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E世代能源震撼彈 Gogoro Smartscooter 試駕

marlon.wu wrote:
其實'用心'去讀讀...(恕刪)

我想既得利益者必定要反對,不希望電動車普及,因為引擎車有很高進入門檻。
傳統車商可利用同一平台設計出不同車型,達到引擎成本的分散,對新進入的公司來說,則是一大挑戰。
但是電動車就不一樣了。

政府政策上希望現有引擎機車大廠發展電動車,看起來效果不佳。
如果電動機車可行,很多公司(資訊科技)都想進入電動車市場。
蘋果、鴻海都準備生產電動車,鴻海已開始在大陸佈局。
真難得見到消費者對產品有疑問
還會被說酸酸買不起打壓台灣之光發展
大砲哥 wrote:
很同意啊。「用心」...(恕刪)


非常認同,要成功就必須普及,要一般人買得起,而不是"精品",政府要推廣補助的是大部分民眾用得起的,
是精品就不需政府補助,否則就是"官商勾結",如同政府宣布買"LV包"補助一半一樣,
況且其電池充電站又不是國家的標準,其他車又不能用,我不反對賣精品,APPLE手機賣的貴,但他沒有要政府幫忙,
要政府幫忙,就必須要出一款大眾買得起,且充電站必須是政府制定標準的,其他品牌廠商可以共用的.
電動機(汽)車是可以成功的,就看政府如何做,如何制定標準,而不是只圖利特定廠商.
我也希望這精品機車能成功,像APPLE手機一樣,讓世界搶的買,如此還需要政府補助嗎?
DAVIDC2924 wrote:
蘋果、鴻海都準備生產電動車,鴻海已開始在大陸布局。


郭董控股了一家電動四輪車製造商。這樣的製造商,在大陸有數百家。
順便一提,去年中國大陸製造了四十萬輛電動四輪車與七萬輛電動汽車。今年預計會製造二十萬輛電動汽車與六十萬輛電動四輪車。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國與消費國。

當時,正值台灣地方選舉,郭董一直試圖用金錢的力量來影響選舉。結果大敗。然後去了老家河南,公開露面的照片顯示,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顯然還沒有從挫敗的情緒中恢復過來。

其實,按照政治秩序的博弈理論,現實世界中存在三股基本勢力。
一,知識分子,代表了理性和智慧的力量。以前講權貴,就是講,古代傳統社會,政治權力被貴族知識分子所控制。古代東西方都這樣。
二,後來,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比如說,英國的光榮革命,美國獨立戰爭。中國辛亥革命。那些代表金錢力量的人冒了出來,向貴族知識分子要權力。所謂有錢有勢。所以,政治理論上承認,金錢也是一股客觀的勢力。
三,再後來,爆發了無產階級革命,比如說,法國大革命,中國的紅色革命。擬或台灣的太陽花運動。人頭的多數也是一股勢力,所謂人多勢眾,向資產階級要權力。所以,現在的政治理論還承認,人頭的多數也是一股勢力。

所以,在客觀上,我們要承認知識分子,老闆和人頭多數是三股勢力,在角逐權力。

任意某人作為這三股勢力之一方,首先要客觀理性地承認其它兩股勢力也是兩股力量。政治理論上,我們尋求這三股力量的平衡。任意一方或兩方勢力試圖壓倒其他勢力,導致這三股勢力的失衡,是無利於自己的未來利益訴求的。
通篇看下來

鄉民說很多人想要便宜,免掛牌,不用騎那麼快,在家裡可以充電,維修很便宜,看起來像機車的電動二輪車阿......

............

但是,現在市場上明明就有阿,快去買阿!還有CUXI造型的,家裡充電只要6小時!新台幣三萬多塊錢一台!
我家住汐止,這裡有賣電動機車的店家,就有三四家,還可以幫你改電機
鄉民需要這種車,現在就有通路有產品,帶著錢去買就有了

廠商規劃設計做他自己的產品,為什麼硬要他做A產品時,說怎麼不做B出來賣
但,明明B就已經存在世界上阿!

好像硬要BMW賣手推車,或是要捷安特做遙控飛機
這些東西明明其他地方就有生產有賣啊....





我覺得GOGORO的身分錯了
他如果整台都寫日本字,在日本登記公司,找個中文說得不太好的日本CEO穿西裝來信義威秀開幕剪綵......
15萬以下,50%加油站設有交換站
我會買

先留言標記一下,關注後續發展
shizukaman wrote:
....要便宜的東西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合一間公司都做的出來...(恕刪)

基本的立論基礎就錯了,最大的敗筆是把「便宜的東西任何公司都能做得出來,推論成貴的東西就是獨家,就是創新」。

卻完全忽略「獨家的東西一定貴,但貴的東西不見得獨家」。
這輛電動機車上頭用料不錯,但沒有哪一樣東西是獨門技術。

說它用料好還過於抬舉咧!是和小綿羊相比算是用料好。
若要和重車相比,那從工程技術到材料技術,根本不在同一個等次上。
vespa砸重本大改的話並不會低於這輛車,也就是說這輛車與其說是獨到精品,不如說比較像是廠家先幫你團購議價,在小綿羊出廠時就先裝好精品件,如此而已。

