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jason wrote:
小老頭認為gogoro...(恕刪)
沒錯, 我覺得GGR本來就是走蘋果模式, 要以低市佔率拿高毛利.
結果人家想要賣iPhone, 大家卻期待它賣小米.
重點就是它只想要要有消費能力的客戶, 那種嫌一個月800塊太貴的人以後大概也不會買它的改裝品或程式升級, 賣給他也無法獲利.
wtwua wrote:
只是,必須仔細想想,既然要推廣:
1.售價,不敢說能讓百分百的潛在客戶接受,但,想換掉千千萬萬台的機車,試問,多少現在騎機車的,有幾成能接受這樣的價錢?
2.交換站,多久的時間,能普及到和加油站一樣多?
3.電池汰換問題,電池數量問題。加油站,或許要排隊,但是同時要幫五六十台汽機車加油,只有等候時間問題。試問,同時五六十台電動機車要換電池,來得及充電嗎?去看看下班時間,加油站的人潮就知道。不要拿Ubike來比,因為它用腳踩。
台灣,機車很多。不是只有雙北有機車問題需要解決。真要把千千萬萬機車換掉,請問: 財團能怎麼作?要怎麼作?方案在哪?
所以,不是唱衰,而是,財團不用心,政府不用腦,解決全台機車問題,無異緣木求魚。正因這種面目顯而易見,所以不被看好。(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