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簡單的算法就知道cyt說換電站賺錢的邏輯謬誤

魯拉拉拉 wrote:
我的算式相當簡單,而(恕刪)

當初睿能說,
Gogoro的電池能撐至少八年,
那麼通常就會以八年來作為成本攤提的基準,
結果一堆電池才用五年就開始逐步面臨淘汰,
外加又得投入成本更高的新電池,
基本上睿能到現在想賺錢還是很困難啊......。
不對
按狗迷的說法,外面的投放電池是銷售總數的10%即可....所以是賣10台再準備多放1組

睿能老神在在? 你怎知道?光頭缺錢會跟你說嗎? 

friendeo wrote:
沒錯,電池佔車輛成本非常大,如果車價沒包含電池費,那PBGN各車系的售價就顯得太高了。而且如果售價不含電池那每賣出一輛新車睿能就必須自掏腰包往市場投放兩顆新電池(VIVA則是一顆),就算只以成本價估算,遇到去年那種銷量爆發式增長絕對會導致週轉不靈,但看睿能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答對了
所以我舉同樣用松下18650電池的小牛來說,500次就是個檻,哪可能1000次,而且是頻繁交換的情況

其實狗迷都落入一個錯誤的想法,所謂的換電站業務到底需不需要賺錢

睿能自稱能源公司,如果可以的話,那佈滿充電站的特斯拉也可以自稱能源公司阿
但是特斯拉的充電站並非是以獲利為導向,應該是說充電站是服務充電車的,算是特斯拉的支出項目才對
車賣越多,就需要更多充電站,所以充電站事業部肯定是虧錢的,如果特斯拉把充電站業務劃分出來的話
但是整體特斯拉賣車利潤扣抵充電站布置有賺錢即可

睿能的換電站業務也是,為什麼硬要瞎掰說換電站也賺錢? 虧就虧如何? 只要賣車利潤夠就好了啊?
是吧?


forvaio wrote:
當初睿能說,
Gogoro的電池能撐至少八年,
那麼通常就會以八年來作為成本攤提的基準,
結果一堆電池才用五年就開始逐步面臨淘汰,
外加又得投入成本更高的新電池,
基本上睿能到現在想賺錢還是很困難啊......。
其實鋰電池在 穩定良好的充電 環境之下,是可以達到正常的循環次數。這樣的次數去分擔成本及利潤是可行的。

接著看是用多快的時間,去耗盡這些循環次數,愈密集愈多付費者共用,會越快耗盡。

如果睿能把規模做得很大,薄利多銷,猜想利潤也是可觀的。

一切交給精算師吧!
魯拉拉拉 wrote:
本來就需要很精準的數據才能算,cyt之前提出的算式漏洞百出,自己幻想電池循環壽命是1000次
cyt假設的電池成本四萬是錯誤的 (個人預估是3萬左右,按對岸同樣搭載松下電池的小牛來推算)
說車價就包含3萬的電池成本也是錯的,看看GOGORO現在的車價多少,有可能另外包含3萬嗎?

但是包含部分電池成本是可能的,只是這是商業機密,無從得知


我對於1000次循環次數是採保留態度,不過另一方面電池因為是源頭大量採購,成本我想應該也沒那樣高,兩相抵銷只說換電這門生意,我認為睿能有可能是有獲利的。

至於售價是否包含電池,我們可以參考電動自行車的售價來分析。PBGN車系即使馬達、煞車懸吊、電系等級都比較高使得售價不可能和電動自行車相比,但畢竟這些零配件都屬成熟產業,粗略估計一輛PBGN空車應該6萬左右才是比較合理的售價,但現實是PBGN一輛要賣8~9萬還號稱賺不到錢,然後這中間的差價還恰巧和電池成本相差不遠,說車價不含電池真的很難相信。
個人估計電池兩顆是2萬5到3萬之間,或許睿能有更低的採購價也可能

以前有喵到2017年睿能的財報是虧損的....後來好像沒新的了...
如果睿能車價是包含電池的話,那等於月租費只是負責換電站的相關費用而已....這樣有可能賺錢沒錯

friendeo wrote:
我對於1000次循環次數是採保留態度,不過另一方面電池因為是源頭大量採購,成本我想應該也沒那樣高,兩相抵銷只說換電這門生意,我認為睿能有可能是有獲利的。

至於售價是否包含電池,我們可以參考電動自行車的售價來分析。PBGN車系即使馬達、煞車懸吊、電系等級都比較高使得售價不可能和電動自行車相比,但畢竟這些零配件都屬成熟產業,粗略估計一輛PBGN空車應該6萬左右才是比較合理的售價,但現實是PBGN一輛要賣8~9萬還號稱賺不到錢,然後這中間的差價還恰巧和電池成本相差不遠,說車價不含電池真的很難相信。
魯拉拉拉 wrote:
不對
按狗迷的說法,外面的投放電池是銷售總數的10%即可....所以是賣10台再準備多放1組

睿能老神在在? 你怎知道?光頭缺錢會跟你說嗎? 

所謂的10%是指需要額外投放的電池數。本來每賣出10輛電車市場上就會自動多出20顆新電池(VIVA先不列入討論),但為了周轉需要,睿能得再額外投放2顆。

這也是我認定PBGN車價裡包含電池的理由之一。如果車價不含電池費,以去年PBGN的銷售量睿能得投放三十多萬顆新電池,就算用成本價隨便算也都接近一百億,睿能會傻到拿自己的周轉金先墊付再靠月租費慢慢回收嗎?絕對不可能啊。
forvaio wrote:
你放心,私下交換後只(恕刪)


現在知道了 所以害人可以用這招 讓對方鎖車
魯拉拉拉 wrote:
從以前到現在,你的推論都是建立在電池從天上掉下來的,或是有善心人士無償捐助睿能電池,


我從沒說過
電池從天上掉下來的

我以前認為是含在車子中的
現在我認為是用貸款的
前幾萬輛有可能是gogoro的自有資金
後面的絕對是聯貸來的

電池是銀行貸款來的

影響最大的是充電循環次數
只有500次的話gogoro很難獲利 的
1000次獲利就很可觀了

改變算法
用單一台車的成本
最後再乘總車輛數

單組電池成本3萬 500次充電循環



單組電池成本3萬 1000次充電循環
其實經營企業的overhead 不是你這樣算的,但是我也無從得知睿能的其他成本
你自己的算式中已經發現如果循環次數降到500次的話,就是虧損的,即使電池成本降至3萬

我上面已經提到,我買了小牛,在討論區裡面看大家對於小牛電池的評價都是500次以後就降至70%以下了
大陸部分電動自行車的鋰電也是用松下18650組裝的,賣家都只敢宣稱500次循環而已,何況是一天到晚充放電的狗肉租賃用電池


cyt7241208 wrote:
我從沒說過
電池從天上掉下來的

我以前認為是含在車子中的
現在我認為是用貸款的
前幾萬輛有可能是gogoro的自有資金
後面的絕對是聯貸來的

電池是銀行貸款來的

影響最大的是充電循環次數
只有500次的話gogoro很難獲利 的
1000次獲利就很可觀了

改變算法
用單一台車的成本
最後再乘總車輛數

單組電池成本3萬 500次充電循環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