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Plus配備Plus貼心 Gogoro Plus 簡單介紹

L. anton wrote:
...我非能源專家,但從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94%E9%9B%BB%E5%8B%95%E8%BB%8A的內容來看,電動車碳排放並非你說的如此唷~...(恕刪)


這篇的數字和美國運輸署公布的數字差很多, 而且裡面的論述有關台灣的部分有標上 "來源請求"...

如果我們相信這篇 "碳排放量" 數字..
- 英國每度電排碳 0.5kg
- 我國根據能源局公布數字是 每度電排碳 0.521kg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b32.aspx?LinkID=8 連結中註一)


如果英國的數字在這篇算出來是比較環保的,
我看不出來他怎麼用小學數學算出 "...毫無環保節能效益,與一般汽油車相比碳排幾乎相同;且純電動車製程碳排更高,電池亦造成嚴重汙染;故在台灣全電動車輛較混合動力車更加汙染...".

另外, 很可疑的, 為什麼本頁只有中文版有有關排碳毫無環保節能效益的描述, 其他語文版本(英文, 日文) 沒有?
(英文版.. ... it has been predicted that such emissions would decrease by 40 percent in the UK, 19 percent in China,...;
中文版.. 以英國的情況.. 電動車產生的二氧化碳是一般汽車的79% ... 在中國...純電動車的碳排碳量會比混合動力車還高...)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篇的數字和美國運...(恕刪)

有甚麼好奇怪的...先搞懂"維基百科"是甚麼...你就不奇怪了..
維基百科的東西有參考價值嗎???該不會用網路就麼多年了都不知道吧?
才看到前面說雙載不會太擠的圖就笑了..。
肯尼貓 wrote:
而能做到這點的就是「政府」,想長期發展這塊領域,就是必須要想到這麼細、看到這麼遠。
交換可視為「路程行進中」電力不足時可至交換佔交換電池,平時短程可至家中或是公司自行充電,只要有電壓轉接頭的設計其時解決方法可以很容易。


感謝理性討論。

關於第一點,
所謂的規格開放,政府出來是主導不了的,
因為好多年前政府就主導過一次,可以查查google,
最後顯然不了了之。
每家廠商都想讓自己的規格變成市場標準,才能讓自己佔得先機,
政府要聽誰的呢?偏袒任何一家都不行,都會引來不滿。
而且電池這個東西,
其實技術水準也沒多高,所以也很難單從技術面選擇最好的那款。
規格一選錯,就像現在台灣悲慘的wimax那樣,那不僅無法成功,還會成為大包袱。

所以關於開放規格,
先不用急,
GGR發現它經營不下去時,自然會開放規格,讓其他人加入。
反過來GGR若經營得很好,表示封閉標準內提供很好的使用者體驗,
在這個情況下,那也不用要求它開放不是嘛?
讓市場發揮作用就好。

至於第二點,
如果是月租,反正都要被綁,那在家充或交換電池,就沒有衝突,
GGR既以承諾要推什麼家庭充電套件,多半只能走這一套。
如果不是月租,
那就要考慮電池折舊,
你不能把一顆電池操爛,然後去交換站換個新的回來,
那要那些乖乖付月租的人幫你負擔成本嗎?所以顯然行不通。

最麻煩的情況,非月租加上開放規格,
則交換站裡會充斥各個廠商的電池、原廠副廠、不同壽命與狀態,
搞不好只是外型一樣,裡頭電壓容量都不同,
這要如何交換?系統一開放,不見得全是好事。

我曾提過一個折衷辦法,
就是現有交換電池繼續使用。
然後GGR在腳踏板下再擺一組電池,專供家裡自充使用,不卡任何東西,
愛用副廠也行,也不必月租。
一起用可增加里程,
分開用也可以,懶得自己充電的用月租,
勤快點的自己充更省錢,皆大歡喜。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我前兩天去訂了一台plus 本來是沒有要回文的,只是看了一堆酸民的回文,有的有道理,有的沒道理
只是上來吐口水隨人打落水狗罷了,真的有必要這樣子嗎?跟酸民意見不一樣,就被說是護航文?
那大家意見都一樣不就不用討論區了嗎? 我想說的是我看到的是背後更大的意義先是幫助年輕人就業
提升台灣相關的產業,還有最最重要的帶動台灣工業設計的發展,台灣企業講了十幾年的創新力,
再不創新就要被追過了,要變成沒落的國家了,現在台灣就是沒落的進行式看看大陸現在有人材有錢
有市場,什麼東西都可以逆向工程做出來,而且速度極快,台灣引以為傲電子業不出幾年將會面臨
極大的壓力到時能生存下來的可能就只剩下幾間頂尖的公司了,現在台灣終於開始有人做出成果來了
我們不是應該要高興才對嗎?怎麼一直唱雖人家,惡意的攻擊呢? 日本為什麼能夠變成那麼富足,
不就是靠創新跟設計力嗎?國人喜歡去日本,臉書上每次都是滿滿的戰利品都還嫌不夠,那台灣呢,
日本電視台每次介紹台灣都是吃,除了吃還是吃 吃是能花多少錢,你只有吃能賺的到人家的錢,人家
有萬萬種產品能賺到你的錢,這一來一往也難怪台灣一直薪資都沒進步還退步,最後我出了一點點
微薄之力希望gogoro能成功,再來帶動有錢的人有信心出錢投資,台灣人材學以致用,專業有出路
成為台灣產業的新龍頭,其他行業才會跟著欣欣向榮。

eynyfk wrote:
我前兩天去訂了一台plus...(恕刪)


恭喜, 光看GGR在人力銀行開的職缺量內容就知道是有心在擴張, 比先前個人所聽到某家國內作工具機有關技術經歷不斷改名然後宣稱要在幾年內跨足設計出超越現有電動車廠商所開的職缺量相比, 後者簡直是玩國王新衣

至於中華, 台葉, 二隻陽用點心好不好? 特別是作二輪已久那幾家大咖
怎麼看這台車感覺也就值3~4萬.............

個人是覺得可以把車賣很便宜,從換電池上技巧性的賺回來,就如同噴墨印表機,主機便宜,但耗材貴..........
山頂上的微風吹,心跟著四處飛~*
fireflybug wrote:怎麼看這台車感覺也就值3~4萬........(恕刪)

中華的入門款和山葉的E-VINO就是五萬多元起跳了喔!
GGR可以賣12.8萬,會買的還是會買。不會買的,賣你1.28萬還是不會買。

新車上市就搞個plus?這看出這家公司行銷有問題,前途堪慮。

大家在乎的是你要幹掉吃油的,那股魄力就是用月租費?!你把鄉民當愚民啦!

偶目前吃油的一公里花一元新台幣,快來把我幹掉吧。你低銷要299元/月,旁邊吃土吧!

前頁網兄中華的換鋰鐵電池就是個例子!


改用計程制吧!有騎有計費這樣才符合公平正義。
johnnyliu3377 wrote:
新車上市就搞個plus?這看出這家公司行銷有問題,前途堪慮。


幫幫忙,
一般版跟plus版根本就是同時發表的。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