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光陽版就說過了。新車預設充換合一。1). 可以在家充,就可「減少電池的交換次數」。除非遠程,否則大概機率都是同一組電池。2). 換電站的電池損耗就可以降低,壽命提昇。當然如果要做為營業用(如跑外送) 就另當別論。3). 另外,換電站多是光陽經銷車行,省下的租金可觀。且可藉由消費者前往換電時順便看一下,做做服務,確認零組件安全部品如輪胎是否該換,順便賺一筆。4). 換電站規模做小,成本就會比較低。5). 狗肉二手車原廠不收、殘值低,沒有流動的二手市場。狗肉如果定位於都會區,謹慎斟酌能力設點,小範圍小區域的運營,應該還能活。感覺其實是被自己的政策害死的。
賣一台車PBGN要準備3顆電池,車上兩顆租用戶,擴充換電站至少1顆,擴充快就要更多一顆1.3kWh電池標價近5萬,實際成本可能2-3萬,一台換電車的對PBGN的電池成本就要約10萬兩顆電池收用戶租金899*12=10788,大概租8-10年才能回收電池成本,還不算電費但是車跟電池還沒8年就衰退要汰換了,換電站也要租金,電池越多換電站擴充越快資金鏈越緊張又堅持純換電,開放在家充電還可以降一點成本
phanton wrote:就零件特規呀. 又只能在自家店維修,賺錢要大家一起賺. 自己吃獨食.做不久 第一次聽到這麼奇葩的言論。這個世界上只要沒被壟斷制裁的,誰不想吃獨食?一起賺?你問問看英偉達、ASML、台積電願不願意?照我看,狗肉早就已經過了需要開源搶市場的階段了,理當要有正營收才對,我猜應該又是電池採購被人卡住,不能用便宜的大陸電芯,成本才會遲遲降不下來。不然說真的,什麼電機、控制系統、充電站成本應該早就攤提完了,後續最需要持續投入成本更新的只剩電池了。