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高階款 Gogoro S 正式襲來:更快、更「煞」、更潮 建議售價 NT$123,000


夏蟬 wrote:
Gogoro 續航...(恕刪)
機車放電池的空間有限,但是換電站的擴充是無限的。用機車內的電池容量考慮才是真正的不智,你能放幾顆?車種會增加多少?用換電的才能達到延伸里程的能力。換電站範圍的延伸,只是時間問題。

eid123 wrote:
機車放電池的空間有...(恕刪)

照這邏輯,那汽車在台灣也只要配個機車油箱就可以了
反正台灣到處都是加油站
馬達不夠強,每月花好幾百買性能提升,0-50還要3.7秒。跑輸市售不到8萬的125油車。
cdx wrote:
照這邏輯,那汽車在...(恕刪)

會有這個邏輯,
是因為換電的快速比加油快,
也不用排隊等結帳。

當加油站普及的地區,
有油箱的車的確好少在討論續航。

leo78788 wrote:
馬達不夠強,每月花...(恕刪)

大多貴森森破百的哈雷機車,
也跑不過6-70萬的日系仿賽車,
這是說明有些車貴在一種Fu吧。
劉德剛 wrote:
會有這個邏輯,是因...(恕刪)

以前的手機可以換電池,所以續航不重要?
現在的手機可以快充,所以續航不重要?

現在的人買汽機車不用特別注意續航,是因為續航能力早就超過基本需求
而且到處都有加油站,出門完全不必擔心

但是電動機車已經達到標準了?

不強化續航卻強化沒實際用處的加速力,我真不知道這公司是哪種邏輯
不是要環保節能愛地球
加速快是如何節能呢?
cdx wrote:
以前的手機可以換電...(恕刪)

如果有人把手機的電池隨時充好電等你換,
你還會很在意手機續航力嗎?
雖然Gogoro已經是台灣市售電機車續航最遠的了,且換電站一直在擴充。

另外人對動力是無止境追求的。

劉德剛 wrote:
大多貴森森破百的哈...(恕刪)
這台馬達可能有封印,續航力的考量吧,看廣告就是強調性能,不如把馬力搞強些,拉大跟125油車的性能差距,才有賣點。

cdx wrote:
不強化續航卻強化沒實際用處的加速力,我真不知道這公司是哪種邏輯

一切都是商業考量啦,目標族群明顯就是會在市區全油門拼性命的馬路小英雄們呀,跟我們這種實用考量為主的不同,他們的錢最好賺了。

eid123 wrote:
這個有什麼好計較的...(恕刪)

是沒什麼好計較的,不過說二代,有人以為是2017年車款,有人以為是S版
這樣不是反而混淆不方便討論了嗎?
就是因為公司沒說二代,所以我才覺得說二代不是很洽當

原廠怎麼稱呼,大家就跟著怎麼稱呼,是不是比較可以避免一些誤會?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