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PBGN Gogoro 車主們真的有人打建議的超高胎壓?

小晨勃道尼 wrote:
哥原來胎壓也降這麼低(恕刪)


我現在前30後32

樓主這話題
讓我想起之前版上一個沒車的狗粉一直嗆我
騎狗車 巴拉巴拉甚麼的
我說騎在路上的路感 跟油車 根本是半斤八兩

嗆一嗆要我拿車是不是車主的證明
我拿出來了
但他縮了 根本沒狗車 還是跟別人還是老婆借來騎的
我就是打原廠胎壓前33後40psi(S98 PLUS),常雙載,掉個3~4psi再補氣
彈跳感主要是薄胎的關係,尤其原廠配胎更跳;機車的例子還不多,像近年來汽車大多配薄胎,差異就很明顯。

要減的話,參考S98規格,這個胎壓是對應最大荷重前180kg後218kg(記得加上車重);如果不是特別載重,打個80%也還在一般可接受範圍內。但雙載的話,有段時間試過前後都降到33~35,那種遲滯和過彎時的軟腳感我覺得不行。
Jinan20190804

確實載人有差。。。

2022-04-11 16:06
Feng.Feng

原廠訂的胎壓,一定是有經過測試ok,才敢訂這個胎壓,安全一定是沒問題!

2022-04-12 11:54
胎壓本來就沒有一個標準值了~大概安全值範圍內都可以
喜歡操控靈敏+省油的就打高一點(優點比較多一點)
不喜歡太硬的路感就打低一點
小晨勃道尼 wrote:
原廠為了更省電不顧煞車時輪胎接觸面積是吧
這樣雨天真的夠煞?

接地面積越大抓地越好 , 是在乾地的狀態下

但在濕地的情況下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https://www.tirerack.com/tires/tiretech/techpage.jsp?techid=3
在溼地狀態下的狀況是 , 胎壓越小抓地越差
因為接地面積越大 , 單位面積的壓力越小 , 排開水的力量就越小
故在溼地狀態下 , 胎壓越小越容易水漂打滑

去看WRC的輪胎就可以理解這一點
要應付抓地最差最滑路面的雪地胎 , 接地面積是最小的
胎寬最小的甚至只有145mm , 比Veryca小貨車的輪胎還窄
michaelbay wrote:
接地面積越大抓地越好 , 是在乾地的狀態下

但在濕地的情況下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https://www.tirerack.com/tires/tiretech/techpage.jsp?techid=3
在溼地狀態下的狀況是 , 胎壓越小抓地越差
因為接地面積越大 , 單位面積的壓力越小 , 排開水的力量就越小
故在溼地狀態下 , 胎壓越小越容易水漂打滑

去看WRC的輪胎就可以理解這一點
要應付抓地最差最滑路面的雪地胎 , 接地面積是最小的
胎寬最小的甚至只有145mm , 比Veryca小貨車的輪胎還窄

看完的結論是這跟我們談的機車胎壓完全無關

首先要瞭解正常胎壓的定義,大部分車廠的定義是25-30左右,睿能35-40,我相信幾十年來的造車與銷售與上方討論的結果,正常胎壓是30左右而不是40,所以打標準胎壓而不是超高胎壓更符合你網站的論述
第二機車跟汽車胎體的設計是兩個世界,可以看到網站敘述,胎壓導致胎壁對輪胎接觸面的重心變形,這部分我能理解,但這在機車上並不存在,除非你胎壓打極低或是漏風才會有接近汽車胎的扁平胎型
最後,機車騎了十幾二十萬公里,多年爬文至今看過最多雨天默名雷殘的,結果就是gogoro,這跟你的胎壓高雨天更安全的論述背道而馳
我就無腦前33 後40 冷車值
所以熱胎後會35-42
冬天會31-38
騎了兩萬公里了

無腦是 胎壓愈高 愈耐磨 騎的愈久

致於 舒不舒服 我拿上一台的nikita 300相比 沒差
(表示我超無感)

機車應該等於 非舒服的交通工具

但看完樓主的文章 我應該會來試試不同的胎壓 是否會有不同騎乘體驗
原廠胎壓是給原車所附的輪胎試用,只要有換過論胎就會不一樣
原廠胎、米其林、S98、越野胎 胎壓會一樣嗎.....
tw780624 wrote:
原廠胎壓是給原車所附的輪胎試用,只要有換過論胎就會不一樣
原廠胎、米其林、S98、越野胎 胎壓會一樣嗎.....


原廠附的胎都不一樣
回廠打胎壓就是一律打爆誰跟你分胎質打胎壓
小晨勃道尼 wrote:
原廠是建議33/40...(恕刪)


因為舒適度引發的討論
為什麼一堆人都針對胎壓在調教,
問題的根源應該是前叉跟後避震,
跟是不是米其林那款輪胎也無關,
GGR有幾款車的避震原廠設定就是過硬。
YTKessel

很多鍵盤車手沒有基本改車知識,胎壓亂打,車輛設定亂調,最後只會東怪西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

2022-04-12 10:38
我騎YAMAHA EC-05 車主手冊上的胎壓建議值是前40後38!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