任何廠家都能這麼做。
不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這麼做太蠢了」。

別拿特斯拉出來說嘴。
特斯拉要穩定那麼多電池組和那麼大的流通電流,就是它的關鍵技術。
而這輛電動機車的控制技術,連中國二線廠都能在市場上買到現成的解決方案。
根本是香蕉比雞腿。

捷安特如果沒有用上獨門技術,只是裝上一些市場精品,就想把一輛買菜單車賣到公路賽車的價錢,大家一定當他瘋了,不說他黑心就已經很客氣。
法拉利、保時捷如果沒用上一些跑車技術,只是弄輛GOLF裝些市售精品,就想把一輛通勤車賣到自家跑車的價格,大家一定當他瘋了,不說他黑心就已經很客氣。
最好這輛電動機車的面子有比捷安特、法拉利的面子大,能鑲幾顆水鑽就把買菜塑膠袋當LV包賣。
華為裝個iphone的皮套就想賣iphone的價錢,大家會當行銷部腦子有洞吧。

這家公司有LV的名氣?
比較像是嚴重自我感覺良好唄!

更糟的是竟然有人把兜一兜現有市場技術當成創舉。
個人覺得 Gogoro..在台灣如果要以精品銷售的話..

對電動機車的普及應該幫助不大

以油車而言..6 萬到10萬的油車..就相當不錯了

到處加油也很方便..

現在..Gogoro 的電動機車也當油車模式經營的話

(買油車時空車不含汽油..要行駛當然得花錢買燃料..
以平均每公升油錢NT$30元.計算.可跑約30KM..那麼就是NT$1元/KM
油車跑100KM..約花NT$100元)

(1) 燃料費用
Gogoro 2顆滿電池..單次換電續航里程 (定速 40 km/h):約 100 km

因為只能交換電池無法自家充電..那麼換電池2顆等同買電(加油變加電)

如果加1次電(2顆)要花NT$100元...等於就是騎油車的花費成本

(要是如果加電要花NT$200元..卻只能跑100KM..那麼..就要比加汽油貴了
大家覺得.Gogoro 有可能加1次電(2顆) 會低於NT$100元 嗎?!)

總之..Gogoro 就是只能加電..也就是買電..不然不能騎

騎油車加油還比較方便..全國縣市都可加油..有些山區也有加油站

(2) 維修成本
Gogoro 全部零件..包括輪胎..電池..等 看起來都是綁死封閉的規格
(有點像是加盟店..所有材料全由Gogoro 控制.包含升級.加電費率)

相信一但故障..或保養維修..大概都只能任其宰割了
(想想看名貴跑車的維修保養費..保時x.馬莎拉x.林北堅x..等等)

(3) 購車成本
電動機車..政府 工業局補助 約NT$1萬..+地方政府 約NT$1萬...共約NT$2萬

如果Gogoro 定價NT$12萬..或NT$17萬.

等於消費者直接以 NT$10萬 或NT$15萬 購得一台 Gogoro電動機車

那麼這種情況下..這種CP值.有多少人願意買單呢???

有多少人願意為環保的緣故忍受諸多不便+更多額外成本花費去買Gogoro 呢??

======================
個人覺得..

會騎電動機車..大概是先為了省荷包...然後才是環保 吧

看在能省錢的份上..或許騎得慢一點..也還可忍受..

換個角度想..還可能會較安全..

但如果以實用的角度來說..要花NT$10萬 左右買..直接選油車了..

RICK wrote:
能夠接近取代燃油機...(恕刪)


有獨特的設計感與風格, 實用性不錯, 商業模式也很創新, 價格與電池站的普及與否可能要觀察, 不過為了環保與台灣的環境盡一些心力, 在能力範圍內多付出一些應該是值得的, 就把這當成電動車界的 Vespa 來看好了.

酸言酸語就省了, U-bike 最初也一樣有一堆不看好的批評, 現在U-bike卻成了台灣特色之一, 我私心還是希望這 Gogoro 能在台灣成功, 讓台灣的街頭風光改頭換面的成為一個更美麗乾淨的寶島.....
生命會自尋出路,科技也會、敗家也會....
老實說中油圖利廠商的言論我覺得蠻扯的(竟然還會被寫成報導)
問題在於GOGORO是"唯一"用電池交換系統的電動車
當然也可以設其他公司的充電站.....如果你願意在加油站等幾個小時充電的話@@
不過希望政府談條件取得電池系統的授權,之後開放給其他公司用

至於什麼「有本事就不用政府支持啊!政府不要支持市井小民買不起的精品」
必須說政府支持是必要的,政府不支持怎麼可能在馬路邊設電池(爆裂物)站?
所以要討論的是政府要用什麼模式支持才對台灣社會有利?
像Ubike也需要政府支持才能成功

最後必須說想從政府那邊騙錢更容易的方法很多(看看那些開發案)
沒有必要花這麼多研發成本
所以我相信Gogoro是台灣難得出現的「官商合作」而不是「官商勾結」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