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有人聽過"gogoro睿能創意" 這間電動機車相關產業的公司嗎?

這樣的作風
捏造事實
死纏爛打
存了什麼用心
作者看來心裡清楚這點,
憑空引申出台灣薪資偏低的結論,
別有用心的文章
是位什麼樣的人
他們的行事風格和各自成就如何,相關產業界內行人士自有公論。
明眼人其實都知道,
-----------------

坦率地說,這些用語,只能證明自己非常CHINESE,非常儒家,非常女性化,非常幼稚。

人不是一樣的,彼此彼此的么?馬扁者,騙也。然而當初不是也是眾望所歸么?
科學文化說,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當然,人也是在發展變化的。顯然,人是不可靠的,比人類自己親手製造的機器設備要不可靠得多。不要說人死了也無法蓋棺定論,更別提活著的人,怎麼可以有公論?

留言中充斥了「心」的文字。首先,這些詞語是誰發明的?是連人是用心思考的,還是用大腦思考的,都搞不清楚的人發明的。
我們人類連事實也很難搞清楚,談何證明人是如何思考的?也就是說,談論人的心或大腦是如何運轉的,是個無法實證,講不清楚的問題。 把事情捲入一個講不清楚的問題,是弱智的表現。
所以,我們講儒家唯心,一天到晚談論無法實證的心,而懶於探討事實。
同樣,說別人捏造事實,那麼請出示證據別人如何捏造了?這是超越約法底線的言論。

那些弱智者,耍弄小聰明的人,還特別以為自己的腦子,不,自己的心好用呢。眼鏡一晃,其實就知道了。

作風?很可愛,什麼叫作風?大概是舉手抬足的腔調吧。儒者,人是儒弱的,心是懦弱的。佛說,那不是旗在飄,也不是風在吹,而是可愛的男人的芳心在漣漪。儒者的腔調,很有陰陽人的腔調,還喜愛責怪別人的腔調不夠懦弱和女性化。
我判斷下來,是那位招聘官,自己也是生手,出問題了,然後連帶著讓許多應聘者受到不良情感體驗。當然,勞資雙方,通常認為資方是強勢,勞方是弱勢。按照儒家說,君子以大事小。
科學文化說,地位高的要讓讓地位低的。教育程度高的要讓讓教育程度低的。富人要讓讓窮人。男人要讓讓女人。總之,強勢的要讓讓弱勢的。
現在的時候,經濟形勢的確比較糟糕,比較悶,比較容易讓人焦慮。所以,資方起碼在姿態上要讓讓勞方的。責怪應聘者的言論,無論如何是不合適的。

前面S教授的話比較中肯,中立。比較客觀一些。大家不妨也可以參考參考。
有人聽過"gogoro睿能創意" 這間電動機車相關產業的公司嗎?有人聽過"gogoro睿能創意" 這間電動機車相關產業的公司嗎?
taiwanabel wrote:
一言堂式風格.......(恕刪)


心理學說,
人有一百種可能的想法路徑而產生一種言行事實。還有第一百零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做些什麼。結論:人心不可測。

那些自以為是的華人,一看就能明白別人的心是怎麼想的人。其實,人是用腦子思考的?還是用心臟來思考的?連這麼簡單的事實也還搞不清楚。
如果變化莫測的人心那麼容易被洞察,那麼,和人有關的學科,政治學,法學,心理學,醫學,還需要考分最高的中學生去念么?那人人都是心理專家了?

結論:儒家華人之愚昧,簡直無法被語言來描述。那叫邪惡!
是這篇文章的公司嗎?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025

準備切入台灣的電動機車市場?
Rio Fresh wrote:
請問有人聽過"gog...(恕刪)

