去找朋友吃飯、聊天,所以換電池這碼事也就難不倒我了。



騎油車載電池去換,這已經犧牲掉便利性以及環保了。

樓主大哥,你不覺得這樣的邏輯很有衝突嗎?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這車的族群很特別
為了體驗新產品
開車載電池都甘之如飴

高雄也有車主
他是常開車上台北
順便換電池

開車載電池是一種興趣
我們一般人沒辦法明白的!!
等我們明白可能要等到很久很久以後
也可能一輩子都不明白
Gogoro充電站還不夠普遍,若等他普遍後會考慮
hot635241 wrote:
騎油車載電池去換,這...(恕刪)


大家真的很有趣。
開車載電池去換,全台灣可能只有我吧?!
這是過渡期,等我住家附近有設換電站之後,我還開車去換電池,再麻煩來指正了。據官方進度報告,約莫年底就會設立換電站在我家附近了,期待中!

電動車真的不適合自己充電,如果汽油機車也只能在家加油的話,要怎麼騎遠程呢?
Fong Style Design ⊙_⊙㊣
所以騎此車的好處是:1.很安靜 2.等紅燈時手不會晃 3.等紅燈時別人不會聞到廢氣。

啊不就好棒棒!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