我是台北少數幾個騎電動車的市民,原因是對車輛(無論燒煤吃油插電)很有興趣;我算是個極度的環保主意者,但又沒有達到徒步或踩腳踏車通勤的意力.想以身作則決定騎電動車,並親身體驗它在台灣發展困難的原因?向大家推廣.實際下去做的時候,回想還真是困難,步步說明參考:
1.如果要用"省油錢"這點來吸引電動車消費者,太難了!台灣地區摩托車族群使用者的燃油費用,多半一個月幾佰元鮮少超過壹仟元,想到電池更換要很多錢就望而卻步了,對省油錢這點要吸引買氣還不夠成為吸引力,汽油還不夠貴!所以笑看Mobile01電動車版的鄉民,無不和我一樣,環保意識+喜歡玩車,這兩個動力大大於"省油錢"!
2.每人要下訂電動車時,必想到充電問題.台灣都會地區都是集合式住宅,完全無法充電.我住的大廈車位允許停機車+剛好我的停車位在牆壁邊+我有從電錶開關拉電線到車位邊的簡單電工能力+幸運電箱又縫隙讓我穿電線+拉電線沒有被管委會制止,以上缺一,即淘汰.
3.若沒有↑第2項充電問題,例如台灣的鄉鎮地區普遍都是透天厝充電容易,接下來遇到的問題在[衰退的續航力].以市售鉛酸版電動車平均30km的續航力來說,可以使用在單程15km的通勤距離,15km在兩鄉鎮間通勤是很基本的.但新電池從30km衰退到29km就報廢了,9成新就報廢了!!這是我遇到的第二個問題,衰退很少的續航力卻使得很新的電池遭受到汰換的命運,這才是嚴重的問題.
4.要解決↑第3項[問題不在於快充],而是公司停放處允不允許充電?如果通勤雙邊都允許充電,那問題會遠小於需要快充.僅管如此,上例那套電瓶,仍舊要在還可以行駛14.95km(到公司要推車50公尺)、剩50%壽命時即要淘汰. 依據電動車使用心得,電動車使用者快充項目並非首選,因為在家與公司滯留的時間>遠遠大過於充電的時間,電動機車使用者不會考慮通勤路程中要充電,即便再快只要10分鐘,他都不會考慮購買!所以半路上的充電站,不是重點!電動機車使用者要的是:充一次電要能滿足能夠通勤的距離.
5.我加入電動車族群還有一個大原因,通勤路程剛好可以行駛台北市的河濱自行車專用道,這點算是特殊的地利之便,住台北的人就知道,這個地利之便會有多快速.
要不是以上原因,在人口最多的台北都會地區,要推電動機車真的很難!
電動汽車就不一樣囉,電動汽車的遠景很好,因為它省下的油費沒有電動機車那麼小的差異,使用續航力上沒有那麼大的差異,尤其是看好搭載緊急發電機的版本.如果他們是準備切入台灣的電動汽車市場,那遠景不容小看!!
[總結]大陸電動自行車那麼多,是因為幾乎所有城市都禁行摩托車的法規造成的.台灣騎電動車的人,絕大部份還擁有一輛油車(有沒有被我說中?),講難聽點電動車有點算是在可以抵達的路程內的大玩具,一般民眾在只想擁有1輛車的情況下,民眾是會捨棄電動車的.我常去中國背包旅行超過2萬公里,時間累計超過半年,鄉下都還是燃油摩托車,都市人其實都是坐公交車,電動車使用情況並非和台灣機車完全一樣,中國的電動車取代的比較是腳踏車的功能,都市人遠一點的還是坐公交為主,公車都是1元到底(大城市2元)而且路線與班次都爆多,和台灣以機車取代開車、坐公車的情況不太一樣.如果這集團是有影響執政法規的能力,那或許台灣也行.

Nanako0625 wrote:準備切入台灣的電動機車市場?

我是台北

我家裡有從電表拉電源箱出來充電,但公司不能充電,所以就選TES裡面電池容量最大的電動機車,上下班共25公里,全程催極速也還能應付自如。
若是上班的附近有可停車並充電的超商,我也是會去充電的。

嗯...

這種打著公司創新價值的名號
但又認為產品都還沒有 不知要Marketing做甚麼
就讓大家拭目以待
這批人以及這家公司會不會真成為台灣之光

我反而感覺宏達電的衰敗 以及這些所謂功臣的出走創業
不正好可以讓時間與市場檢驗他們所自信自負的這一切
SAM_HU wrote:
嗯...

這種打著公司創新價值的名號

個人是樂觀其成,google發現,負責人當時也是不愉快的離開原職,在產品還未面市前的一年多前的這個時間點,就能有大間媒體開始報導訊息,幫忙暖身,這種待遇連中華都要羨慕不已吧?
由此可見其幕後操刀的人很夠力啊!

希望他們的產品也能讓人眼睛一亮才好,不然就糗大了。

golden888 wrote:
個人是樂觀其成,負責...(恕刪)


嗯嗯 看得出你是蠻客觀地在評論與期待的

只是從一些人對該公司接觸時運作想法的回應
還有他們認為還沒有產品
不知Marketing要做甚麼
可能會沒事做
(這一點我認同前面有幾位發文者的評論,我給這家公司予以減分)

再加上我對HTC的了解
我個人認為這家公司的運作文化與現在的HTC差別不大

所以我個人不會對這家公司有期待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